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23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药品降价缘何这样难

6851

主題

6851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不离不弃つ 發表於 2017-1-8 21:03: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药价虚高,始终是横亘在医改途中的一块顽石。4月6日,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明确表示:“医改已经进入深水区,必须采取措施,攻克难关,要把‘药价’作为突破口。”但想让药价降下来却不那么容易。有资料显示,自1996年以来北京中科华北中医医院专家微博是多少号,国家对药品进行了32次强制降价。但民众却没有感觉到药品价格降了。   

  用“混乱”这个词来形容如今的药品市场并不为过。单价格,就让人看了眼花缭乱。有成本价、底价、出厂价、开票价、实际结算价、批发价、中标价、最高零售价、实际零售价等等。药品从出厂到患者手中,要经过多少次加价,没有人说得清。虽说我国药品早就采用了市场定价机制。但一些具有所谓的质量、疗效、技术创新等优势的药品,可以申请“单独定价”、“专利定价”。获得“单独定价”资格的企业,其定价可以比其他厂家的同类产品高出几倍,乃至十几倍。发改委是具有“单独定价”、“专利定价”资格认定权的唯一国家机构。有权就有腐败!前不久爆出的前发改委官员郭剑英,“凭借发改委价格司政策法规处处长,及价格司副巡视员的便利身份,基于药品定价权,涉嫌收受贿赂1064万元。”的案件,揭开了药价虚高的又一道黑幕。   

  为堵住这一漏洞,国家推出了政府集中采购的药品制度。但按下了葫芦氽起了瓢,“卫计委”这扇能左右药价的门随之开启。按政策规定,在药品中,企业必须先在卫计委中标后,其产品才能进入采购目录。有业内人士通过对安徽、河南和重庆三地15区县基本药物的数据统计发现,“卫计委”中标价大大高于市场批发价。国家推出药品制度的本意是,希望通过政府统一采购,堵住的漏洞。然而堵了一扇窗,却又开了一道门。以前是发改委垄断了定价权,现在是卫计委垄断了权!   

  业界认为,对药品定价最有发言权的应该是医院,而不是发改委或卫计委。按照法律规定,药品主体是春季白癜风的护理常识医疗机构、后购买药品的也是医疗机构,这一切均与政府无关。卫计委,于法无据。于是一项新的药品定价机制——“二次议价”出台。何为“二次议价”?就是在卫计委中胜出的药企,其药品进入医院时,还要进行“二次议价”。也就是说:医院可以在价的基础上,再进行一次砍价。表面上看,“二次议价”是对卫计委垄断药品的遏制,但这对药品降价却起不到实质作用。反而让药企又要多拜一尊医院的菩萨。一些药商说:现在地方权力部门的“胃口”越来越大,企业除了要给权力部门上供,还得供养医院,医生。   

  从发改委垄断定价权,到卫计委垄断权,再到赋予医疗机构“二次议价”权,国家在药价改革上可算是费尽了心机。但却始终没有能让药价降下来。一些学者说:目前医改的现状犹如“九龙治水”,采购,属卫计委主管;医保控费则是由人社部决定;药品生产经营监管,属药监局负责;流通领域则由商务部主管。至于药价,“现在各部委并没有进行联动,而是各自为战。”所谓“雁过拔毛”,大家想的不是让药品降价,而是在药品价格战中分一杯羹。   

  去年10月,国家又推出了药品价格谈判机制。卫计委药政司司长郑宏说脸上长白斑有没有偏方:这是一项体现国家意志和决心的惠民工程,有利于合理降低专利药品和独家生产药品的价格,减轻医药费用负担,提高药品可及性和可负担性。近日,卫计委公布了首批国家药品价格谈判结果,有三家药企的专利药完成“降价”。花了半年时间却只有3家企业同意降价,想让药品降价真的很难!清华大学医疗管理研究中心研究员曹健认为,医改依靠单项的改革,根本无法触动核心领域的利益。   

  人们看到,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先提到了要“协调推进医疗、医保、医药联动改革”。希望此举,能对医疗改革起到实质性的推动作用。   

  2016.7.4.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