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723|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奧會模式 兩岸各說各話

4

主題

400

帖子

4512

積分

管理員

Rank: 9Rank: 9Rank: 9

積分
4512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Admin 發表於 2007-9-12 20:21:1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1982年台北舉行世界女壘賽,這是中華奧會和國際奧會簽訂「奧會模式」後,第一項大型國際賽,政府特別撥款兩千萬元贊助比賽,現場滿坑滿谷人潮,是女壘賽有史最熱鬧,規模最大一次。

中華奧會和中華壘球協會精心設計整個賽會,一切依照「奧會模式」進行,中華隊第一次穿起「Chinese Taipei」球衣出賽,球場四週看台和附近敦化南北路、南京東路,到處是國旗,明確表明「奧會模式」範疇僅限於比賽場上,觀眾席及週邊地區,並不在限制內。

但這次彰顯「奧會模式」動作,並未在國際得到正面反應,一些在島外舉行的比賽,為了觀眾席上出現中華民國國旗糾紛不斷。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在桌球賽場,幾位台灣留學生帶國旗進場加油,結果被警方拘捕,美國所持理由,不是「奧會模式」,而是依據比賽門票上一項規定,「觀眾不得攜帶非國際奧會認可的旗幟進場展現」。

當初「奧會模式」簽訂,文字上只說明「比賽場」,觀眾席變成灰色地帶,並未明訂在條約中,於是中國和台灣各自解讀,一方說觀眾席應屬比賽內,一方堅持觀眾行為,主辦單位無管轄權,不屬比賽場內,結果「奧會模式」廿多年了,到現在還是各說各話。

不過,中國在強大體育實力下,國際體育組織和主辦國不得不買帳,紛紛效法美國作法,在入場券印上限制性文字,取得法律立場。另一方面,台灣體育界,在國際地位薄弱,主事者息事態度濃,默默不出聲,事情變得「順理成章」了。

國際奧會當初和中華奧會簽訂「奧會模式」,是基於訴訟壓力,尋求解套的產物,而中華奧會在面臨被開除會籍風險下,只有被迫接受,兩方對內容,細節都不願談太深,留下現在尾巴。

北京奧運在中國土地舉行,中國肯定會大作「奧會模式」文章,台灣為聖火傳遞問題,一直堅持「尊嚴」不可欺,但路線已經國際奧會認可,當初自己也認同,現在不可能變更,對台灣處境不利。

國際奧會已要求兩岸對此問題自行協商,中國也放出一點善意,把台灣說為「境外」路線的一站,給台灣一點面子,但裡子又是如何,恐怕不是那麼單純。

澳洲國際奧會委員在這事上已說,如台灣不接受聖火傳遞,應開除會籍,這種情況不能說不可能,以中國體育實力,又是主辦國,今日他們同意將中文稱呼改為「中華台北」等舉措,有做給國際奧會看的味道,台灣執政黨在處理這事已騎虎難下,如何解套不傷害運動員權益,不被國際認定「玩政治」,真得大傷腦筋。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