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137|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读宋有荣词:《采桑子·河西行》

6844

主題

6844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qzjbe 發表於 2016-12-22 11:35:4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丙申初夏,省教院的几位老学结伴而行,从兰州出发,驾车去河西五市,看望三十年未见面的老同学,顺路浏览了河西走廊旅游景观。幼君同学在微信上转发了宋有荣老同学在途中所填新词:采桑子.河西行,再三拜读,感悟良多,启迪颇深。采桑子,词牌名,又称罗敷媚、丑奴儿,双调四十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该词原文:“河西走廊风景异,雄关千年。卧佛千年,一副色相世代传。三十年前聚雁滩,同窗情缘。朋友情缘,各历沧桑话如泉。”   

  宋词上阕首句“河西走廊风景异”,借用了宋范仲淹词《渔家傲》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写法,相同的地理环境—塞外风光,自然是点睛之笔,恰到好处。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敏锐地抓住了河西走廊的特征,起句开门见山地的直陈河西行的独特感受,使人联想到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河西风光:“北风吹地北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河西走廊的诗意画面,古朴而苍凉,浑厚而悠远,天高而路长,形成了独特的意境美。“风景异”三字为虚写,引人展开遐想的翅膀,让读者借用各自的知识积累和历史印象,给予充分的空间,尽情的驰骋想象。   

  第二句实写,用“雄关千年”四字,抓住河西走廊之名片,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并用“千年”来形容其历史久远。嘉峪关,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西端的第一重关,也是古代“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成为万里长城沿线最为壮观的关城。所以,这里是千里河西的必游景点。站在嘉峪关城楼上举目远望,看到的是“秦时明月汉时关”,想到的是“万里征战人未还”。时空凝固在几千年以前。在你清楚地听到古人呼吸的同时,你的脑海中,会随着眼前的景物浮现出大量边塞诗人留下的大量动人心魄的、千古绝唱的诗篇:“羌笛何须怨杨柳,春分不度玉门关”,“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绝唱太多,意境太美,中国哪个地方产生过这么多优美绝伦的、震撼人心的、广为流传的、妇孺皆知的诗?答案只能是:充满诗意的河西走廊,装满诗韵的河西走廊。读唐朝脍炙人口的边塞诗,不到河西走廊,是不能充分领略其意境的。古诗的意蕴正浓浓地飘荡在河西走廊的汉长城上空,现代的世界交响乐又覆盖在上面。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等各种语言形成的交响乐,正在休闲、旅游、访古、探险、探秘的热浪中演奏。河西走廊,真的是一个装满诗韵的空间!   

  第三句“卧佛千年”用叠韵,选取最具特色的张掖大佛寺,揭示河西走廊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文物遗产。大佛寺景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它又是历史文化名城金张掖的标志性建筑。大佛寺始建于西夏永安元年(1098年),原名迦叶如来寺,明永乐九年(1411年)敕名宝觉寺,清康熙十七年(1678年)敕改宏仁寺,因寺内有巨大的卧佛像故名大佛寺,又名睡佛寺,1996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安放有国内最大的室内卧佛,也就是佛祖释迦牟尼的涅盘像。他安睡在大殿正中高1.2米的佛坛之上,佛身长34.5米,肩宽7.5米,耳朵约4米,脚长5.2米。大佛的一根中指就能平躺一个人,耳朵上能容八个人并排而坐,可见塑像何等的庞大。由此可见,词者写“卧佛千年”的深刻用意了。   

 北京白癜风治疗最好的医院是哪里 第四句“一副色相世代传。”色相,颜色测量术语。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世代传”既是回顾历史,又是预见未来。这里用“色相万代传”,对佛祖释迦牟尼卧像,进行了入木三分的精采描绘,不仅使人看到了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的大佛形象,甚或感悟佛家禅语。而且,也看到了该寺文化遗产保护的科学与成功。我国文化遗产蕴含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各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全人类文明的瑰宝。保护文化遗产,保持民族文化的传承,是连接民族情感纽带、增进民族团结和维护国家统一及社会稳定的重要文化基础,也是维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促进人类共同发展的前提。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显然,从宋词可以看出,张掖大佛是文物遗产保护的卓越范例。   

  下阕词人写了河西行的主要目的:看望身处河西各地的老同学。首句“三十年前聚雁滩”,交待了老同学共同学习的时间、地点。即三十年前,在兰州市雁滩区的甘肃敎育学院,也说明了同学相別时间之长。   

  第二句“同窗情缘”,同窗即同学,指在同一所学校里就读的人。古代学习条件很艰苦,所以就把同学称做同窗,窗,有寒窗之含义,说同窗二字,也就显示出了说话者之间的亲密和尊重,比说同学要亲切许多。情缘,即感情与缘分。“同窗情缘”,揭示了在校就读时,同学之间所建立的深情厚谊。我们这届同学,是“文化大革命”之后,改革开放初期,为解决教师和教育行政干部青黄不接的问题,甘肃教育学院恢复招生以来的首届新生。招收对象为全省教育系统的在职人员,首先经过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的审批推荐,然后参加该校的统一招生考试,被录取入校的。其实,本届学员实质就是弥补“文化大革命”造成的学业损失,教育行政管理专业的在职进修。经历过冬天的严寒,才能感受到春天的温暖。经受了“文革”对教育、知识和人才的摧残,才更珍惜上大学的荣幸和机遇。对知识和友谊的渴求,是当时同学们的普遍心理。校园是美丽的,校园是高尚的,校园是充满欢声笑语的,校园是充满诗情画意的,校园更是充满纯洁友谊的。   

  第三句又是一叠韵:“朋友情缘”,既是对前句的承接、强化和提升,也是对后句的启导。一般而言,同学友谊比较纯朴,没有重大的利益权力的竞争,因此不少人与同学成为好友,甚至知己、密友。由此可见,“同窗情缘”,是同学之间大众化的普通友谊;而“朋友情缘”,是比“同窗情缘”更为深厚、更高层次的友谊。因为同学友谊不可能等同,因志向、爱好、性格、脾气及座位、居室等差异,所以同学友谊自有距离差别、亲疏之分。所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回復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