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我坐在电脑前,静静地畅想。刚刚在关窗户的时候随意看了眼天空中那只明亮的圆月,蓦然想到一个月前那个月圆之夜的此时,我与好几千人在距离发射塔架几公里的地方等待天宫2号升空,身上还穿衬衣。仅仅一个月后,天气已经变冷,暖气因为神舟11号发射任务的原因比往年早了好几天开始低温运行,菜地已经被霜打过茄子辣椒西红柿等都已经拉秧。这么快就过了一个月,这么快就是又一个月圆之夜,这么快就要再次见证载人航天发射的壮丽时刻,内心若真像说的这样平静淡然,那当然是不可能的。
国庆去了趟成都,去的时候就预定好了回来的时间,这个时间当然是傍着神舟11号发射前几天的日子定的。在东风航天城工作几十年了,耳边听的、眼里看的、工作做的全是围绕航天发射任务的事情,按说对于发射试验这种事情应当平静如水、水里连个涟漪也不会有了,然而很奇怪,本来想着没什么、不用再看、不用太多关注的,但是每到试验任务的最后时候,临发射之前,那种心、关心、想看着神舟扶摇直上的心愿又马上回到身上,不能自己。或许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那种“情结”吧。这是每个人都有的,对于自己所在地方发生的重大事件、对于自己为之奋斗献身过的事业,随着沉浸期间时间越久、离开距离越远而越加感念。似乎这又符合近来流行的那句“不忘初心”的话了。事实上,人们很难忘记初心。微信QQ里有大批曾经在东风航天城生活工作过的朋友们,他们在网络上的言语,所发的图文,显然比我这个仍然生活在这里的人更加集中在对航天城的关注上。无论这里发生的大小事情,譬如那个区域拆建什么药治疗白癜风北京最权威治疗白癜风医院了、什么地方新建建筑了等等,都能在他们那里引起强烈反响;但凡提到航天城的变化,他们的共鸣与合声都非常大。过去只想他们喜欢凑热闹,无所事事在找兴奋点,而今明白,这是任何一个人都在记忆深处为当初走过的路留下的回味空间,而这种回味是唯一的,没有什么可以替代。
据说莫言先生在前不久参加敦煌文博会期间讲,嘉峪关的空气可以卖钱;如果他来到东风航天城是不是还会感叹东风的阳光空气更加值钱?尤其是今年深秋的这些日子,秋光融融,弱水潺潺,胡杨灿烂,天空蓝蓝,空气温润,西风淡淡,真不好说是天给了神舟再次飞翔的好环境,还是神舟11号选择了这么好的天气。有些时候你不得不相信任何事物都相互联系而又相互借力、相互映衬而又相互依偎,或者说是任何事物都有它的“运道”。载人航天发射场当然有它的“运道”--它随着中国国运昌盛应运而生,它在中国道路、中国制度、中国理论和中国文化的达道上前行。刚在央视一套看大型记录片《长征》最后两集,最后一集的标题是“永远的长征”,其中一段是东风航天城1958年初创时的镜头,里边还有我认识的老红军的身影,解说中说载人航天精神是长征精神的继续与传承,对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在东风航天城中心广场的建筑上耸立着16个红色大字,这就是“东风精神”,东风精神是航天精神的基础,因为东风航天城是中国第一个导弹卫星发射场。我参与过单位基本历史的整理,对“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科学求实、开拓进取”的内涵与外延有更多认识与理解。现在,多数人只看到神箭、神舟、天宫威风八面,只看到今天的航天城干净整洁环境美丽,很少有人知道当年开创者立下“死在戈壁滩、埋在青山头”誓言时的条件与环境,很少有人知道,即便是我刚走进航天城的1970年代后期,官兵还穿打补丁的衣服、冬天只有白菜土豆萝卜、冬天零下30度左右官兵来往点号与生活区还坐着卡车,气候极其恶劣,一年中秋到初夏的一多半时间几乎每天都在沙尘中……应当说,现在我们看到的辉煌,无不建立在曾经的艰苦奋斗之上,无不建立在无数怀抱青春理想的青年接续奋斗之中,无不建立在那些苍老者的坚守之中,无不建立在国家的不断强大之上。如果谁忽略了这些,谁就并没真正看懂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
当然,一眼想看懂一个走过60年的事业不是件容易的事。更多人也没必要把喜欢的事情全部弄得明明白白,这是因为,当今世界,令我们喜欢的事情太多了。我们只要知道,国家兴旺,是一步步奋斗而来的就完全可以了。今天晚上,喜欢航天的人,应当走一回航天城的街道,感受一下发射前那种特别的宁静所带给人的心灵感触与震撼,感受一下表面上“若无其事”的航天城内部涌动的严肃紧张、惊心动魄。
其实今天好些人还真是像我说的这样,早早地就走进胡杨林里、走进弱水边儿上,走到阳光灿烂中、走到晚霞照耀中了。他们用照片“秀”着对航天城的热爱、对神舟11号成功飞行的期待和生活在航天城这片光荣土地上的自豪。熟识的军中女杰用诗叙述胡杨“我特意晚了几天/穿这上件金色礼服/为的就是/即使在遥远的太空/你也能我把深深地记住”,别说,诗人就是诗人,她用胡杨的话,表达了对明天神舟11号飞行圆白癜风怎么引起的满成功的信心,又实在地写出了今年不一样的风景。往年,胡杨的金黄橘红保持到十三四号已经不错,今年远远超出了过去的“保鲜期”,真像她讲的那样,似乎是专门为明天发射成功的航天员到太空中认出出发地而准备的。天公作美,天佑航天,不信也不行。
距离明天早晨7点30分钟发射越来越近,神舟11号已经进入负8小时准备状态。我不知道航天员景海鹏、陈冬是否已经睡下,我知道参与发射的所有工作者身上的螺栓正在逐渐上紧,他们又要渡过一个不眠之夜,迎来明天早晨那一声巨响。此时,月儿更圆更亮,它似乎是要多一点为发射塔架上静静矗立的神箭神舟照亮,它似乎是想陪着航天员好好睡一个晚上。它照在胡杨叶儿上,细细辨认它们白天的金黄;它照在粼粼闪光的弱水上,敛住气息倾听它们讨论的思想;它洒在绒绒的芦苇穗上,看它在轻风里摇头晃脑地吟唱;它把航天城完全融入银色光芒中,它在为中国航天事业的飞跃发展增光……
噢,该休息了,明天还得早起,赶上最后一列开往发射场的班列去观看那一壮观的瞬间,虽然我已经看了好多次,但是我仍然愿意每次都能走到神舟飞船升腾的地方,为它喝彩,为它助威,亲眼看它带着所有人的期待,进入浩渺空间……
2016年10月16日编辑评语亲爱的作者,欢迎进入红袖投稿,希望以后注意:段首请空两格,已帮您排版好。最好一次性就排版好,多次修改,后台短时间内不显示。可自行百度“自动排版工具”,将正文在排版工具中排好后再复制粘贴到红袖的文本框里。 期待佳作。(编辑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