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离不弃つ 發表於 2016-9-28 20:25:30

葡萄


小厨房的旁边,生长着一株葡萄,是我五六年前刚来鲁西北的时候亲手种下的。同时种下的还有一株榆叶梅和两株樱桃树,后来因加盖房屋,榆叶梅与樱桃树碍事都去掉了,只有这株偏居一隅的葡萄藤保留了下来。   

  前几年葡萄生长缓慢,未结果实。去年一反常态,或许是以前积蓄下了力量,暮春时节,葡萄老枝上开始发芽长叶,吐蕊开花。不惹眼的米黄色小花凋谢后,新藤上便结满了一穗穗绿豆粒大小的葡萄。   

  春去秋来,小房后的玉簪花开的时候,葡萄熟了。一串串紫红饱满的籽实挂满了遮住厨房顶的葡萄藤。我摘一颗黑亮圆润的果粒放到嘴里咀嚼,呵,汁液满口,甜中带酸。没想到,熟透了的葡萄还还会很酸。都说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我是吃到葡萄也要说葡萄酸了。   

  一日,附近村庄里的几位相熟的朋友来访,我带他们到葡萄架下,请他们自己采摘品尝。看着他们一副贪吃的样子,我问,滋味如何?   

  他们频频点着头,说,嗯嗯,好吃!酸甜适中,“半口”。   

  我说,老兄是不是逢人减岁,遇货添钱啊?   

  哪里,哪里,这葡萄半甜半酸,确实很适口。   

  半甜半酸是这株葡萄籽实的味道,是不是它也恰恰诠释了人生的滋味呢?   

  林清玄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曾经写过这样一个情节:林先生写作的时候,妈妈推门进来,搅着他的肩膀说,写这么久都不休息,是在写辛酸的或是趣味的。   

  林先生回答妈妈,写一点辛酸的,也北京白癜风医院哪家正规写一点趣味的。   

  善良的林妈妈对儿子说,趣味的多写一点,和大家分享;辛酸的少说一些,生活已经够苦了。   

  是啊,生活已经够苦了,特别是生活的社会最底层的中国农民。比如今年的粮价贱如粪土,农民们一年来风餐露宿,夜以继日的劳作,付出的是难以想象的辛苦,收获的却是无奈与辛酸。更可怜的是农民们把这种辛酸之水暗暗的往自己的肚里咽,从不诉说,他们也不知应该向谁诉说。   

  我有一位同学,曾经说过一段很奇葩的话。他说,有一次我看着坐在树荫下悠闲地乘凉的老人,心里非常羡慕。羡慕他们老了,干不动了,终于可以休息了。我恨不得立刻老去,也像他们一样心安理得的休息一下。超强的体力劳动,沉重的生活负担,压得他心力憔悴,强烈的责任心与传统观念又使得他欲罢不能,无奈的他,竟然想用牺牲自己的青春年华为代价,来换取最终的安闲,这种辛酸,没经过的人是体会不到的。   

  人生的路途多坎坷。有句话说,坚持不一定能成功,放弃必定会失败。事实上,即使是成功者,心里的滋味也不一定都是甘甜。因为任何一件美好的事物,都不是一蹴而就的,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往往充满着艰难、辛酸和挣扎;失败者呢?失败者心中何止是酸楚,有可能他会因为此次失败,资本耗尽,万念俱灰,终生再也站不起来。   

  俗人有卑微的幸福,巨人有高贵的痛苦。   

  想起一首歌,歌词是这样写的:尘缘苦短,叹人间路长,不能够容我细思量。繁华瞬间,如梦幻一场,世上人有几番空忙。春去秋来,看世事沧桑,算人生成败相当……   

  仔细想一想,人生百年,总为生计劳碌奔波,即使是付出了最大努力,谁也不敢担保你事事都能成功。所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很多时候,也只不过是善良的人们的一厢情愿罢了。生活事业如果能够像我小厨房旁结的葡萄一样酸甜各半、成败相当,就已经算很适口很不错了。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葡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