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uaxlrfen 發表於 2016-6-5 21:54:34

牛编辑 iwyvdw1v


牛编辑名叫牛牪犇。   

  牛编辑是我们婺州当年的一本小小说双月刊《二月》的小说编辑。   

  我一直觉得《二月》这个小小说刊物的名字取得好,取得非常贴切。早春二月,天气乍暖还寒。还不到夏天的太阳那样的猛烈!小小说,在某些人的眼里,貌似登不上大雅之堂,雕虫小技。一般也就是一些文学青年北京能治疗白癜风吗锻炼自己文笔最适合的体裁。   

  托尔斯泰说:   

  “小小说是锻炼作家的最好的学校!”   

  虽然也有一些大作家,甚至于一些旷世文豪,诸如鲁迅、博尔赫斯、卡夫卡、契科夫、莫泊桑,都曾经创作小小说,在他们的笔下,也不乏小小说佳作,但是,大作家写小小说,毕竟只是偶一为之。鹰,有时候比鸡飞得低,但是,鸡,永远飞不了鹰那么高!   

  闲话休提言归正传。那时候,我还是个不折不扣的文学青年,特别热衷于小小说创作。小小说又叫微型小说。还叫做“一分钟小说,”、“一杯茶小说。”   

  有一次,我写了一篇题目为《门楼依旧》的小小说。故事的大概情节,是,有一回,某村某四合院突发大火,于是,住在同一个四合院的父老乡亲们纷纷拿上灭火器具上去灭火。然而,与此同时,有一户人家的一家五口,不但不去灭火,反而拼命在自家的老屋里面往外抢东西。诸如桌子椅子床铺之类。俗话说:人心齐泰山移!在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下,一场大火,被扑灭在萌芽之初。门楼依旧,而那户自顾自抢夺自家财物的人家,在众目睽睽之下,私心暴露无遗。   

  我自以为这篇小小说,写的文采斐然。有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有意境,有空白。尽管那个时候还没有设立“小小说金麻雀奖,”但是,一旦设立,拙作要想不得“金麻雀奖”都难!   

  于是,我将这篇自以为是的“杰作”寄给了《婺州日报》的文学副刊一位姓博的编辑。不久,这位在此之前我就已经认识的博编辑回信说:   

  “这篇文稿有点意思,只是不适合登报,你可以考虑给文学刊物《二月》试试。”   

  于是,很快的我又将这个作品投寄给了《二月》的小说编辑牛牪犇。我与牛编辑素昧白癜风有治好的办法吗平生,只是在《二月》的扉页编辑人员名单中,有他的大名。于是,我将《门楼依旧》指名道姓寄给了他。一篇自以为可以得金麻雀奖金,可上《小说月报》、《小说选刊》的小小说,不久,牛编辑给我退了稿,并且附了一封短信。在信中,一针见血地指出:   

  “这不是小小说,这是一篇记叙文!小说应以写人物为主,而你这篇文稿,只是记叙了一件事情的发生经过。”   

  天地!那个时候,我甚至连小小说和记叙文都分不清楚,就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还以为自己写出了一篇杰作。尽管这样嘎嘣脆的批评,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我得感谢这位牛编辑。他有一双犀利的眼睛!文学创作,最讲究悟性,我从牛编辑的这封短信中,又学到了一点小小说创作的真谛。我们的文学刊物,是多么需要像牛牪犇这样有一双慧眼的编辑啊!拙作尽管没有采用,被全盘否定,我还是打心眼里钦佩这位牛牪犇编辑。   

  牛编辑,真牛!   

  那几年,也是这本《二月》杂志,办的最火最风起云涌的时期。不少文学青年,从这里起步,并且走向了全国。还有的后来甚至成了当今中国文坛的大碗!   

  《二月》杂志,精神、经济双丰收!   

  偏偏这样的一本好刊物,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居然最终停刊,白颠风是怎样一种情况并且,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东山再起。而牛编辑的下落,我也不得而知。   

  光阴荏苒,岁月蹉跎,一晃,这事已经过去了卅多年。尽管,我从来没有一次在《二月》杂志发表过一篇小小说,然而,在我的心里,一个声音一直在我的耳边轻声地述说:   

  “牛编辑,真牛!”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牛编辑 iwyvdw1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