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影文脉 1bcrl1x0
帆影文脉斗转星移,岁月沧桑,城乡变迁,日新月异,总会在不经意间失去很多难以复得的历史文脉。故乡杨泗,这个美丽的小山村也不例外。
时下口耳相传的杨泗,已是一方山水的代名词。它地处镇安西部边陲,东至石门沟、蚂蟥沟口,西至腰竹岭,南隔四海坪、宽坪梁而与文家、栗扎毗邻,北与月河接壤。方圆103平方公里,林深菁密,鹰喙衔云,杜鹃争艳,桃源微明,箬竹如海,龙潭灵隐,石瀑高挂,甘泉流韵,净幽恬逸,民风朴淳。清代知县聂焘说过:自县治西南入五郎(今宁陕县城关口)一路,多奇景,惜无有能名者。真实存在过的杨泗庙前,曾经留有毛泽东侄儿毛楚雄的英雄足迹。现已坐落在杨泗庙遗址附近,闻名遐迩的木王国家森林公园的门户区和风情园,游客纷至,名士沓来。已故著名作家陈忠实曾以桦皮为纸,欣然在此写下了“经典木王”。随着大量文艺作品的诞生与传播,诸如《求实》杂志社高级摄影记者耿兴儒的百幅照片,陈彦散文《百年孤独》,罗静散文《本真木王》,章登畅散文《竹海走笔》,方英文律诗《题木王国家森林公园》,以及镇安大型花鼓剧《杜鹃花开》等等,都给这片古老山水增添了不少新的文化内涵与魅力。
言其古老,并非杜撰。至我记事时,家里孵小鸡,母亲总要寻找“雷公楔子”放入鸡窝以辟邪。母亲所谓“雷公楔子”灰黑色,状如木工斧锛,表面十分光滑,质地非常坚硬。后来我才知道,它是原始人曾经使用过的石质砍削工具。可见早在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人类活动了。若非1969年襄渝铁路开工,年底“5761部队”进驻杨泗,前后三年将隐天蔽日的原始大森林砍伐一空,以致1972年千年不遇的山洪暴发,一河两岸原始风貌荡然无存,那今天的木王森林公园便是“中国之最”。按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从前杨泗原始森林终南罕有这一不世之功,自当归于少昊的儿子“重”。“重”是黄帝的孙子之一,古籍中多称其为木神句芒。人面鸟身,方脸素服,手持圆规状法器,出行驾驭两条飞龙,和伏羲一起掌管大地万物的生命,而以增寿方式专门奖励多有善举,且为国家做出贡献的人。相传少昊氏先后创建了50多个部落小国,“秦”列其中。《尚书·夏书·禹贡》载,大禹时,天下分为九州,即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考其疆界,杨泗之地,当属上雍。今见当地居民均非土著,祖籍星罗棋布于长江中下游的九省十八县,几乎清一色的“下河”口音。盖因明清时期“洪洞移民”、“两湖填川”百余年,加之逃避天灾人祸,杨泗人的先驱们背井离乡,不远千里逆汉水而上,或越过湖北关进入镇安白癜风早期症状有哪些地界。紧接着其中部分移民陆续西进,直到一头扎进鹰嘴峰周围的原始大森林里,这才停下艰难迁徙的脚步。记得我的老屋对岸山岚叠嶂,秀峰北京治疗白癜风的中医院耸峙之中,至今仍有一片竹木混交林名曰“广东坟”。由此向西或向南的直线距离不足十里处,便曾经是多路移民云集之地:一曰“四海坪”,当取“五湖四海”之意;一曰“千家坪”,聚众之广,不言而喻。然至明末清初,移民四散,杨泗居民寥寥无几。后因国家财政“入不敷出”,清政府陆续颁布了“州县士民暨现任各官并闲废缙绅有能捐资开垦者请敕部,分别授职升用”、招募流民“滋生人丁,不加赋”等诏令,社会得以稳定,生产较好恢复,经济逐步好转,乃至“康熙盛世”出现,杨泗“下河人”这才拥有一部较为完整的“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创业史。
