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不弃つ 發表於 2017-1-5 16:01:26

浅谈文学

因为是教书匠,又是语文教师,在读书时也曾经学过一点文艺理论,文学概论和文学史。对中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四书五经有所了解,对历史上有影响力的经典文学作品,尤其是唐诗,宋词,明清时期的小说,初略地读过一些,对称得上高峰的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这四大名著,通过原文阅读加以翻阅连环画,看有声有图像的电影,电视连续剧加深了对名著思想性,艺术性,语言文字的精美准确性的认识。但凡读过书,有一定文化的国人,都能流畅地背诵几首大诗人杜甫李白的诗,都能津津有味地讲说几个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讲述梁山好汉们行侠仗义的故事,讲述唐僧,悟空,猪八戒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这些之所以成为名著,因为他是经历过作者长时间打磨出的精品,每个人物,每个情节,都刻画得有骨有肉有灵气,栩栩如生,得到中国老百姓的认可。   

  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了满清王朝,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民主,科学,共和的思想,给文学艺术的创作开辟了新的天地。但是连接不断的内外战争,民不安身,作家们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后,那有心思静下来搞创作呢?加之五四新文化运动,孔家店,对中国传统文化起了巨大的冲击,文艺界是守旧还是创新,一时期思想混乱。当然也有一批有良知的作家,面向科学民主与光明,深刻剖析民族的弱性,写出了诸如沈从文的《边城》,郁达夫的《沉沦》林语堂的《金华烟云》,茅盾的《子夜》,巴金的《家》、《寒夜》,夏衍的《春蚕》,老舍的《骆驼祥子》以及鲁迅的《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小说...这些名作家可以说是民国时期文学界的大师,他们的代表作品可以称得上高峰。50年代有个脍炙人口的口号:“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苏联是中国人民心中的美好憧憬,苏联书籍的热来源于中国掀起一股苏联热,苏联被称为“老大哥”。苏联的书籍被大量翻译过来。如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青年近卫军》、《卓娅与舒拉的故事》,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绞刑架下的报告》、《日日夜夜》,都是翻译苏联的长篇小说或报告文学,对全国青少年一代的思想教育起了很好的作用。苏联的文学与中国革命文学有差异,它承认人道主义,承认人性、人情,承认爱情的美丽。苏联文学喜欢表现人的内心,喜欢大自然和风景描写以及静态的细节描写,苏联文学有一种强大的抒情性。这些都给了中国作家很多借鉴,也让很多中国青年读起来很值得咀嚼。当年的我辈正直青少年时期,特别喜欢阅读苏联小说,像《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保尔的关于人生的沉思的名言被恭恭敬敬地抄在笔记本上,作为人生的座右铭“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它,给予我们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时,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他临死的时候,他就能够说:我已经把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这个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了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几十年后,提起苏联文学,都会激起本能的亲切感。新中国成立已经60多年了,改革开放已30余载,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空前繁荣。应该说,文学艺术诞生伟大作品的时机已经成熟,但是,为什么这样的作品迟迟没有出现?虽然也曾经出过一些鸿篇巨制,比如周立波的《骤风暴雨》,梁斌的《红旗谱》,柳青的《创业史》,冯德英的《苦菜花》,《迎春花》,还有《红岩》,《欧阳海之歌》,《金光大道》等等这些作品曾经轰动一时,但是因为政治色彩过浓,阶级斗争的味过重文学涵养不足,在人民大众心目中的认同感较低,有些作品只能是一时的名著,算不得文学的高峰。文化大革命实际是在革中国传统文化的命,革文学艺术的命,极左登峰造极,许多作家打成牛鬼蛇神,许多优秀作品被封尘,万马齐喑究可哀,一花独放百花埋,老人家的语录歌,江青的样板戏独霸鳌头,读书人找不到好书读,许多青少年在暗地里传抄《少女之心》,《茶花女》,《一只绣花鞋》,不少作家,诗人,艺术家被划入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范畴,挨批斗,写检讨,被剥夺了话语权,还有什么心思搞创作呢?写出有良知,有人性,讲真话的作品也无法问世。   

  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知识和知识分子受到尊重,科教和文学艺术赢得了一个发展的春天,当今传统纯文学、类型文学和网络文学三足鼎立的态势已经形成,文学出版充满活力,文学界和外面世界的联系也越来越紧密,中国文学越来越具有全球背景。但与此同时,我们还发现,在丰富多样的文学生态中,依然缺少足以象征时代进步的大作品,缺少真正能感染人、打动人、影响深远、彪炳于文学之巅的大作品。回眸这段不平凡的历史,80年代是一个伤痕文学破土漫长的时期,控诉文革,反应知青上山下乡历史的小说较多,但真正成熟的不多,90年代出现了一批还原历史本来面目的作品问世,特别是描写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作品发表,冲破了一些禁区。台湾作家琼瑶的还珠格格,一帘幽梦,金庸的武侠小说风靡文坛。90年代国际互联网的兴起,网络文学成为一种新兴的类型文学,有广阔的市场需求,许多文学网站应运而生,网络文学作者如雨后春笋,网络文学作品百花齐放,万紫千红,但网络文学创作受平台和读者的限制过多,读者趣味和即时性需求对其影响太大,使得网络文学在创作上较为短视,只满足于为读者讲故事,无心做深入思考,因而也无法给读者带来深刻影响。这是网络文学的主我说白癜风治疗的中研医院在哪要局限。不过网络文学的未来,一定是天地广阔,市场丰厚,前途无量。近几年出现了许多反贪打老虎的文学作品,不过对于贪官的描写大多离不开以权谋私,权钱交易,腐化堕落,玩弄权术,玩弄女色这些内容和细微末节的描写,很少有剖析贪官生存的社会背景,历史根源,用人制度等等方面,如何根除产生贪官的土壤,深度不够,多有雷同。   

  文学即是人学,通过语言文字刻画人的品格个性,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写出一部好作品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思想、才华、激情、阅历,以及知识储备,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社会稳定,少一些清规戒律,多一些人格独立,人性自由,语言自由,让作者能够凝神聚气,干干净净,无拘无束地创作打磨自己的作品。就以网络文学而言,不少文学网站,还必须认真过滤“敏感词”,不说大作家们创作长篇作品,就是写一篇散文,一篇杂文或短篇小说之类,也常常会遇到因有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浅谈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