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krwn 發表於 2016-11-12 07:16:35

沉醉不知归路 1jzzhire


中国文学源远流长,是华夏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就诗词而论,当人们徜徉其中的时候,可以说出一系列振聋发聩的名字。屈原、李白、杜甫、苏轼、陶渊明......哪个不是文学大家,哪个不是开山鼻祖,其中有一名女性极其光彩夺目,她就是李清照。   

  这位生于宋朝的奇女子,貌美若仙,才气逼人,在浩瀚的华夏词章中,留下了属于她自己浓墨重彩的一笔。   

  喜欢诗词,尤其喜欢李清照的词。大度的,不见脂粉气,婉约的,女子更女子,她的词,流传不多字字珠玑,雄于闺阁不让须眉。去年到山东半岛旅游,专程去济南趵突泉李清照纪念馆瞻仰,对这位出生于齐鲁大地才华横溢的女词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再读女词人的作品,似乎在其中嗅出点什么,寻觅字里行间,词里不断出现酒与醉字,好像嗅到了缕缕淡淡的醇香。   

  女词人生于白癜风有哪些表现症状名门世家。其父李格非进士出身,《宋史》中称他“自幼俊警甚异”,年轻时就著有《礼记说》数十万言,曾出任冀州司户参军,郓州教授等职,后官拜太学博士、礼部员外郎。他娶了宰相王珪长女为妻生下李清照,这样的世家千金,当然是孔孟之道熏陶,诗书达理中长大。可惜她三岁丧母,但先天聪慧的她,无疑在幼年得到了很好的教育。李格非是学者型官员,他的才学得到了当朝大文学家翰林学士苏东坡的赏识,黄庭坚、秦观、晁补之、张耒,被世人称作‘苏门四学士’,李格飞与当时的廖正一、李禧、董荣一起,被称为后“四学士”,可见他的文学造诣之深。   

  李格非的藏书多与文人的交往也多,他从不限制女儿对书籍和往来文学信札的阅读,他自己写的文字更是成了女儿写读的初始临摹。李格非在担任校书郎时写过一部《洛阳名园记》。其中写了唐朝名园的兴废,与唐一代的兴亡关联,颇具士大夫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李清照把父亲的这篇文字背得滚瓜乱熟,隐隐对当朝徽宗皇帝修艮岳有了一丝担忧。这年,李格非因公务去了一趟南方,见到了好友张耒,拿回了张耒写的一首《题中兴颂碑后》的七言古诗。   

  ‘中兴颂碑’是湘江支流浯溪石壁上的摩崖石刻。上面刻有唐代著名文人元结作的《大唐中兴颂》,元结的这篇颂文认为安史之乱后大唐可以中兴了,此文后经著名书法家颜真卿书写刻在了石壁上。该石刻被人称作文、书、崖‘三绝’的名胜,张耒的这首诗,就是观浯溪中兴碑后写成的。诗人歌颂了郭子仪等人再造唐室的功绩,发出了“百年兴废增叹慨,当时数子今安在”的呼唤。   

  李清照无意间读到了父亲和名士的这两篇诗文,这位十七岁的女孩子反思历史,怀着忧国忧民的强烈愿望,写出了与这两首诗篇的和诗。诗中剖析了安史之乱的根源,对唐玄宗统治集团和一班谄媚误国的佞臣权奸给与了鞭挞。   

  “五十年功如电扫,华清花柳咸阳草,五方供奉斗鸡儿,酒肉堆中不知老……君不见,惊人废兴传天宝,中兴碑上今生草,不知负国有奸雄,但说成功尊国老……奴辈乃不能道辅国用事张后尊,乃能念春荠长安作斤卖。”   

  李格非看罢女儿的诗倍感惊讶,虽知女儿爱读书写诗,但如此有见地的诗词在当朝都很少。于是,他加上了诸如现在的编者按,送给诗友传阅。   

  诗坛轰动。礼部员外郎李格非家出了少女诗人的消息传遍京都汴梁。   

  汴京是繁华的大都市,李清照少年时期的生活也是富足的。白癜风有治疗好的吗歌舞升平的当朝流行一种文体叫词,词,是区别于诗的另种文体。李清照出生在这个年代又有诗歌创作天赋,必然在这个时期展现才华。早她在和父亲与名士的诗之前,她的词作品就有面世,最著名的要数《怨王孙》与《如梦令》,少女的开篇惊世词作,就开始与酒、醉有了密切的联系。《如梦令》写的是: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白鹭。”   

  多美的景致,多好的心情,喝得尽兴坐船回家,竟然沉醉不知归路,这个貌美如花的李清照,也忒不注意淑女形象了。当然,按酿酒的历史来讲,明朝才开始有白酒,试想同朝的好汉武松,动辄豪饮八大碗,假如是高度的白酒怎生了得,再大的酒量也承受不起。那时的酒原则上是黄酒,家家可自酿,喜庆可佐餐,大户人家顿顿喝酒也再正常不过。李清照少年丧母加之父亲溺爱,喝点小酒本不应算什么。   

  女大当婚。李清照的夫婿也是官宦人家。其公公赵挺之进士出身,做过登州教授、德州通判,后任礼部侍郎官至右相。夫婿赵明诚是其家子,聪颖俊秀,太学读书爱好金石收藏。他非常钦佩李清照的才华,看似无意实则有意常到李格飞家拜访讨教。一次,在候见的时候,无意看见了刚荡罢秋千的李清照,见有生人,她慌忙躲闪,连鞋子也没穿疾走,但是二人的目光还是碰到了一起,羞得李清照拿起门边的杏枝假装嗅闻挡脸。于是,后来有了李清照的一首新词《点绛唇》: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有情人终成眷属,赵明诚与李清照夫唱妇随,过上了人生最美满的一段生活。   

  一天傍晚刮起了大风还夹杂着大雨点,丈夫上太学十天半月才回家一次,新婚不久的李清照辗转难眠盼着丈夫回家,于是,喝了点酒昏昏睡去。清晨起来风歇雨住,慵在枕边的李清照问丫鬟,一夜的风雨,院里的海棠花怎样了?丫鬟答道,还是老样子。不对吧,你再仔细瞧瞧,李清照略显不快。待她洗漱毕亲自观赏后,睹物思情走笔填词,一首‘调寄如梦令’一挥而就: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上太学的丈夫回来了。每次回来,赵明诚总是会给李清照买些零食,补憾嫁到赵家以后少女的馋嘴,同时显摆新买的金石字画与妻子一同欣赏。每次回来也总是索要妻子的新作品评,看到李清照的这首新词,看到‘绿肥’‘红瘦’叶、花形容,打心底里佩服妻子的才气。   

  宋朝有过短暂的繁盛,有过清明上河图描绘的胜景。大宋朝有过王安石变法的经历,有过因变法而受株连的朝臣,如果说宋东坡首当其冲,那么他的弟子们吃挂落儿也是在所难免。李清照的父亲李格非、公公赵挺之也因政见各异得到了天壤之别的待遇,可叹最后都成了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赵明诚因其父也经历了几日的牢狱之灾,他们小两口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惨戚戚辗转到夫家的古宅青州屏居。这期间倒是能静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沉醉不知归路 1jzzh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