然而史称杨泗却直呼其“杨泗庙”,其管辖归属和地域范围也完全一致。当年所见文物遗存,除了“杨泗庙”自身以外,密林深处,高山之巅,田间地头,随处可见古坟、石条、石狮、石磨、石碾、石臼、水车、水碓、水磨,以及古人长期行走留下的山体凹痕。沿河古榔、银杏和田间石质文物,均被毁于1964年至1974年杨泗“农业学大寨”期间。至于“杨泗庙”被简称为“杨泗”,则始于1949年11月“杨泗乡”的设立。此后,杨泗的归属、地域和称谓屡有变更。时而叫“杨泗人民公社”,时而叫“杨泗管区”,时而叫“杨泗村”,时而又扩其范围叫“杨泗镇”,直到2014年全县“合镇并村”时,它又再次被改作“桂林村”。不过无论“土里冒出了杨五郎”,还是“天上掉下个木王山”,至今人们经常念叨的“杨泗”概念,却依旧是那个已经流传了几百年之久的“杨泗庙”。
这是为什么?改得了称呼,改不了乡愁,文化的元气在民间。杨泗庙又叫杨泗将军庙,尽管说法不一,但其假托水神祭祀南宋农民起义领袖杨幺,却是民间约定俗成的一种区域性的信仰文化认同。
据《辞源》1604页记载,杨幺出生年代不详,战败被杀于1135年。宋代龙阳(今湖南汉寿)祝家岗(今新兴乡)人,单名“太”。建炎四年(1130)从钟相起义,活动于洞庭湖地区,在起义将领中年最幼,故称杨幺。绍兴三年夏(1133),钟北京什么医院治疗白癜风相牺牲,杨幺被推为领袖,称“大圣天王”,麾下二十万人。他在根据地内长期实行“陆耕水战”,兵农相兼。至绍兴五年(1135)为宋将岳飞所破,杨幺被俘遇害。而《中国通史》对“杨岳之战”的描述,却颇为详细。说是公元1130年(赵构建炎四年),农民杨幺在洞庭湖地区发动起义,建立大楚政权,提出“等贵贱,均贫富”的口号,受到民众热烈欢迎与响应。朝廷多次围剿不成,只好调遣岳飞前往镇压。双方先在洞庭湖区莲花坳展开激战,岳飞全军覆没,自己险些被擒。后来其第五子杨不宥在一次打猎时,却调戏了一位姑娘。姑娘向杨幺告状,杨幺无奈之下含泪斩子,以致成为杨幺政权走向衰败的前兆。两年后,岳飞、杨幺再次战于万子湖一带。杨幺突袭岳飞失败,再次来到莲花坳。但见虎口两港相挟,状如犬口,杨幺叹道:“羊(杨)入犬口,看来我厄运到了。”遂作最后一搏,不料战刀脱手落水,杨幺本想顺势跳水逃跑,人未入水,便被岳飞的手下捕杀。而民间版本却说,公元1135年(赵构绍兴五年)杨幺被叛徒黄佐、杨钦出卖,投水未死,后来被擒而牺牲。又因杨幺在起义首领中年龄最小,排名在钟相、夏诚、周伦之后,时称杨四将军,所以杨幺死后,民间念其功德,建立“杨泗庙”,长年香火不断,尊以水神祀奉。民间这一说法起源最早,与“斩龙说”、“丹江说”等杨泗信仰颇为类似,被诸多专家所认可,也为大量信众所接受。尤其两湖编辑评语亲爱的作者,欢迎进入红袖投稿,希望以后注意:段首请空两格,已帮广东白癜风医院您排版好。最好一次性就排版好,多次修改,后台短时间内不显示。可自行百度“自动排版工具”,将正文在排版工具中排好后再复制粘贴到红袖的文本框里。 期待佳作。(编辑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