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休閒論壇

標題: 那些年听过的评书 [打印本頁]

作者: 不离不弃つ    時間: 2016-11-8 15:12
標題: 那些年听过的评书

男人大都有英雄情结,骨子里与生俱来有一股豪气,有着‘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的爱国热情。许多评书演义里叙述的故事大都是和这些有关,就如我们听过看过的许多评书一样,渲染的是侠肝义胆,豪气干云,忠贞报国,所以深得男人们的喜爱和迷恋。评书似乎与现在的年轻人越来越遥远,现在有些流行的是快餐文化,网络文化。经济的飞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让人们静心阅读和汲取追求细节描述连续性的评书演义的时间有限,加之还有些价值观的改变,评书的关注度已然是大打折扣。而留在我们记忆里的曾经风靡一个时代的人物和情节,还有哪些说评书、写评书的人,永生难忘。   

  小时候,刚上了几年学,认得几个字,就喜欢找书看,我看的第一部古典小说是父亲床头翻的有些发黄和破旧的《说岳全传》,听的第一部评书就是根据其加工再创作改编的《岳飞传》,岳母刺字:精忠报国,还有那首咏诵千古的爱国名篇《满江红》烙入我幼小的心灵,产生了一种男人当报国的远大志向。   

  上世纪七十年代粉碎”四人帮“后,我们国家一切都在走人正规,文艺的春天也随之到来。众多的艺术形式焕发了新的生命,评书也书写了新的神奇,衍生了以刘兰芳、单田芳、袁阔成、田连元等为代表的评书演员,是后来被公认的评书四大名家。他们所表演的无一不是充满着正能量的,宣扬着仁、义、忠、勇、信、智的华夏灿烂文明。   

  辽宁鞍山市曲艺团的曲艺演员刘兰芳因《岳飞传》而天下皆知,从古至今,女人说评书不多,说的出名的是凤毛麟角,刘兰芳因《岳飞传》一炮走红,独树一帜,是当时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在我的个人观点,她是评书演员中后来居上的翘楚。这些年,还没有见到谁在说评书的造诣上超越过她。   

  多少年过去了她说过的书,打开记忆的闸门,还能说出个一二来。   

  刘兰芳演绎的《岳飞传》是有声有色,声音洪亮,悠扬顿挫,表演功底功底深厚,出神入化,无人能及。富有感染力通俗流畅的磁性声音,运用熟练自如得体的表情,跌宕起伏的故事,大起大落的情节,惟妙惟肖的人物,栩栩如生的语句,在她的口中是娓娓道来,如数家珍,或铿锵有力,或柔软细语,令人是如醉如痴,欲罢不能。从她口中知道了岳母的慈,岳飞的忠,秦桧的奸,徽宗的庸,金兀术的野,牛皋的福;知道了最富教育意义的岳母刺字,知道了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单闯金营,,知道了梁红玉擂鼓战金山,知道了知道了传神的泥马渡康王,知道了狼烟四起的八大锤大战朱仙镇,知道了岳飞惨死风波亭,知道了传说就在我们肥东身边太子山发生的气死金兀术,笑死老牛皋的传奇故事。懂得了只有爱国、报国,坚贞不屈才是男人最该做的,只有自身强大才不会受欺负的道理。   

  所有的这些都是从小小的半导体收音机里得来的。   

  每当说评书的时间,几个人甚至更多人围坐在小小的收音机旁,心无旁骛聆听极富感染力的神奇声音。记得当时《岳飞传》的播听时间是晚上的六点到六点半,只有30分钟。这三十分钟,家家户户的收音机几乎都是调整到一个波段上,收听着是一个人声音。在当时和此前,除了,没有谁更有如此的号召力。相信,此后若干年,也会是绝无仅有的。短短的30分钟,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时光最值得回味之一部分。   

  家里的收音机除了收听天气预报,就是听说评书,其他的内容很少听,且那时的电台内容还没有如今这样丰富多彩,大都是是千篇一律的政治宣传。还有一个原因,现在说起来有点可笑,计划经济,连收音机里的电池也在计划之列,家里减少收听时间,也是为了延长电池的收听时间。   

  ”上回书说到“的每一次开场白令人屏声静气,”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一天的结束语充满着期待和揣测。   

  上学时,几个同学聚到一起,探讨的不是功课里的知识,而是热议评书里的内容。往往是对评书里谁的武功比比谁好,争论的面红耳赤,各说各的理由,就差大打出手。甚至上课时,都有所分心,脑子里回想着评书里的章节。每天晚上的北京的皮肤病治疗医院哪家好六点到六点半对于我们都是一场小小的战斗,六点半是我们晚自习的时间,也是说书的时间,为此经常迟到,受老师的批评,次数多了,老师靠之家长,又受家长责骂。每次收听,可不敢在家里听,吃了晚饭,到了上学时间,家里不敢蹲,装模作样背起书包上那白癜风疾病的并发症有哪些学,躲到谁家收音机声音大的近处偷听,听完了是一路小跑到学校,尽管如此,迟到还是家常便饭,忘记了课堂,忘记了作业,学习成绩也是可想而知了。   

  有时因不可抗拒的原因落下了章节,错过一些内容,真可谓是百爪挠心,食不甘味,心不在焉,个中滋味无法形容。要是放到现在,就不会有那种体验,因为现在可以有多种选择而弥补。   

  听了《岳飞传》、听《杨家将》、听《穆桂英挂帅》、听《包公案》,刘兰芳的评书几乎听了遍,一部都没有落下。有些记忆犹新们,有些却需慢慢回味。杨家将的一门忠烈,是一种爱国力量的支撑。包公的铁面无私,是后世为官清廉的楷模,穆桂英挂帅,大破天门阵,是巾帼不让须眉的渲染。   

  听评书犹如一种精神,时日久了也会上瘾,往往是痴迷而忘我;虽然刘兰芳说评书在我个人看来是最棒的,可能是我最先接触听的,有一种情愫使然,不能说明其他大家的水平就不如刘兰芳。当时说评书的也是各有特点,各有各的绝活和成名作品,经不住诱惑,当时,有说评书的电台,有说评书的段子,谁在说我没有听过的内容,想方设法也是要听上一听。饱耳福的同时,另一种收获就是丰富了自己的人生观,明白了许多做人做事的道理。   

  记得听单田芳的《隋唐演义》是中午,家里中午是不开收音机的。好在老天开眼,我一个本家同学父母在合肥上班,将其丢在家里让奶奶照顾,也在家里的学校上学。奶奶年迈,只管孙子的衣食起居,其他的只要听话就万事大吉了。本家同学和我一样,也是一个评书迷,什么样内容都喜欢,逢评书必听。因为他有绝对的自由,也我是如获至宝,如鱼得水,天天吃过饭,假词去他家做作业,其实是跑到他家里和他一同收听《隋唐演义》。现在将演义里的十八条好汉,也能如数家珍,一个不会错。   

  还有单田芳的《水浒传》里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时常跃然于脑,在记忆里闪现。林冲雪夜上梁山,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醉打蒋门神,武松打虎,流传经年。一百单八将个个身怀绝




歡迎光臨 八方休閒論壇 (https://tw.8fun.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