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的趣话
舌的趣话
寓言家伊索是希腊奴隶。主人喜欢他能说会道、对答如流,还能讲许多寓言故事;可又妒忌他才能在自己之上,于是常常找他的茬,甚至寻找机会杀他。
一天,主人又刁难他,要他说出既是世界上最好的,同时又是世界上最坏的一样东西。
伊索不假思索的回答说:“舌头!”奴隶主非常得意,总算抓着了伊索的把柄。
伊索一点也不慌张,口若悬河的证明说:“世界上最好的话是通过舌头说出来的,所以,舌头当然是世界上最好的东西;世界上最坏的主意也是舌头说出来的,所以,舌头又理所当然是世界上最坏的东西!”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最好/baidianfengchangshi/jichuzhishi/3332.html]早期白癜风症状图片
我国历史上也有这“最好的”和“最坏的”。
古代的毛遂能“以三寸不烂之舌,胜于百万之师”,为“保家卫国”立下了汗马功劳,算是“最好的”。春秋战国时许多说客谋士走往于几国之间连纵联横,名标青史,也属“最好的”。“唇舌剑”、“舌战群儒”、“三寸不烂之舌”等,都是名垂千古、万世流芳,是“最好的”。
但也有以巧舌如簧谋取权力,以摇唇鼓舌祸国殃民,以油嘴滑舌骗取百姓信任,以尖嘴薄舌挑拨离间、制造混乱、煽动百姓互相残杀,也不乏这“最坏的”,遗臭万年。
百姓害怕这些“最坏的”。古人云:“黾勉从事,不敢告劳,无罪无辜,谗口嚣嚣”。百姓怕“无罪无辜”而受“谗口嚣嚣”的“舌”加害自己,常以‘舌’之道还治其‘舌’之身,辱骂这些嚼舌、学舌、饶舌、咬舌者,骂他们烂舌根、口舌生疮、尖嘴薄舌。
百姓甚至也不喜欢油嘴滑舌;不喜欢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不喜欢同一张嘴今天说你如何好,明天又说你如何不好;或者今天说他好,明天说你好,从中制造不和谐,挑动邻里间、同事间、朋友间争争斗斗。
“喉舌”这个词令人生厌,给人一种恶心的联想。堂堂正正的人,成为人家嘴巴里那根红红的、薄薄的、粘糊糊的东西,听起来腻味。
嚼舌、学舌、饶舌、长舌、咬舌,或者是瞠目结舌、尖嘴薄舌、油嘴滑舌、摇唇鼓舌、贫嘴薄舌、舔嘴蜜舌、弄口鸣舌……带“舌”的词,大多给人不太好的感觉。所以,“喉舌”这个词渐渐不吃香了。
现在多称媒介。“媒”字也并不很好听,味儿不很正。“媒”字会让人想起戏台上那个鹰勾鼻子男人反串的,扭动腰肢的媒婆,想起那些坑蒙拐骗的广告和勾引人吃亏上当的“媒”人,想起街上光着膀子左右开弓,捶胸拍肚砸脑袋的假药贩子……
比起来,“媒”给人的感觉清爽多了,少了许多污秽之感。“媒”里中又还有聪明仗义的红娘,有她漂亮的面孔和窈窕的身材。
统治者也怕舌头,怕百姓论黄数黑。所以有“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经典告诫后代,意思是防民之口比防洪水还困难、还危险,要重视疏导。只是后来被歪曲了,把提醒人家疏导,歪曲成提醒人家谨防百姓的嘴,多花银两多派人堵百姓的嘴,不是强调疏导的重要性,而是强调设防的重要性。
官府对江河滚滚并不十分在意,眼看浪头就在面前也不很在意,舍不得拨下银两,舍不得派人防范,甚至把拨下的银两挪作它用,以致造成百姓流离失所、无处安身。
对于防嘴巴却很认真负责,唯恐稍有疏忽松懈,拨起银两来非常大方,派去多多的人,紧盯紧跟、四处防范。有的国家,甚至不惜血本,在人人必带的“派司”里安装芯片,以便时时盯梢。
为什么,因为洪水中遭殃的是百姓,他们高高在上,无关痛痒。他们只怕嘴巴的“洪水”,嘴巴的“洪水”不论高楼与平房无孔不入,会损了他们的名声,吹走他们的乌纱帽,断了他们的财路。
只是,堵嘴巴难呀,而且效果往往适得其反。百姓们有个怪癖,爱听奇闻异事,爱知道“媒”那里看不到听不见的,越不让看的越想看,越不能听的越要听,越不准说的越喜欢说。比如本来不怎么想看的作品,一听说要“禁”,便立马成了热门。堵嘴巴难呀,比堵洪水更难更危险。
老百姓的嘴巴更要靠疏导,靠诚信,靠实事求是,靠把问题解决。所以古人有警言说:欲人勿知莫若勿为,欲人勿闻莫若勿言
祖宗深得教训,深知堵嘴巴比堵洪水还要危险,所以留给子孙们“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北京白癜风手术多少钱”的历史经验。有人没有理会其真谛,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变成“最要抓紧的,最不能懈怠的”,变成“比防洪水还重要”。
有个地方买卖猪的舌头颇有讲究。因为“舌”和“折”同音,如果一开门,你叫:“老板,买个舌头!”开门便“折”多不吉利。所以便把舌头叫成“招财”。
学这一招,通过疏导,把舌头的“折”变为把财招来,舌头的消极性转化为积极性,帮助赚钱发财,那有多好!
頁: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