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fptn 發表於 2017-1-7 00:54:01

记忆中的元宵节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全村大多数还是黑白电视,孩子们基本上是散着养。那时,我八九岁,放学之后,到底有哪些原因会引起儿童抽动症就是帮家里割草,喂牛、羊、兔子等,用来贴补家用。这样,我和同龄的伙伴一起,村里坡里到处跑。   

  年龄小,生活艰难,所以最盼望的就是过节。春节是一年中最圣大的节日,但是节后,我们总觉得年味还没尽,这时元食道癌的常用食谱怎么搭配宵节就隆重登场了。   

  正月十五下午,家里就开始包元宵。把花生放在大锅里炒熟,把糕面和匀。然后放下面板,用擀面杖把花生弄碎,和上糖,再加上点面,馅就准备好了。那时很少有带包装的加工好的元宵,农家差不多都是自己包。开始包元宵,这时候我们重症肌无力患者在冬季的注意事项孩子也抢着动手,把皮放在手里,把馅放进去,把口捏紧,然后放在手心里团,看着那元宵慢慢地变圆,心里就盼望着元宵在滚烫的开水里翻上翻下了。终于盼望着出锅,一人碗里放几个,那时都得先数好算好,孩子们都眼巴巴地看着,谁多了谁少了都会引起一场家庭小战争。吃完了元宵,娘总说元宵不好消化,再三嘱咐别急着跑跳,先喝会热水,再在屋里站会,小心肚子疼。终于可以上街了,街上已经站了三三两两的人,我急不可耐地找自己的同学。   

  印象中的元宵节,晚上总是刮着料峭的寒风,我攥着烟花和小伙伴站在夜色里,站在大街上,等着各家的烟花开始燃放。稍微看到点火光,我们就兴奋地跑过去,看到烟花飞到天空,我们总会忍不住欢呼,“哇,太漂亮了”。不厌其烦地一遍遍重复。十五晚上的高潮就是放拖鞭。长长的一只鞭炮,从村北开始点燃,放鞭的人赶紧拖着跑,我们在后面远远地跟着白癜风确诊的一些检查方法,大人们站在街的各个角落,看着乐着,议论着,等拖鞭放过,我们村十五的节味就接近尾声。而这时不舍气的就是我们这帮孩子。总觉得节日过得太快,我们会在大街渐渐地静下来的时候,徘徊在街头,由于我家就在街中心住,小伙伴会和我一起回家玩会,然后再到街上找找零星的烟火,我们再兴奋地跑一阵,可是往往这时放烟花的人家就放那么一两个,等到我们跑过去,人家已经放完,而有时,我们还没到,发现天空已经没有亮光。失望、沮丧地往回走。走到中心心街再拿着手里的滴答紧放一会,转圈看着手里的烟花一点一点地滴落,在风中飘散,我们高兴。最后抵挡不住寒冷的侵袭,也就散了。编辑评语亲爱的作者,欢迎进入红袖投稿,希望以后注意:段首请空两格,已帮您排版好。最好一次性就排版好,多次修改,后台短时间内不显示。可自行百度“自动排版工具”,将正文在排版工具中排好后再复制粘贴到红袖的文本框里。   期待佳作。(编辑留)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记忆中的元宵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