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jbe 發表於 2017-1-11 13:31:14

基础教育十八怪(七)

民间有句俗话,叫做拿钱的不费力,费力的不拿钱。这话拿来形容现在的教师队伍,应该是恰如其分的。的确,我们时下在许多中小学,可以看到这样的怪现象:工资最高的是“打杂”的老教师,而战斗在教学第一线的,是工资最低的青年教师;职称最高的教师教副科,职称最低的教师教主科;学校行政荣获先进教师称号的比例最大,年终奖金分得最多,但他们很少上课,或者根本就不担任具体教学工作;农村、山区、和边远地方教师缺编严重,可新分来的教师,却千方百计走后门挤进超编的城市……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奇特“景观”呢?说起来并不复杂,它表面上是我国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平衡,其实质透露出我国现行工资政策和人事制度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我曾经对一些学校进行过调查分析,发现在现有工资政策和人事制度下,出现人浮于事的现象是必然的。比如一所3000人的学校,教师才200来人,但干部就有30余人,学校分别设有行政、党支部、工会、办公室、财务处、教务处、教科所、后勤处、德体处、招办、宣传科、保卫科、食堂、团委、年级组等十多个分支部门。他们的管理方式是,校级干部把工作任务下放给中层干部,中层干部去管理班主任,班主任再去管理科任教师,形成庞大的金字塔管理模式。看上去井井有条,其实只有基层教师在北京白癜风老老实实工作,上面的都属“指挥棒”。又如,一个教委机关,现在有领导及工作人员200来人,分设的科室不下十余种,很多人仍然喊人手紧;然而,同样是这个机关,八十年代的时候,他们总共才40多人,照样把工作干得有条不紊。现在多出来的4倍人员,他们都干了些什么工作呢?你去一看自然明了。再比如,前些年,一些学校允许部分老师出去搞“勤工俭学”,某校在职教师才40多人,竟然有7人去搞了“勤工俭学”,占全校教师总数的六分之一。这些教师经济上跟学校两不欠:即不缴钱回来,也不领学校的一分钱。或许你要问:这7个人的财政工资,学校领来是怎么开销的呢?我的回答是:只有天才晓得!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近十年来,教育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其中就包括了对人员的改革,一个很重要举措,就是对各学校教师的定编、定员、定岗,即各地根据国家编制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意见,确定师生比,根据学生数依照一定比例,核定教职工人数。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的《关于制定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标准的意见》规定,高中约是1∶12.5,初中约是1∶13.5,小学约是1∶19。这种做法虽从总体上控制了教职工总数,减轻了地方财政的压力,但是由于没有统一的规范的具体的执行标准,各级领导均可以在自己管辖范围内任意进行再调整再分配,随意性颇大,从而出现了一些极不合理和极不科学的主观决定。   

  教师人员和工资没有跟劳动直接挂钩,会形成这样的局面:一部分人耍死了,另一部分人则累死了,而且说不定累死的那部分人还是收入相对较少的,这非常不公平。现在推行的是校长负责制,学校的人事和劳动安排,大权均掌握在校长一人手里,民主风气并不浓厚。广大教师不能有效把握自己的命运,所以哪颗螺丝该放在哪个位置,完全是领导一句话,与自己的愿望以及是否恰当无关。民主缺失后,教师只适合做老黄牛,只许默默耕耘,不需询问收获。   

  既然教师不具有决定自己前途和命运的机会,那人浮于事自然而然就会发生了。领导一高兴,可以让你耍脱一层皮;领导一生气,可以让你永远靠边站,哪个围绕领导“指挥棒”转,哪个得到的好处就多,哪个办事不服从领导意志,就可能把你打入十八层地狱。坦白地说,由于广大教师至今对单位有一种工作和经济的依附关系,所以他们的一言一行,在领导看来,都是在如来佛的掌心里的机械运动口碑好的白癜风医院。   

  学校人浮于事,其实也是吃大锅饭的后遗症,它虽然没有普通大锅饭那样明显,但是是一种隐形的权力饭,杀伤力不低于一般性大锅饭。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常常讲要打破铁饭碗,最多也就喊喊口号而已。三十年前是学校领导包办一切,三十年后,还是这个样子,不同的是,领导的权力比那时更大了罢了。领导可以凭自己的喜好裁判教师的一切,“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其次,小小的学校,居然有众多机构,居然有众多的富余人员,真可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真真是一种形式主义的泛滥。说实在的,“官位”多了,只会互相推诿,相互扯皮,不会形成真正的效率,这是无数实践证明了的。例如,我们许多学校,至今流行能上不能下的习惯,不管是做了行政,还是评北京白癜风治疗技术了高级职称,一旦上去了,干得再差,自己毫发无损,天也不会塌下来。但占着茅坑不拉屎,让年轻教师丧失进取的热情和机会,对人民的教育事业后患无穷。   

  教师中的人浮于事,恶果之一,就是浪费了国家的大量钱财,增加了纳税人的负担。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可惜!恶果之二是,没有起到奖勤罚懒的榜样作用,没有体现国家的同工同酬政策,可叹!第三个恶果是,由于机构臃肿,人员错位,为了交差,大家都喜欢走过场,都喜欢搞面子工程,可恶!   

  当然,人浮于事也是腐败的绝好机会啰,可怕!不说也罢!   

  我觉得沿海地区有的私立学校做得比较好,他们把第一线教师定员定岗,哪个岗位多少工作,何种待遇,虽非明码实价,却也是“月亮坝耍关刀——明砍”。在透明中上班,在公平里竞争,真正的体现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不牟私利,不走后门拉关系,不偷奸耍滑,人人平等,人人尽力,我们的工作才能干好,我们的事业才能进步!   

  人浮于事的现象,并不是学校独有的,它只是我国现有用人体制身上长着的一块“牛皮癣”。要想根治这块“牛皮癣”,还须从源头动手术。不彻底打破现有体制,估计任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好医院何努力都是隔靴搔痒。是啊!好的制度让懒人变勤快,坏的制度同样会让勤快人变懒。革除这些“政策制定者”的思维和既得利益,才是重中之重啊,也许还要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夫子的话似乎暗示了我们什么。   

  呜呼!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基础教育十八怪(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