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休閒論壇
標題:
有缺陷也美丽 (散文)
[打印本頁]
作者:
ppeml
時間:
2017-1-15 06:33
標題:
有缺陷也美丽 (散文)
(散文)
【作者文集】【作者资料】共计1860字
有缺陷也美丽 (散文)
——金矿
有缺陷也美丽 (散文)
金 矿
我中学时代有一位女同学,她童年时害过耳朵,左耳垂少了一块,还有一块明显的疤痕。这种缺陷应该说替他美丽而又特别秀气的脸型大煞了风景,调皮男生评校花时也替她扣了好多分,但一般人看她确实是很绝伦的美。为什么,她通过一种巧妙地弥补,那种缺陷也成了一种美丽。其实很简单,就是她那缺陷被瀑布般的秀发下垂披下来掩盖了,有一种几何互补感,笑靥、秀发、柳眉、杏眼等等都组合成流线的美感,仍然楚楚动人。
还有一位女孩子,左眉头上有一处黑痣斑,她把那一侧的留海尽量放低,几乎让你只看到她温情似水的明眸,红润的面颊上垂下了几条柳丝般细发,让那秀丽的脸庞带上层次较深的神秘感,形成了一种别致的美态。这一些装扮可白癜风诊断能连很正常没有缺陷的人都想不到这个美好的创意,这些缺陷反而是一种美丽的标志,就向一些人脸上的痣斑一样,不是有“美人痣”、“福相痣”、“富贵痣”、“情种痣”、“将军痣”之说吗?给这种缺陷的标点都冠上好听的名字。
从上面这两个例子来看,每个人的表象缺陷并不是终生的,可以弥补、可以改造、可以美化、可以移植,热爱美丽的人可以开发缺陷,可以改造缺陷,可以让自己的缺陷为自己造福。由痛苦变为欢乐,由弊端变为荣耀。
弥补和改造缺陷通常有几种方法和途径,一种是通过自然互补来完成,人们的视觉观都是有很大局限的,由于色彩的相间反差和光线的阴暗调和对比,看不到的阴影角落很多,只要把一些缺陷在视觉上看不到,让视觉对象失去那种原先缺陷的图层感觉,这样就有可能会完成由缺陷转化成美丽的改变。这些都是通过一种蒙太奇的障眼法,缺陷就可以变成美好了,像电影化妆师他就会调度这种手段,我记得“海外赤子”中著名电影演员老秦怡当时已经近七十岁,影片中需要她年轻时恋爱时的镜头,她通过化妆,当然包括演员自己的情感调度和形体表演,一下子年轻了将近五十岁。
好多有自然缺陷的人都会自己动脑筋来改变这个缺陷,化缺陷为美丽。现在已经有了这种条件,秃头和修顶的人可以带一顶假发套,个头矮的女子穿上高跟鞋,头发白了可以染黑等等,经过一些创意劳动都会被自然地改变。还有的人是通过一种特殊运动形式和运动器械来处理,胖子可以运动减肥,瘸腿人出行坐在摩托车上就看不到腿疾了。
其次还有一种方法就是通过先进科学方法来进行弥补,这个现象就更普遍了,特别是生理缺陷,用先进的医疗手段就可以处理,豁嘴儿动手术补一补,有好多面部烧伤面积很大的人通过植皮弥补也能恢复美丽的容貌。单眼皮变成双眼皮是很轻易的小手术,还有大块的痣斑照一下激光就可以去除了。我的小表妹十几岁时疤眼很难看,成人后做了个小手术,却变成了人见人爱的小美人。所以现在好多人根本不介意自己的缺陷,不再为自己先天性的缺陷烦恼,因为现在就有这种观念存在叫有缺陷也美丽。
关于有缺陷也美丽还有一种形象的理解,就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别看某一个人有一种先天性的缺陷,而到他(她)心爱人的眼里就变成是一种美丽。就像环肥燕瘦北京治疗白癜风到哪家医院好一样,有人欣赏杨玉环的丰满美,有人欣赏赵飞燕的苗条美。美女喜爱木讷的男人,认为这样的男人放心,而有的有市场的男人喜爱性格开放的女人,这样就是自己事业的左膀右臂,有的提倡一块馒头搭块糕,有的认为萝卜白菜各有喜爱。这就是一种信仰的美丽和意识的美丽。上升到哲学理念就是思想的美丽。这是一种深层次的美丽。如果把缺陷能够升华为思想的美丽,这是要有一种超脱的精神,要有一种忘却自私的情怀,如果一个人能够把自己的缺陷和别人的缺陷都看着是一种美丽的话,那社会也就美丽了,世界也就美丽了。
自古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也就是说审美学的标准应该是由一种意识确定的,也是因人、社会、生活、时代而定的,往往我们每个人都能够把先天的缺陷都改造成后天的美丽,这个世界就多了一份光彩。
著名大师季羡林说过,每一个人要把自己建设得完满的美丽,这可是一个深刻的话题,又是一个艰巨的工程。其中就包括把缺陷改造成美丽。其实每一个人都不是一个完美无缺的人,每个人都相应地存在着这样那样的缺陷。有缺陷不要紧,关键是要看我们如何勇敢去面对,如何去认真改造缺陷,改变缺陷为美丽,让有缺陷也美丽,让有缺陷更美丽。
话又说回来,改造心灵深处的缺陷远比改造表象的缺陷困难得多、艰苦得多,如果把心灵深处的缺陷都改造得完满美丽,让心灵深处的缺陷也美丽,那还真是一项人类发展史上一项重要的北京看白癜风哪里医院最专业工程呢,其实,无论怎样困难只要努力还是会实现的。
赐教处:江苏淮安市楚州区南闸文化站
邮箱:jinkuang2008@163.com
歡迎光臨 八方休閒論壇 (https://tw.8fun.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