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145|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特殊的历史背景,特殊的宣传手段

6844

主題

6844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qzjbe 發表於 2016-11-22 22:53:56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论文摘要】“文”字邮票诞生于“文革”时期,在政治气候下,怎么预防白癜风形成了独有的时代风格,拥有特殊的宣传作用、政治意义及社会影响。“文”字邮票的设计、版式及发行与政治环境紧密相关,其舆论宣传、领袖崇拜、特殊年代等特殊因素,注定了其在邮政史上的特殊地位。它的文物特征和官方特征,也对集治白癜风有什么偏方邮活动产生了深远影响。   

  【主题词】中国人民邮政“文”字邮票发行意义影响   

     

  在新中国邮政史上,“中国人民邮政”的铭记使用长达42年,从1991年底发行的邮品起,才正式被“中国邮政”和国名英文“CHINA”所代替。42年来,“中国人民邮政”以其积极姿态忠实地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服从服务于国家社会发展大局,为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推进现代通讯发展做出了不懈努力,成就彪炳史册。然而,当我们审视42年来的中国邮票时,你会发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文”字邮票特殊的版式显得格外引人注目。在那个特殊的历史背景条件下,使用邮票这一特殊的宣传手段,中国人民邮政“文”字邮票在当时具有特殊的宣传作用、政治意义及社会影响。正是由于这些特殊原因,注定“文”字邮票在中国邮政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   

  一、“文”字邮票的由来、版式及发行   

  从1967年4月20日发行邮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万岁》到1970年1月21日《革命青年的榜样》,“文”字邮票共计19套80枚。这一时段正值白癜风能够治好的办法大鸣大放社会动乱的“文化大革命”时期,纪念与特种邮票上的志号统统被取消。所发行的邮票在“文革”政治气候的影响下,宣传思想集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时代风格。   

  “文革”开始后,国内政治环境积极激进,应广大群众的强烈要求,1966年9月开始设计《语录》邮票。28日,邮票发行局报送《关于拟发行“语录”邮票的请示》,邮票共4图,均为语录。邮政总局审核后报邮电部党委,邮电部党委经讨论后决定“暂缓办理”。11月18日,邮票发行局再次上报,邮票共5图,增加的是在城楼接见红卫兵的肖像。20日,邮电部党委上报中央工交政治部,抄报中宣部。中央工交政治部复文同意,并建议增加3条语录。12月6日,邮治疗白癜风哪家医院比较好电部党委根据中央工交政治部的要求,将8幅邮票图案送中央文革小组审定,但中央文革小组要求报送中宣部审核。17日,邮电部党委上报中宣部,28日邮票发行局接到中宣部同意的回复。1967年1月13日,邮票发行局向北京邮票厂订印《万岁》邮票,全套8图。北京邮票厂工人提出要增加与当前“文革”运动相关的最新语录,经设计室与厂方研究决定增加3种语录邮票。因为增加了邮票内容,3月6日,邮电部党委再次上报中宣部,但此时中宣部已瘫痪,无法审批。15日,邮电部党委上报中央文革小组。至28日,中央文革小组办事组才在催函上批“可以”两字。   

  1967年3月31日,邮电部发出《关于取消纪、特邮票编印志号的通知》,不在纪、特邮票上标注志号,而是“将编号印在邮票的大包封条上,除统一编号外,并标明这套邮票的枚数及这枚邮票是第几枚”。还规定在大张邮票的左下角边纸上印该枚邮票的顺序号,并要求“上述编号在邮票发行通知内仍按以往办法注明”。   

  文1的第2-6图连票边框的颜色为金色,其实,第7-11图连票边框的颜色原计划也是金色,但是印刷完前5图时却发现金墨不够用,只好将后5图的边框改为红色,这种仓促形成的两种版式,也折射出了“文革”时期的混乱和无序。北京邮票厂群众组织提出“用毛泽东思想占领邮票阵地”的口号,邮票上的铭记也要由印刷字体改为毛泽东手书字体。于是,邮票铭记也由传统延用的印刷体改为了毛泽东手书字体,这是由邮票设计室刘硕仁利用毛泽东在几处的题词、题字中选取的。“中国”选自《中国青年报》报头(另说选自《中国青年》杂志),“人民邮”选自毛泽东1948年12月题写的“人民邮电”周报报头,“政”则选自毛泽东于1949年7月为《新中国妇女》杂志创刊号题词:“团结起来,参加生产和政治活动,改善妇女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中的“政”字。但是,手书字体只在文1至13(除文3)中使用,从文14开始,就又改回了原来的印刷体。在已经发行的“文”字邮票中,特有的手书字体铭记只用在12套59枚邮票上。当然,在被撤销的1968年11月25日计划发行的原编号文14《全国山河一片红》和1968年9月因故未发行的《给日本工人题词》等邮票,同样采用的是手书字体铭记。   

  当年新华社新闻称这套邮票是为“庆祝北京市革命委员会成立”而发行的,其实这并不是文1发行的初衷。文1原计划1967年5月1日发行。4月19日上午,北京邮票厂的工人向邮票发行局领导提出,次日北京革命委员会成立,是大喜事,文1应该在这天发行。邮票发行局电话报邮政总局,又请示部里批准,将这套邮票的发行时间改为1967年4月20日。新华社消息说明发行文1是“造反”的产物:“这套邮票在设计过程中,曾受到党内一小撮走资本主义道路当权派的百般刁难和阻挠。他们利用职权,一会儿说:‘政治色彩太浓,不能发行。’一会儿说:‘这种邮票外国人看不懂,暂缓办理。’总之,他们制造种种借口,目的是一个,就是不准毛泽东思想占领邮票阵地。相反地,长期以来。他们却在邮票的画面上大搞帝王将相,才子佳人,花鸟鱼虫等等,根本不突出无产阶级政治。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展以来,邮票发行局的革命职工起来造了他们的反,和北京邮票厂的革命工人结合起来,冲破重重障碍,终于成功地设计出了这套闪烁着毛泽东思想灿烂光辉的纪念邮票。”   

  文2《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万岁》邮票的设计发行同样也经历了曲折的过程。“文革”刚爆发时,夏中东是北京邮票厂的制版工人。当时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中,普通工人就是工人阶级的一分子,而工农兵是“文化大革命”的“主力军”,他们的言行举止都受到极大的重视,任何人都害怕落一个“反对工人阶级”的罪名。在文1邮票准备印刷时,有工人提出应该增加与“当前文化大革命有关的语录”时,邮票发行局立刻照办,丝毫不敢怠慢。文革初期全国处于一种编辑评语     集邮论文,就中国人民邮政“文”字邮票的发行、意义及影响探析做了详细探讨,请集邮人士阅读。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