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方休閒論壇
標題:
向死而生 ynbqiqzb
[打印本頁]
作者:
jqenj
時間:
2016-11-10 04:36
標題:
向死而生 ynbqiqzb
孔子在论语中说:“未知死焉知生。”
清晨,我老远就听到有唢呐在不知疲倦的吹着,心想着哪家又办白事了。拐过弯,走进了一些,张大爷的遗像被高高的挂在唱戏舞台的幕后,我一声哀叹,终于你还是死了啊。
小时候顽皮不谙世事,闭塞的村庄里但凡谁家有老人去世,谁家就要请上戏班唱上一天。而这,也成了我们孩子茶余饭后唯一的消遣,于是终日盼着村口的电线杆上贴上不同的讣告。张大爷年过古稀,身体确实硬朗的很,经常和我们在戏台前一同听戏。有一段时间,村庄里再没有什么讣告,于是我们不知死活的问张大爷:你什么时候死?好长时间没听戏了啊。自然是被张大爷满村庄的追着喊打,而今,我早已过去了爱听戏的年纪,张大爷却无声无息的逝死,只是可惜他再也听不到自己最爱的戏了,这回是他自己的。
我对死亡的最初思考是在一个夏夜,父母早已安歇,妹妹也在近旁呼出轻微的鼾声,我被一泡尿憋醒,解决的时候,我抬头望望浩瀚的夜空。凌晨的夏夜除了聒噪的蟋蟀在低鸣,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遥远的星辰在默默的闪烁,便再没有了其他的声源。望着满天繁星,浩瀚的宇宙使我产生一种渺小的恐惧感,我手忙脚乱的跑回屋中,紧紧的躲在母亲的怀抱,不敢望向窗外一眼。母亲被我的惊扰惊醒,问我怎么了,我清楚的记得,当时我泪眼婆娑的看着睡眼惺忪的母亲,问到:“我会死吗?”母亲被我莫名奇妙的问题问的不知所以,紧接着,我又问:“你会死吗?”母亲一脸诧异地哄我睡觉,不允许我再胡思乱想。我想起了死去的姥爷,更加确信人固有一死的真实不可逆性,用被子捂住头,不住的啜泣。
等到稍稍长大,知道了司马迁所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时,我只记住“人固有一死”,于是长久以来,人会死成了我的心病所在。
似乎在我很小的时候,大人们就有一种近乎偏执的“死亡禁忌”,他们不允许我轻易的说出死亡二字,甚至是电话号码,车牌号,门牌号码刻意回避着带“四”的字眼。等到有人死去,关系疏远的便要称作古,关系亲近的便要称送终,大家心有灵犀的回避着“死”这个不祥的字眼。可是毕竟生命有限,人生苦短,可以的逃避真的可以让死亡把脚步放缓?不思考不意味着死亡不会来到,等到真的到了火烧眉毛的那一天,你难道要央求死神:呀,我从来没有考虑过死亡的问题啊,你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等等来,让我好好的想想这个问题吧。
列夫托尔斯泰在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就讲诉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名名叫伊凡·伊里奇的小文官终其一生庸庸碌碌,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直到有一天他病了,不得不住院。医生,家人,亲戚朋友都告诉他:“你会好起来的”云云,起初他自己也已经完全相信旁人的这一番说辞。直到有一天他终于发现自己的状况越来越糟,马上他感觉到,死亡也许正在向自己靠近,它并不会因为旁人的慰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藉而有丝毫怠慢。长久以来大家都在以逃避死亡的方式回避它,以此妄想它晚一些时候到来。等到他真真正正发现问题的严重性时,他才开始考虑如果让我再来一遍,我会不会还是这样碌碌无为的度过余生?
这样的例子在医院几乎是一抓一大把,我不否认亲朋好友包括医生是出于好心,以防止心里极度脆弱的人产生轻生的念头,但是你仔细想一想,从某种意义来说,逃避对死亡的思考就是逃避对生存意义的探索。你极力的规避人生有限的自然规律,转而用人生无限存在的谬误去麻痹自己的内心,这本身就是一种亵渎。老人学习某样东西或是完成某样心愿还要考虑自己所生的时间是否充裕,年轻人就不会有这种顾虑,反正我的人生还很长,反正生命之于我的时间还很充裕。但是真的是这样吗?生命是有限的啊,时间也是有限的啊。先人说“人终有一死”也并不是空口无凭,而且只此一生,绝无下辈子的可能。一旦确定这一点无可否认的存在,就好像头顶始终悬着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如何使自己的人生有意义就成了一生都需要探索的终极问题。
海德格尔在他的《存在与时间里面》从最客观的角度分析了死亡的本意:“死是人之最本己的,无所关联的,确知而不确定,超不过的可能性。”他把死亡理解为可能性,当所有的可能性都已经失效,死亡这种可能性就成了你生来确定的可能。下一秒,你可能遇上一个天大的机遇成为世界首富,也可能落魄的衣不遮体,但你注定是要死的,这是确定不可更改的。鲁迅先生在一篇很短小的小说里讲述了这么一个故事:有一户人家生了一个大胖小子,喝满月酒,过来一个亲戚朋友说:“这孩子长得天庭饱满将来一定做大官!”主人很高兴,敬他一杯酒。又进来一个说:“这孩子很富态,将来一定会发财啊!”第三次进来一个傻子,说:“这孩子以后一定会死!”结果遭来一顿拳打脚踢,被哄了出来。其实你仔细想一想,这三个人唯独傻子说了实话。他能否当官发财尚且存在变数,但他一定会死却是板上钉钉的不可狡辩的事实。
当经历了这一切的变故,我最终承认了死亡是人生的最终归宿,就来到了更深一层的探索,这就是向死而生。
中国古代有很多成语来佐证这一观点,诸如釜底抽薪,置之死地而后生。你不要想等我老了,等我七八十岁走不动路了再来后悔,我这一辈子怎么这么窝囊啊,如果重来我一定怎么怎么,朋友,这世上没有后悔药的。你现在就可以去想去做,不要投鼠忌器,哎呀,万一有风险怎么办?万一保不齐还没有现状好怎么办?自此庸庸碌碌。2016毕业季在即,各大新闻报端我看到的是不止一人因为就业压力大选择来逃避,除了唏嘘之外,我不禁感慨,你说你连死都不怕你怕困难?人终究要死的,有什么是比死还要更可怕的吗?为什么不把浪费在唉叹人生苦短的时间用在创造人生价值上去呢?正因为我们能更加客观的去面对死亡,解析死亡,所以我们更加理解当下的意义。既然死亡是确定的可能,为什么不愿意花费更多的精力去探寻死亡之外更多的可能呢?是权倾朝野的高官也好,是首屈一指的富豪也白癜风早期症状好,亦或是不名一文的普通人也罢,最终的归宿也不过是不同地方的一堆坟冢,既然知道结局一样,为什么不好好把握当下,创造不悔的人生?
你我只有这唯一的一次机会,怎样把它过得轰轰烈烈,让自己不枉此生,才是生而为人的最终意义所在。至于你把银行编辑评语亲爱的作者,欢迎进入红袖投稿,希望以后注意:段首请空两格,已帮您排版好。最好一次性就排版好,多次修改,后台短时间内不显示。可自行百度“自动排版工具”,将正文在排版工具中排好后再复制粘贴到红袖的文本框里。 期待佳作。(编辑留)
歡迎光臨 八方休閒論壇 (https://tw.8fun.net/bbs/)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