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zjbe 發表於 2016-11-29 05:48:50

难得一尝的美味慢餐

董大中   

     

  在我多年读过的小说中,我比较满意的,阅读过程中能够始终抓住我的心、不断获得新的感受不断发出惊叹的,除去那些经典作品以外,陈亚珍的《羊哭了,猪笑了,蚂蚁病了》是不可多得的一部。我说到高长虹的作品时,曾经用“好的不一定是有名的,有名的不一定是好的”概括我的感受。陈亚珍的这部小说也属于这一类。是的,它可能不是“著名作品”,但它够得上杰出,在我看来,杰出远比“著名”更有价值,应该在更高一个层次。   

  这是一部有深刻思想的作品,而且触及了人性,触及人类生活的一些极为隐蔽的领域。如果在别的国家,这样的作品可能会引起很大轰动。作品的价值有时候不能由作品本身决定,而是由别的因素决定的,在我们国家尤其如此。我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杰出的不一定是著名的》,一些人著名,不是来自作品本身的价值,而是来自于炒作。书还没有出版,就通过媒体说此书如何好,其稿子在竞拍中卖了多么大的高价,出版方是如何防止盗版,等等。本来,一部作品价值如何,只能等那作品出版后受人们检验,在出版之前就这样大炒特炒,那绝对不能认为是正当的。这本书已经出版。它不是以故事取胜,它的长处在于描写的细致,特别是深入到人性的深处,从多方面解剖,从多角度表现,这是真正纯粹的精致的文学作品;这本书具有很强的哲理性,从普通人的人生观、处世观到传统伦理道德,都写到了,阅读过程更需要思索。我相信,好的作品最终是会被人们认识的,接受的,传诵的。这本书已经离开了作者而成为独立存在,成为社儿童白癜风怎么治疗会公共产品,现在是读者对它进行鉴别、鉴赏和品评的时候了。   

     

  把人性“晒”在太阳底下显出真面目   

     

  在我读过的小说中,很少有像本书这样,对人性做如此深刻、如此全面的揭示,对人性之卑劣做如此不留情面、深入骨髓的批判。鲁迅批判了国民麻木、守旧、得过且过等等的劣根性,但鲁迅的小说几乎都是短篇,篇幅有限,所写人物单纯、故事集中,往往只有一时一事,在人性的表现上存在诸多困难。这部小说不同,它所展现的宏大的叙事规模,为作者尽情地表现她所憎恶的人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她对那一段生活的熟悉又使她的描写具有强烈的真实性和生动性。最近人们常常用“晒”字表现“展现”、“亮出来”一类意思。这部小说就是把人性“晒”在太阳底下,让各种各样的人性曝光,主要是让各种丑恶的人性曝光。作者是站在比较高的角度,观察和要求她所描写的人性的。我初次读到这部小说的时候,曾跟作者就人性问题有过讨论。我对“文革”中看到的人性之恶感到厌恶,对新时期另一种人性之恶同样没有好感。但我认为,这都是暂时的,过北京哪里的白癜风医院最好4324721.html]郑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一段时间会好起来,人类社会最终会走向大同世界的美好境界。我之所以写《走向大同》(笔者《人类三部曲》之三,即将在海外出版)这本书,就是要表达我这个认识。但陈亚珍似乎不这样看。我感到,作者对她看到的人性之恶有切肤之痛,她似乎是为着鞭挞、指斥人性之恶而写这本书的,揭发人性之恶是她的目的。   

  这里说的人性,不是指人的自然属性,而是社会属性。马克思说,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这里说的人性,就全部在社会关系中表现出来,也只有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人性才有美丑的区分。离开了社会关系,无所谓人性的美丑。   

  爹把三十多个青年带出去参加抗日队伍,不仅是第一部的核心事件,也是全书的核心事件,此后故事的发展都由此而来。书中最早的人性爆发,就集中在这件事上。按说,这是民族解放的大事,是保家卫国的正义举动,本应该受到人们的充分肯定。可是讲究实际的老百姓并不从这个方面去看,他们是从切身利益出发的。他们看到、感到的,是自己家里的顶梁柱出去了,指靠不上,给她们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在他们看来,要不是爹举起抗日的大旗,不是爹带领乡亲们跟鬼子斗,鬼子不会来村子里杀人放火。尤其使那些“军属们”感到无法理解的是,他们自己的亲人被打死了,他们收到的是令人心碎欲裂的“死亡通知书”,“军属”变成了“烈属”,而带走自己亲人的爹不仅没有死,反而升了官,获得了荣耀。“我”的处境、全家人的处境也跟这件事密切相关,有翻白眼的,有背后指着骂的,各种人性不一而足。也不是一直如此,随着事件的发展,或者说随着各种正反不同消息的到来,人性会跟着变化。曾经生气的变得亲热起来,曾经亲如一家的忽然成了仇人,骂个不已。只有大伯能够正确理解。大伯是个最老实的农民,是种地好把式,但是论见识,论胸怀,论应变能力,他都是首屈一指的,在这个家庭,在这个村子,他都像擎天大柱。   

  这部小说所揭示的人性,互相之间既有相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同一个人,既有在通常情况下的表现,也有在特殊情况下的表现,既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都跟时代密切相连。特殊的社会环境,会造成特殊的人性,会把好的人性变坏,也会使坏的人性偶然间释放出一缕光辉。最能扭曲人性的是文化大革命。那是个无是非、无美丑、无正反的“三无”时代,一切以个人利害,以如何保命、生存为第一考量的时代。人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下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去,不惜千方百计地污蔑他人,糟践他人,陷害他人。只有把他人抹黑,才显得自己正确、光荣,就是那个时代的哲学,绝大多数人都在实践着这种哲学。小说写道:“生活本来就是这样——你死我活。只不过有的人奉行这样的规则却不愿承认。或者原本就生活在理想中,理想一旦破灭就活不下去了比如你。人不能认命,人只能挣命,我当时与你争父亲,争母亲,争男人,那是因为我不足,因为生存的需要,如果是现在,你双手奉送我都不稀罕。我信奉巴尔扎克这样一句话:‘宁肯做坏蛋,不要做傻瓜,因为坏蛋有足够的能力吃人,而傻瓜只配被人吃’。”作者这样痛斥丑恶的人性:“……我看到世界被世故、虚假、谎言、投机所充塞,看到人世间布满市侩气不能不对你的话语产生怀疑。我的悲哀就是因为真诚与真实,把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称号奉行得过分虔诚,看得神圣而不可玷污。可这一切都欺骗了我。一切机构都不过是命令你跪下,张着血口吃人!有多少人打着公正、公平的名义做着不名誉的勾当……人心都枯朽了,在欲望的驱使下,都把正常的性情滤干了。爱没有了,恨没有了,剩下的只是冷。我就是想不停地提醒人类这种冷酷与残暴,这
頁: [1]
查看完整版本: 难得一尝的美味慢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