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脉犹香忆师恩 bnj44n0a
我经常站的小区门口的花架下怅望,看紫藤萝的瀑布里,绽放的花朵象是撑开的帆激流勇进,又象是友人相聚时举起的酒杯,芳香四溢。我想,这些花大抵就是李文彦老师的精魂吧,花朵虽然也会凋零,但终究把美丽的身影和一满树的花香留给这人间。
与李文彦老师第一次相遇还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当时李老师在报社任副刊编辑,我则是在油田一线从事艰苦的修井作业工作。由于在单位爱写些文字,受到大队政工组的重视,派我到报社参加第十七期通讯员培训班。得知这次培训班有不少人爱好文学,培训班发起人报社的李书文老师就因势利导,在短短的培训中给大家加了一堂李文彦老师的课,得知这一消息,当时作为“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我来说,自然是非常期待。
李老师走上讲台,学员中马上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李老师重点讲了小说的创作,为了杭州白癜风医院dfzg/151208/4739411.html]安徽白癜风医院让课程深入浅出,他以石油系统的小说家杨奇斌的创作为例,讲授了大量的小说故事,他的语言抑扬顿挫,再加上讲得故事均情节生动,就如同小鸟用爪子抓住树枝一样,紧紧抓住了学员们的内心。他讲得《一块石头》、《观中道人》等故事,虽然已经过了二十年了,我到现在仍旧记忆犹新。此外,李老师还讲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和创作体会,他意味深长地说,文学创作是一辈子的事,需要真正的感悟,真正的热爱,真正的坚持,他还说,自己为了加入河北省作家协会,付出了十年的努力,这些话到现在仍然让我感到震耳发馈,在各种诱惑让人眼花缭乱里,文学让人保持一颗童心,这难道不也是一种人生境界吗?一堂课很快就结束了,但学员们仍感到意犹未尽,大家纷纷围到李老师身边让他签名,并提出很多创作方面的问题,李老师没有一点架子,而是一个接一个给大家签名,并耐心解答问题,显得从容大度,很有长者之风。
为了展示培训班的成员,李老师还让学员们在培训班期间,每人创作一篇文学作品,由他来组织一期学员文学专版,得知这一消息,大家都异常兴奋,特别是象我这样的文学青年来讲更是如此。李老师改稿、组版效率非常高,学习班还没有结束,报纸就印出来了。当散发着油墨香味的新一期报纸发到大家手上里,大家都掩饰不住满怀的喜悦之情,我也赶忙拿了一纷打开翻看,发表了,我创作的散文《石油人的理想》被发在专版的相当于头条的醒目位置,对于一名创作新人,这种鼓励无疑是巨大的。从此,我不由自觉地把李文彦老师当成自己从事文学创作的启蒙老师。
培训结束以后,我回到单位工作,经常会写一些文字,更多地是写“遵命文学”,即新闻报道,由于感觉自己与李老师更熟识,我每次去报社送稿,都要将稿子拿给李老师“斧正”,现在回想起来,那些为了发表而发表的短篇报道题材很一般,语言水平也很有限,但每次李老师都不厌其烦地提出修改意见,并鼓励我说,只要好好改,一定会白癜风专科医院山东发表的……..
再后来,由于油田改制等多方面原因,听说李老师办理了有偿解除,离开油田到外面打拼去了,得知这一消息,我便很怅然。由于没有李老师的手机号,之后,便再没有联系过他。再后来,听说他在位于涿州的《现代司机报》任编辑,还听说,虽然离开了华北油田,但他仍然同油田的杨利民等老作家联系,我还从网上看到一部《石油的方言》,其中就有不少李老师诗歌的力作、新作,其中一句“列车的终点/是时间的站台吗?”,就很有嚼头,引人深思。
我是在《华北石油报》赵春花写的一篇纪念性文字中惊悉李老师逝世的消息的,我马上将这一消息告诉了身边的文友,大家得知后都十分悲痛,很多人都喃喃地说,“唉,这样好的一个人…….”
李老师虽然仙逝,但他的人品、作品和高尚的人格却永远值得我景仰和怀念,愿李老师一路走好。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