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jbe 發表於 2016-11-25 03:15:31

听孔子说“仁”

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子曰:“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仁者、智者与勇者,是做人多么美好的境界呀。具有仁德的人恬静而长寿,这难道不是我们人人追求的目标么?   

  “仁”是孔子心目中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他一生追求的目标。古代就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说法,可见“仁”是非常高尚的标准,为了实现“仁”,可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需要一个人一生的努力和付出。   

  孔子曾说:“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说,克制自己,使言行都符合于礼,就是仁。一旦大家都这样做,普天下就都归于仁了。对于仁的修养完全在自己,而不能靠别人。天下归仁,人人都有美好的仁德,也就能够达到天下“大同”了,那将是多么美好的世界啊。孔子一生都在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努力,可以说是到处碰壁,命途多舛,因此孔子被当时的人们称之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人。   

  “仁”在《论语》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从另一个侧面也说明了孔子对于“仁”的重视和关注程度。因为总强调的,必定是比较重视的。   

  那么,关于“仁”,孔子都说了些什么呢?仁的重要性是什么呢?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说,一个人如果缺乏了仁爱之心,礼仪对他不起作用个,音乐对他也不起作用。因此,“仁”是一个人做人的根本,是做人的根基。   

  既然仁人是最美好的,那么,与“仁”相近,就是令人幸福和快乐的了。子曰:“里%5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听孔子说“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