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大名著中看的最揪心的就是水浒传,在这些草莽英雄中间总能嗅到浓重的血腥味,有时不得不怀疑我们是否把他们捧得太过,作为一部伟大的文学作品它的艺术价值无法估量,他描写的一百单八将有血有肉个性鲜明,他们的经典形象至今还在流传,一副大手笔又不乏细腻,把宋江这一次不起眼的起义活动写的轰轰烈烈,草莽英雄,杀富济贫,替天行道可是最触动我的却是《水浒传》中对生命的漠视,纵观全书受伤害之大,死亡最多的人是无辜的寻常百姓。
先拿李逵为例,他纯粹是一名嗜血者,鲁迅先生说过:李逵劫法场时,抡起板斧来排头砍去,而所砍的多是看客,而水浒传的作者却用欣赏的笔调浓墨重彩的写出了一个残暴的嗜血者形象,他的板斧向来是排头砍去,动不动就杀得顺手,这种状态下是没有是非曲直好说的,为了逼朱仝上山,他不惜残忍杀害了那个年仅四岁生的端严貌美的小衙内,这样的人拿到我们现实中来恐怕没人会喜欢反而会受到厌恶痛骂的,可他却是大名鼎鼎的梁山好汉黑旋风李逵。
两千兄弟义气为重,晁盖晁天王声名远播,江湖好汉都来结交。赤发鬼刘唐硬把一起抢劫的勾当美其名曰智劫生辰纲。宋江为保护晁盖不惜杀死阎婆惜这份情意当真是感天动地,义薄云天。孝义黑三郎仗义疏财,宋江凭借自己的名声受到各方豪杰慷慨赠金,然后转赠他人赢得更响的名头,又靠这些名头赚得了更多的金钱,周而复始便收复了天下人心,宋江一开始就是有野心的。
虽然《水浒传》一书,最是强调义字,但是每当义与利益发生冲突,他们的做法总是取利舍义,生辰纲事件暴露之后,走投无路的晁盖等人投奔梁山王伦,王伦是位白衣秀士他没有多大抱负占据山头不过是为了过日子而已,他不想招惹官府,但他还是接纳了犯案在身的他们,可是最后林冲火并王伦,看起来让人无比畅快而这时候义在哪里?他们可曾有一点点的感恩!
《水浒传》中一直以来有一个疑点,晁盖被史文恭射伤不治而亡,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宋江都是接替他的不二之选,可是他却立下遗嘱有谁能活捉史文恭为他报仇就立为山寨之主。为什么呢?因为晁盖终于明白了宋江的野心。自从宋江入伙,这两人的竞争从未停止过,很明显宋江占了上风,初上山时,晁盖提议让宋江为山寨之主,宋江虽有意但百般推辞没想到晁盖竟真的不再推让,于是宋江提议以后要按战功排座次,于是每当有战事有任务宋江总是带着自己的人冲在前头,每次回寨都会带来一批自己的武装于是他的队伍逐渐壮大而晁盖逐渐被架空,打祝家庄时晁盖意识到自己必须站出来打一场胜仗,宋江苦苦相劝,但出发前报道帅旗折了,在古代帅旗折了就预示着主将有损,这时宋江反而不劝了,于是悲剧应验了,所以这世上最可怕的不是真小人而是伪君子,李逵对宋江非常忠心但也是宋江一个很好的工具许多不能说不敢说的话都从他的口无遮拦口中说出。晁盖死后宋江没有急着报仇反而和卢俊义比起武来,如此兄弟,如此义气!
《水浒传》里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梁山泊上的英雄们都是不近女色唯一例外的王英被宋江批评说他好女色不是英雄的勾当,卢俊义痴迷耍弄棒才让他的妻子与管家有机可乘,宋江纳阎婆惜,却不给她名分而且不靠近。阎婆惜寂寞才与人私通,易中天说我们中国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一个真正的英雄好汉应该而且必须不好色。在江湖中人看来一个英雄好汉可以不守王法,杀人越货,占山为王,也可以转变立场招安投降,但有两条不能逾越,一是不可出卖朋友二是不能贪恋女色,但是英雄也是人难道真的不想吗?梁山上贯彻“不好色”原则最为坚决彻底的是李逵,他恼宋江私会李师师,听信谣言以为宋江抢了江太公的女儿对宋江当真动了杀心,可是在九十三回李逵做了一个梦,暴露了他心里深层的一个情结,他梦见自己打抱不平救了一位美丽的姑娘,被救女子的母亲竟要把女儿许配给自己,在以李逵为代表的无性英雄心中其实是有性的,不过压抑的太久了,这种求之不得的暴躁成为他厌恶女子的根源,石秀揭发潘巧云表现的就是这种心理,杨雄杀潘巧云更是无比残忍近乎变态。武松杀玉兰时的无比愤怒是否也是因为自己曾经真的爱过她。
梁山荣誉1泊顶着忠义的大旗!没有真心的依附朝廷,兄弟在利益面前暗暗算计,这忠义真的让人有点看不明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