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14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大学生就业问题实在堪忧

1091

主題

1091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pjisq 發表於 2017-1-5 23:27:3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从1999年大学扩招以来,近些年来大学生多如牛毛,俯拾即是,不论是重本、一本,还是二本、三本、高职,所有大学生面临严峻的就业形势,都站在了同一条起跑线上,就业之难成了目前国家社会中最突出最棘手的问题。   

  就拿我身边熟悉的几位大学生为例来说说就业困难的实际问题吧。   

  北京科技大学毕业且取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的甲同学,学习的专业是热门的游戏程序开发,在北京比较顺利地找到了一份工作。甲在一家大型上市公司专门搞科研,开发游戏程序,月工资11000元,相比较家乡所在地公职人员平均两三千元的工资,可以说是个天文数字了。然而,甲在北京没有房子,和同学合租一八十平米的两室一厅的房间,月租五千北京专门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元,两人平均分担。甲每月负担2500元房租,单位每月替甲缴纳三金和保险,要扣除4000元,甲吃饭、买衣服及坐车等零用钱至少需要2000元,每月11000元的工资扣除这些必需费用,最多只余3000元。甲同学每月省吃俭用,一年最多能积攒36000元,还不够买北京一平米房子的钱数。父母让专治白癜风偏方甲回家乡就近就业,可一旦回到家乡甲可能会英雄无用武之地,本地就业压力更大,甲只能暂时选择北漂,成家立业的事情暂不纳入人生规划的范围。   

  乙同学高中时曾是班里的佼佼者,大学毕业后,工作签到了哈尔滨某家生物科技研发的大公司,月工资6000元,在哈尔滨算不错的了。独生子女的乙工作了两年,父母因为乙远离数万公里外的家乡而硬把乙叫回了本县报考公务员。乙参加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全市第一,面试却排名第三,被淘汰。乙又报考非专业的金融、林业等系统招考,结果由于专业不对口,复习艰难名落孙山,目前仍候在家中复习,等待招考机会。   

  丙同学本省重本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参加多次公务员笔试面试选拔,都未考中,参加其他非专业招聘选拔考试因专业不对口又不允许参考,丙折腾了三年,仍未就业。当地的政策是历年毕业的大学生,若三年内还未就业,就不再拥有参加招考的资格。丙同学万般无奈,找了个包工头的女儿结婚,包工头岳父利用包工程和县级领导的关系,给女婿谋了一份乡政府公务员的工作,还给丙和女儿送了一套新房子居住,丙的人生才白癜风复发怎么治疗算有了转机。   

  丁同学和戊同学高中时曾都在本县的尖子班里就读,丁同学高考凭借音乐特长考上了本省一所二本师范院校,戊同学也考上了本省一所二本理工学院。丁同学打点行李去上学了,戊同学不甘心上二本学院,高三又复读一年,第二年考进本省著名的一本师范学院。丁同学毕业后,恰逢家乡县城教师稀缺,全部包分配,丁顺利参加工作了。戊一本毕业后,本县教师基本满员,不招考教师,戊不得不参加各类考试,后来报考乡村三支一扶,分配至丁就业的学校临时担任工作。丁工作稳定,利用业余时间还办了器乐班辅导学生乐器挣外快,丁很快就买房子、娶妻生子了,接着又买了车,日子过得云生水起,颇为幸福美满。戊还没有稳定的工作,正在拼命地复习,上赶着一轮又一轮地考试,被各单位挑拣着,淘汰着,前途渺茫。   

  大批的莘莘学子,大学毕业后,负债累累,既要担负上学的债务,又要自我谋生,和未读满九年义务教育的孩子没有什么门槛区别地出着苦力,四处奔走挣扎着,流浪于城市和乡村间,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就业艰难,前途未卜,一片渺茫。   

  这些年大学扩招把老百姓口袋里的钱全都掏空了,许多人为了供养大学生耗资巨多,背负着沉重的债务。儿女们好不容易熬成了大学生,却如同浮萍般多方漂浮不定,没有什么稳定的生活来源,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相比较那些有权势、有背景关系者,老百姓依然是最基层最可怜的人,普通百姓的孩子全凭自个努力在拼命挣扎,多数大学生发觉高等学府白上了,徒费了父母的血汗钱,博得了一场空,高不成低不就,居无定所,无所适从。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