一报还一报
三国里有两个篡权夺位的大坏蛋——曹、司马懿。曹篡夺了汉家天下,司马家族又前仆后继地篡夺了曹家的天下。果然是一报还一报,报应不爽。不过说起来,坏人也不是天生的,其实在曹和司马懿的大半生时间里,他们也扮演过好人的角色,坏人,是一点点变坏的。
曹篇
在掌柜的看起来,曹之所以让儿子篡夺汉朝天下,其实也有他不得已的苦衷。为什么这么说呢?
曹迎立汉献帝,是在汉朝经过董卓之乱以后,汉室朝廷被军阀逼出长安。当时的汉庭,得不到各地军阀的支持,没有地盘,不要说兵马钱粮,连皇帝和重臣的基本粮食供应也成了每天头痛的事情。而且当时很多流寇(不少还是黄巾军的残余势力)还蠢蠢欲动,随时准备打劫。安全也是亟待解决的大问题。
就在这个情况下,曹把皇帝接到许都,给整个朝廷供应吃的穿的,提供安全保护,维护了汉家朝廷基本生存条件和基本尊严。而在曹同学最初的设想中,他是以终生以一个汉家臣子为目标的。在他自述的《让县自明本志令》说自己的志向,一度只以“题墓道言“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此其志也。”——只做到汉朝一个军区级别的司令就很满足了。
在曹同学看来,他够对得起汉朝了。至少,他拯救了一个几乎随时会灭亡的汉室,让它延寿数十年。而被曹拥立的汉室,因为背靠曹这棵大树,袁绍、袁术、孙坚那些有野心的诸侯不得不再三掂量自己挑战汉室的可能性。用曹自己的话来说:“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当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这句话,的确也是历史事实。
既然汉室和曹相互依靠,曾经有过友好合作的历史。为什么后来曹会立曹丕为世子,最终把汉朝给了结了呢?
掌柜的说,不能把责任全部推给曹!
首先,实事求是地看,汉献帝有很多事情对不起曹!
《三国演义》里,有一段建安五年,刘备、董承、马腾等人秘密接受汉献帝衣带诏,组成小圈子,准备搞掉曹的故事。
而真实历史上,汉献帝很可能并没有下过衣带诏,很多史学家认为这个事情真实性有争议,《三国志》和《资治通鉴》都表示过怀疑。这件事情,是董承口里宣扬出来的,没人见过河南治疗白癜风医院衣带诏原件。但是从汉献帝政治立场来说,至少可能是默认的。
密诏小团体的行动并不代表正义。
首先当时的曹,并没有明显要反对汉献帝的迹象,因为当时他刚处理完吕布,正忙着跟最大敌人袁绍干架,没时间去欺负汉献帝。汉献帝对曹不满的,主要是曹专权,但当时环境是群雄并立,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不可能走出包围圈,走向胜利。曹是事实上的领导者,如果是明智的皇帝(比如刘禅和诸葛亮)就应该适当放手给权臣,让他们尽情发挥才能,争取一个好的前途,而并不是窝里斗。
其次,曹当时对外戚董承也中国白癜风治疗去哪里不错,虽然他出身于董卓部下,但看在是皇帝亲戚份上,给他骠骑将军的高官(相当于军委副主席),给开府(自己可以任命部分官吏)的权利。待遇够优厚了。
这个时候搞掉曹,势必是袁绍抢得汉献帝。对汉献帝来说,只不过换了一个管他在他头上指手画脚的人,前途未必光明。所以当时的衣带诏,唯一得利的只有董承,因为他可以凭借杀死曹的功劳,出任许都朝廷一把手,并以此为本钱,跟袁绍等诸侯讨价还价,获得更大的政治利益。
正是看到这一点,明智的刘备选择逃离政治漩涡。而董承因为阴谋暴露,和同谋一起伏法,汉献帝也赔上个小老婆(董贵妃),并且恶化了和曹的关系。
如果说董承的事情,汉献帝还能辩解一两句,后来伏皇后的父亲伏完,是的的确确接到献帝和伏皇后(皇帝夫妇哦)密旨,要他想办法搞掉曹。伏完是个老于世故的人精,知道曹树大根深,而且这个人身系天下安危,牵一发而动全身,千万不可轻举妄动。所以把秘密带进坟墓去了。伏完的后人不知道保密,消息泄露,结果伏皇后被连带责任,为了避免牵涉皇帝,做了整个密谋事件的替罪羊,被搞死了事。
汉献帝如果能忍耐点,或者之前对董承能够抑制一些,很可能就能避免大小老婆被曹搞死的杯具,也不至于把与曹的关系给搞成势同水火,不共戴天。
其实跟汉献帝的关系上,曹算是忍耐了,只要不涉及权力,其他的都好说。而历史记载的这两次由皇帝背景的反曹事件,都给皇帝留了面子,没有像董卓一样,动不动就废皇帝。杀死伏皇后以后,曹还一口气把自己的三个女儿嫁给汉献帝,作为补偿。当然,也有人说,多三个女间谍,掌柜的也不反对这个说法,毕竟有前车之鉴,还是自己女儿更可靠,不容易出事,是吧?
其次,曹自己的心路历程。
就像赤壁之战以前曹《让县自明本志令》里自己说的。他本身没有觊觎汉家天下的野心。但是汉室孱弱,自己稍稍专权,就被天下人说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目无朝廷。当年和袁绍对垒,袁绍手下陈琳就写了老长的一篇檄文,里面添油加醋,真真假假说了很多自己的坏话。白癜风可以治疗好吗
而最可气是不长进的汉献帝又给出董承、伏皇后两件反对自己的事,更是火上浇油,恰恰为这些市面上流传的说辞做了最好的注释。
这种一而再再而三的刺激,普通人都会反感。何况曹本身就不是什么好鸟,这家伙逆反心理特别强:好吧,既然天下人都说我是奸臣,老子就奸一回给你们看看。反正这些年汉家江山,也都是靠我曹家撑着,朝廷上上下下,都是老子手下,随时都可以撸个大招把汉献帝给北京白癜风治疗哪家医院最好搞下去,老子取而代之。
不过曹出手前毕竟还是担心的,南边孙权和刘备势力很庞大,这个事情处理不好,后面的蝴蝶效应还是很棘手的。万一孙刘联手,用恢复汉室名义讨伐自己,曹魏政权立马陷入两线作战,从战略上看,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所以曹一直迟疑着,不肯自己出面做皇帝。
直到什么时候曹觉得时机到了呢?就是关羽之死。
关羽的死,固然是刘备政权最大的损失——丢了荆州,还失去了第一名将关羽。其实也是孙权政权的大损失,孙权为了夺取荆州,悍然抛弃了互为犄角的孙刘战略联盟。因为荆州和关羽,孙刘两家势同水火,短时间内没有再次联手可能。两家既然不可能联手,就去了曹晚年最大的心病。使曹魏政权的出现有了可能。
人算不如天算,当曹万事俱备,志得意满有心再博一回,走上皇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