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rwn 發表於 2016-10-18 23:07:29

漫谈四怕


烟酒糖茶,样样惧怕。   

  我曾经与朋友戏言,不过其中也有些道理。   

  如果我要学会吸烟,可能会多交不少朋友。在高中时,几个烟民同学一下课就躲在教室一角吸烟,我们不吸烟的远远地躲开他们。也可以说和他们没有什么共同语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如何治疗言,后来毕业后和他们接触了几次,竟然都是很讲义气很够哥们儿的人,后悔以前处的时间太少了。当兵的时候不吸烟,时间久了,会吸烟的常常聚在一起,不会吸烟的倒成了他们取笑的对象。我所在连队里几任连长都吸烟,我不会吸烟,所以也很少巴结他们,因此也不免有点误会,在他们烟民眼中,我好像是缺少了某种男子汉气息。   

  在泰安某老师的画室里练画,有几个女生也会吸烟,那时我总感觉她们有点……,反正自己是看不惯而已。结交了其中的一位,长发飘飘温柔可爱,一旦叼上烟卷,确实有失气度,后来还是只可“远观”了。   

  对酒,我内心里是喜欢的,喜欢酒带来的氛围,倒不怎么沉溺其中。一次次的醉,仍是难改臭习性。渐渐地也讨厌自己,就怎么没有自控力,明明不想喝,还是经不起三言两语的劝,喝着喝着就不能自己了。和一个哥们替别人考试去,那种职业技能资格的考试。考前的晚上,哥们说该跟一个朋友打个电话,说完就打了电话,谁知那伙家马上订了酒店,还找了两三个喝家来陪,一旦坐下来,你不喝能成?饭后回到居住的宾馆上吐下泄折腾了半宿,好在第二天还能有勇气走进考场,反正都是选择题,乱蒙一阵,多亏左邻右舍都是热心人,考试的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   

  我喜欢一个人品酒,自由随意,好酒孬酒也品不出来,喝着玩呗。人说酒能乱性,那不全对,该乱的人不喝酒一样会乱,不乱的人喝得再醉也不会乱。酒品如人品更没有道理。我的一个表叔,在我家喝酒逢喝必醉,醉后回家两口子一定干仗。他的酒品倒真不错,一桌子人他喝得最实在,醉后一阵哭一阵笑,见谁跟谁开会,醒酒后呵呵一笑也就过去了。   

  糖比其他东西还算好一点,至少不会让人犯混。我对糖的怕是因为现在的糖,特别是劣质的糖块,根本就不能吃。上世纪八十年代,农村来了客人往往请人陪陪,借此沟通邻里之间的感情。有些长辈们被叫来陪客,因为主家有小孩,于是便从小卖部里买点糖果。这种糖果很便宜,用简易的包装纸包着,放上一阵子后化得速度极快。糖块粘合在一起,即便是费尽气力分开一块,糖纸和糖又难以剥离,最要命的是这糖不怎么甜,倒有几分咸味儿,难吃太原能够治好白癜风的医院死了。我曾经经营过一个小商店,进货时参观了一个造糖的小作坊,苍蝇嗡嗡乱飞,从那里走出来后,好长时间不会馋糖。   

  现在糖的包装可谓五花八门,图案越发考究,但质量差别太大了,不可否认,有的糖只是卖了一个包装而已。   

  中国北方人对茶还是不讲究的多,装懂的人也不少。从几块钱一斤,到几十元,几百元甚至更贵的,有几个人能真正品得出猜得着?即便南方人,也不乏装模做样的人。一位老人曾经给我讲过一个故事,说有人喝茶能喝出扁担前桶和后桶的区别,一条扁担,前面桶里的水清,后面桶里的灰尘多,因为人一走路,灰尘总是落进后面的桶中(还担心挑水的人放屁)。我不太相信,其白殿风症状中杜撰的成分太大了。   

  更有人瞎传,采茶人结婚的和没有结过婚的,所采摘的茶味道也有差别。只可一笑了之。   

治白癜风哪家医院好  对消费品还是怕点好,不知者不怪!怕的根源是原本很好的东西,被人误读,借着某种气氛推波助澜,太过了反而走向另一个极端。换一种角度,烟酒糖茶都是纳税大户,百姓生活谁又能离得开?   

  不吸烟不喝酒不吃糖不嗜茶也是别人的自由,生活方式不同而已。   

  2014年11月30日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漫谈四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