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江上雄魂荡
农历五月初五是令人感慨万千的纪念日,公元前278年前的这一天,我国战国时期最伟大的政治家、思想家、爱国诗人屈原,在如狼似虎的秦国军队大举攻进楚国国都之时,万念俱灰,作《怀沙赋》后,怀抱巨石跳入滚滚的汨罗江中,以身殉国了。天地同悲,万众共愤,当地百姓自发驾船打捞英雄的尸体。打捞不到,就船载糯米,以喂鱼鳖,防止其对屈原尸体的蚕食。此后,这一天就成为纪念屈原的神圣节日,与旧历新年、八月仲秋节并称为中华民族的三大节日。不久,朝鲜、越南、日本、缅甸、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等国也都相继过此节日。屈原的爱国爱民精神和他对中华民族乃至全世界文化事业的卓越贡献感天动地,一九五三年,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评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
面对风云四起、列强争雄、小国震恐、强秦横行的险恶形势,屈原异常镇定,他高瞻远瞩,顺乎天下之潮流,心怀万众之希望,绘治乱之长策,挽狂澜于既倒,在风雨飘摇的楚国力行变法,对内修明政治,对外联齐抗秦。在屈原坚韧不拔地努力下,出国一度呈现出欣欣向荣的局面,全国人民欢欣鼓舞,骄横的秦国一筹莫展。然而,屈原大刀阔斧、势如破竹的变法图强行动自然触犯了郑袖、子兰、靳尚一伙贵族集团的根本利益。在这伙内奸的疯狂阻挠破坏下,加之秦国御用外交奸贼张仪的挑唆,首鼠两端的楚怀王与糊涂透顶的庄襄王先后疏远了屈原,并将其两次流放,楚国的栋梁之材无法起到支起将倾大厦的作用。
屈原在受到朝廷投降势力的百般打击迫害的情境下,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以自己的孱弱之身与强大的黑暗势力相对抗,彰显了正义的不可动摇,真理的不可磨灭。《离骚》、《天问》、《九歌》、《九章》就是屈原逆境中的杰作。简答患上白癜风疾病的一些原因这些文学大作开创了我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新纪元。屈原的变法图强思想可与天地共存,屈原的文学创作篇章可与日月同光。司马迁曾高度评价说:“推此志也,虽日月争光可也。”
屈原的伟大在于他时时刻刻以民族大义、百姓利益为重,从不顾及个人的处境,真正做到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而郑袖、子兰、靳尚一伙鸡鸣狗盗之徒从不考虑民族命运、百姓利益,专注于自己的利益所得。两种势力的交锋必然是水火不容,势不两立。然而,楚国当时是邪恶势力呼风唤雨,为所欲为;正义力量却是如履薄冰,举步维艰。这样的国家不被宰割那才怪呢!屈原的悲剧是全民族的悲剧,如果屈原的对内对外的开明政策得以实现,那么,统一中华的还能是强秦吗?无怪乎人民是如此地热爱屈原!呜呼哀哉,悲壮的屈原!
屈原的伟大还在于他在昏天黑地的困境中,喷涌热泪挥毫写的爱国诗篇,字里行间涌动着作者对祖国河山、民族发展、人民生存的深挚感情,字里行间彰显着正义的力量,真理的光芒,美丽的色彩。读起这些气贯长虹的篇章,感情激荡,耳目一新,愤怒之火顿燃,悲痛之泪立涌。“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抗敌将士,威武不屈,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以身殉国。"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目睹山河破碎、生灵涂炭的惨景,作者心怀壮志却报国无门,心中熬煎非语言能够表达其万一。“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作者抱定善心,矢志不渝,献身国民,苍天可鉴。“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明知征途千难万险,却要踏破万水千山,其奋斗不息的气概非常人之可比。“举世皆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独立于世的伟大形北京市皮炎治疗医院在哪儿象是民族之光在闪耀,是民众之魂在飘荡。
两千多年过去了,“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人民永远崇敬屈原,真正的英雄是永生的。每当端午节来到的时候,人们会自然想起那不屈不挠为民而争的屈原。这一天,应该成为缅怀英雄事迹,弘扬英雄精神的神圣日,而不可演变成喜庆日。当人们怀着畅快的心情,起早去沐浴山光水色、采集鲜花绿草的时候,就应该立即想到这位伟大的屈原。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