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58|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易中天与说书艺人

6851

主題

6851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不离不弃つ 發表於 2016-11-1 00:21:34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一个讲坛——《百家讲坛》,一本书——《品三国》,让一个人——易中天“红”遍了大江南北。   

  于是乎,白癫风医院讲解冬季有效的预防粉丝,网络,电视台,沸沸扬扬;茶馆,街摊,办公室,议论纷纷;售书,做客,作演讲,忙忙碌碌;真是好不热闹!   

  耳闻目睹着这一切,我不仅想起了少年的时候在家乡的农村里赶庙会时遇到的说书艺人。   

  那时候农村的庙会是很盛行的。庙会上常常有一些说书艺人在庙会上摆摊说书。中间摆了一张桌子——桌子上放个小鼓和一个大的金属盘子,桌旁坐着说书人——一手拿着扇子,一手不时的敲打着桌上的小鼓——在摇头晃脑的说书;周围是围了一群无所事事闲来无聊的听书人,或站的、或蹲的、或坐的,聚精会神的听着段子,每到“精彩”之处,人们便发出一阵的喝彩和哄笑。一段书说下来,说书艺人便拿上早已准备好的盘子向周围的听书人讨钱,于是,几分的,几角的,多的还有一两块的便落到了盘中……   

  仔细思考一番,却发现易中天与说书艺人竟是有着许多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之处一:语言形式上的相似——调侃、庸俗。   

  那些说书艺人,为了吸引观众,引起观众兴趣,常常在说书的段子中搀杂一些调侃、庸俗的语言,以增加人们的笑意。这些调侃庸庸俗的语言常常是构成那些引起人们喝彩和哄笑的“精彩”“精妙”之处。说书艺人之所以这样做,不外乎是为了迎合一些具有低级趣味爱好的人们的“口味”,要在段子中给人们增加点引起发笑的“佐料”,以达到“哗众取宠”的目的而已。  什么医院能治疗白癜风呀  

  易中天的《品三国》,无疑是继承并发扬了说书艺人的这一做法。在易中天的《品三国》中,这种引起人们“哄笑”和“喝彩”的调侃庸俗的“佐料”比比皆是。比如,“按照《三国志》的说法,刘备和关羽、张飞,是‘寝则同床,恩若兄弟’的。关羽和张飞,对刘备则名为事之如兄,实际事之如君。可见维系三人友谊的,就是英雄之义。只不过我们不知道,这三个人‘寝则同床’时,他们的太太在哪里?”“司马懿自己打马上前,大为惊诧,说牛鼻子老道搞什么搞?城门大开,他开Party啊。于是撤军。”“这个时候的曹因为刚刚出道,二十岁还不太懂得官场,是个生瓜蛋子。以为他当了一个副县级的公安局长就怎么了不起了,他放出话来谁敢违令格杀勿论,结果蹇图这个大尾巴狼撞上来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只好硬着头皮把他打死。”“袁绍拿着玉玺——可能是它自制的——对曹说:‘哥们儿,干吧’……”“这个事情在我们今天也稀松平常啦,小两口一吵架,老婆跑回娘家去了,那还不是老公最后赔个笑脸,说点好话,就把老婆接回来了。”等等诸如此类,多的不胜枚举。甚至一些有关人士认为这种做法恰恰是引起许多人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易中天的招牌是他的俏皮话,简直是在讲座里呼呼地往外冒。”(选自《易中天评“三国”乱舞春秋》)。易中天之所以如此,我看其目的和说书艺人的目的完全无异。   

  相似之处二:对待历史事实的态度——大话、演义。   

  说书艺人在书段子里随意发挥,信口雌黄,大话演义历史事实那是非常拿手的事。而且常常把一些子虚乌有的事说的是活灵活现,使一些缺乏历史知识的人对这些事是“深信不疑”。象《隋唐演义》中“程咬金三斧子定瓦岗”“程咬金拜大旗做混世魔王”等等。在我们家乡的父老中几乎是人人皆知,而且人们都毫无怀疑的认为这些就是历史的真实故事。这都是那些说书艺人大话演义历史事实“惹”的祸。就连《三国演义》来讲,是“七分历史三分演义”,其中“三分演义”也大都是说书艺人的“功劳”。(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题材本来就源自民间评书,是罗贯中先生根据民间的评书内容整理而成。)   

  在易中天的《品三国》中,也有这样的现象。   

  比如,《三国演义》中具有广泛影响的精彩故事空城计的“发明权”的归属问题:   

  易中天认为曹:“在《三国演义》里被诸葛亮抢走了‘空城计’的‘发明权’”,空城计其实“发生在曹身上”,罗贯中在《三国演义》里说空城计是诸葛亮做的那是“恶搞”。   

  易中天先生所说曹版空城计,见于《三国志。武帝纪》兴平二年注引《魏书》,原文如下:“兵皆出取麦,在者不能千人,屯营不固。太祖乃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屯西有大堤,其南树木幽深。布疑有伏,乃相谓曰:‘曹多嚼,误入腹中。’引军屯南十余里。”本文不想探讨以上记载的真伪,而想讨论的是,《魏书》的这一记载能否说明曹是使用了空城计。中国古代兵书《三十六计》第三十二计《空城计》云:“虚者虚之,疑中生疑。”“虚而示虚”。(空虚的让它空虚,使人在疑惑中更加疑惑。空虚的就显示空虚。)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处于弱势的一方面遇到强大的敌人时,故意显示其虚弱,令敌人产生疑惑而迟疑不前,怕中埋伏而自动撤离。是不是空城计,“虚而示虚”是关键。易中天先生也认为,“‘空城计’最基本的要素和内核,那就是公开示弱示虚,让对方不知深浅不知虚实,进而因生疑而不敢进攻甚至撤退。”(《大江东去》)曹面对强敌,所采取的措施是“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即组织城中妇女到城墙上守陴(城上女墙,上有孔穴,可以窥外),部署全城所有兵力准备抵御敌人。在遇到敌人围城时,战士守陴是执行战斗任务,曹让妇女守陴就是让她们伪装士兵,向敌人,这哪里是示弱,分明是虚张声势,想把敌人吓跑。他也没有打开四门,实行净街,示以空城,让敌人疑惑。而是组织兵力,加强战备,准备抵抗。这些都不符合空城计的要素和内核。再说,吕布之撤退,所怀疑的是树林中有伏兵,与曹在城中的措施也没有关系。   

  易中天先生为了说明是曹发明的空城计,竟然把“令妇人守陴,悉兵拒之”这种战备状态和紧张气氛,说成是轻松欢快的气氛。他说:“曹和吕布作战的时候,有一次曹的军队出城收麦子去了,突然吕布的军队开了过来。曹情急之下,把他的随军家属全部都弄到城墙上去站岗,等吕布开过来一看,满城都是莺歌燕舞,姣声嗲气。再一看呢,城外面有一个树林子,深不可测,吕布想曹这个贼,狡猾狡猾的,肯定是把埋伏买在树林子里面了,撤!(《大江东去》)即使按易中天先生的讲解,我们也看不出有空城计的影子。莺歌燕舞,姣声嗲气,能说明是空城吗?何况“令妇人守陴”并没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