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3 xcd2cnjl
康复科的病人,不全是心脑血管疾病。不过他们治疗或者说康复的项目,基本上一样。传统中医的针灸药熏手法等,每个病人都做。我最喜欢负责针灸的医生。他珠圆玉润,笑眯眯地看起来很和善。每天早上我以为最忙碌的医生就是他。
两个房间八张床上,在他上班前已经躺满了病人。他走进来也不言语,抓几袋无菌银针放口袋里,挨溜儿过去。每个病人的大致情况早已经掌握。虽然病人常常更换,但是即便是康复时间最短的病人,一个月是必须的。根据病情的不同,有的病人仰面躺,有的侧身睡。遇到好动的病人,还要好言好语劝说。至于劝说的效果嘛,你懂的。病人可不是跟你讲道理的群体。假如要找任性的代表,到这里好了。
心血管病人,年长者居多。六十几岁算小的。但是,年轻的病人不罕见。他们自觉锻炼的心情,老年人望尘莫及。毕竟。他们还有几十年的岁月没有经历。不期而至的疾病,不可能阻断雄心和理想。锻炼,是一根稻草。有用没用,天知道。时间往前推十年八年,康复仅仅只是治疗的辅助手段。现在,康复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与治疗分一杯羹。有时候,甚至比治疗还重要。为什么?较好的经济条件以及对生命的渴望,让康复的地位与日俱增。三高病人的增多带来大量心脑血管病人,康复的需求量之大,难以想象。
针灸医生下针,行云流水。我数了数,大概每个病人平均要扎二十五根银针。几个月过去了,我一直不敢正视他下针的过程。每一针都让我浑身发抖。病人的面部,头顶心,肩出名的白癜风医院肘手腕,腰臀膝关节还有足踝脚部等等,长长短短的银针,在这些部位造成刺北京最好白癜风治疗医院哪家好猬的外形。针扎好了,关键穴位的针上,加上夹子通电,提高对穴位的刺激。遇到安静的病人还好,不怎么吭声,最多说轻了重了。遇到兴奋型狂躁型的病人,一叠声儿叫个不停,疼了、麻了、胀了什么的,不得安生。医生笑笑,安慰几句。
对病人来说,医生的态度很重要。康复的过程很痛苦。为了健康只能忍着,家属只有狠下心。有一个非常壮实的小伙子,只有三十来岁。他上半身没有问题,双下肢动弹不得。他每天站床很长时间,然后继续站着,双手紧握他腰部不到的支架,锻炼腰力。腿没有力量是表面现象,真正的问题在腰部。原来,工作时一根倒下的重物,压在他的腰部,腰神经受损导致现在的后果。运动、运动、运动,都说生命在于运动。康复中心才能看到最真实的诠释。
有个美女,也是三十多岁。她一侧动不了,偏瘫。我以为她是脑梗或脑出血。她告诉我不是。脑袋里某部位神经发炎。哈哈,大脑真是脆弱,一点炎症便让人难以行动。美女康复了四个多月,能在他人帮助下站立,走几步歪歪斜斜的路。她每天针灸两次,主动要手法医生加强力量。佩服她的耐受性。按我的观察,这两个年轻男女,很显然再难回复到得病以前。可是,他们不放弃不言败的人生态度,值得尊敬。
有一天,康复中心来了一个貌似小学生的男孩。小男孩走着鸭子步,身体晃荡。他每天做手法,两个小伙子压住四肢,强行扯开。陪着的是他奶奶。如果不是有病,心肝宝贝似的孙子,怎么舍得被如此折腾?这孩子出生时宫内缺氧,脑瘫。全家人同心协力为他治病了将近十年,终于治疗到如今水平。现在小伙十七岁,看上去比同龄孩子小几岁。他性格乐观开朗,很愿意与人笑着打招呼。一个脑瘫孩子能被坚守这么多年,除了爱,没有其它。可能被治疗了太多,孩子对任何项目都欣欣然,一点不抗拒,乐乐呵呵。
比起年迈病人的不合作,年轻人治愈的比率,要远远大于老年人。他们给人以希望,为老年人竖起了标杆。众多家属劝慰老人,就用他们举例。其实,完全能够想象,他们康复时承受的痛苦,比老年人大多了。他们有恢复健康的迫切心情,所以,每个项目不但足金足两地做,还超额完成任务。
不过,这是亡羊补牢。如果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让疾病上身,才是王道。编辑评语亲爱的作者,欢迎进入红袖投稿,希望以后注意:段首请空两格,已帮您排版好。最好一次性就排版好,多次修改,后台短时间内不显示。可自行百度“自动排版工具”,将正文在排版工具中排好后再复制粘贴到红袖的文本框里。 期待佳作。(编辑留)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