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段时间,偶然在贴吧里又见李洪亮老师的身影,不过他本人没有直接出现,他的形象是以一个学生的诉求呈现出来的。顿时觉得自己高中时代,遇到李洪亮老师的那种庆幸,激动,心潮澎湃的感觉,全部都涌了上来,就好像是已经褪去了的潮水,又一下子蜂拥而上,倒灌下来,只觉得心口一股莫名的情感泛滥,便觉得实在是要写一写了、
那位不知名的吧友在贴吧里大抵是赞美了李洪亮老师的个性之张扬,思想之自由,言语之精辟,而又慨叹学校之不理解,体制之僵硬,利益斗争之险恶。我询问了诸多的同学,了解到的事情大抵是这样的:高一新生某班的晨会邀请了李洪亮老师来和大家探讨手机使用之问题,关于这个众说纷纭的事北京看白癜风最权威医院情希望能得到一个中肯的能引起共鸣的结论,然而不知出于何种原因,原本欣然规往的李洪亮老师却无奈退出,转而以学工处张主任取而代之,而这位主任的一番言论又引发了颇多争议和不满。
白癜风治疗专家 撇去那“手机风波”不谈,我想说的是,诸位能在高一与李洪亮老师邂逅,想必已是天定的缘分了。想当初高一的我,对于政治这门课(那个时候的政治还是以经济学为主要内容的),却是挣扎许久。我是在一年以后认识了这位人高马大,声音洪亮,皮肤黝黑,说话极富节奏感的老师的。第一节课他没有说任何关于课程内容的东西,我们倒是了解到了一些和他自己本人有关的信息:女儿上四年级,夫人也在我们学校工作,自己曾经做过班主任,不出意外他会一直带我们到高考毕业……还有就是,因为当时学校里一直留存的一栋民国建筑刚刚翻修,效果却不尽人意,李洪亮老师便嘲笑之为“土地庙”,还感慨了好一番以前那栋古建筑被爬山虎包围的时候,夏日里那种清凉惬意的意境,然后又说了几句,大抵是表示那栋房子和整个学校一样,看似焕然一新,实则在逐渐陈腐。
从那时起便大约得知了李洪亮老师的个性所在,简而言之概括,便是“格格不入”四个字了。曾经官至“学工处主任”的他,说是因为亲眼目睹了一个被自己处分过的女生,从班级前十堕落到了高考复读境地之后,觉得学工处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伤心之地,便辞去此职,出任一个闲职,每天也就是来带带课,空闲的时候去接女儿,买菜回家,烧饭做菜,一大早还会和住校的同学一起围着场跑圈。
我很单纯地从一个学生的角度来看,这个老师的思想是绝对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的,他常和我们怀念若干年前学校里学习的境况,说那个时候大家也不必早起,不必每天上十节课,不必每天有“早练、午练、黄昏练”三次考试,不会总纠结在高三北京看白癜风哪家医院最好的模拟考试成绩里……而他的怀念,恰恰就是我们的憧憬。
尽管对现实的教育状况有诸多不满与失望,他依旧在教书,在教我们,以他自己的方式,努力地想要在一个班级里,找回以前的那种生活。所以我们班的政治课堂总是笑声不断的。
李洪亮老师和我们班当时的语文张老师关系很好。那个语文老师也是个个性极强的人,李洪亮喜欢和他称兄道弟,在课堂上向我们抱怨这个“老张”好胜心太强,运动会非要和他的女儿比赛跳远,结果自己闪了腰。这话被“老张”听到了之后,他也若无其事,而老张也只是在一边嘿嘿地笑。
然而学校里“老张“一类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所以李洪亮老师大多数时候是不受待见的。这件事情我很迟才知道,那个时候他已经离开我们班了。
我上高二的时候,那个时候高中还有着例行的“学业水平测试”的,我们一般叫它的小名:小高考。根据不同的选课,每个班级小高考的具体科目也就不同了。不过,多数人随波逐流,选择往理科方向发展,“当仁不让”地把政治推向了小高考的深渊。李洪亮老师便一个人教了四个小高考要考政治的班,于是,备考期间,便有四间教室,每天定时定点会爆出难以遏制的笑声了。
李洪亮老师的备考风格和方式与众不同,他似乎从不循规蹈矩,按照进度发下去的卷子,让班级里的学生“找到自己的节奏”,在一周之内完成就可以了,从不每天去纠结必须要写到哪里,默写也是让学生自己默写,自己找出错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更好误。课堂上呢,他就和上新课的时候一样,总会找到一些身边的话题来聊,比如什么他家的狗狗生病了,周末去老丈人家聊了些什么之类的,他的声音很大,几乎整层楼的班级都能旁听到他的言语,而正在上他的课的班级迸发出的笑声就更大了。
据说李洪亮老师开家长会也是这个风格,总喜欢“游离”与话题之外,又包含在话题之中。他没有像其他老师那样死板地去分析某一次考试,而是让家长更加近距离地了解了那门叫做“政治”的学科,还建议家长们不要把学生“逼得太死”,他的发言依旧是“自由,轻松,愉快”这样的主旨。有个开会的家长不以为然了,趁着接了个电话离开了教室,李洪亮老师就在他的身后大声说:“你的孩子就是你这一生最大的事业,而我在和你说你的孩子呢,你还有什么事业更重要?!”
然而考完小高考之后,李洪亮老师教的四个班级考试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咱们省的高中学测有一个特点,考试成绩出来之后,按照最后评定的等级,得到A等第的能够在高考总分中获得加分,而学校里也喜欢按照一个班级里“A”的人数来评定班级成绩的好坏。
李洪亮老师的悲剧就从这里开始了。
我们这一届学生,学测当中政治一科考的是最差的,年级组长也因此收到了来自学校更高层领导的责备。他的心里对我们是怎样的态度我不知道,但是他对李洪亮从此心存芥蒂是显而易见的了。
小高考结束之后的一次晨会上,李洪亮老师上台做演讲,那一次的主题是“校园常规”,其实像这样的话题一般只是起着填补空白的作用的,比如某一周没有什么大事情发生,平淡无奇,就用同样平淡无奇的话题来填补。说实话,我当时是很好奇的,毕竟李洪亮这样的角色和“常规”二字着实不搭,若是真正板起脸来说常规,李洪亮可能反倒是一个反面教材。
所以直到他开口我都只是在想象,而他演讲的真实效果又和我的想象相差无几,其实他的晨会演讲和他的课堂如出一辙,底下的学生反响热烈。死气沉沉的晨会变得热闹非凡,这在我们学校教育历史上可以说是史无前例。他说:“我知道各位同学们觉得学校管我们管得太死,所以这次晨会大家大可不必拘谨,要是觉得站累了,你们可以坐下来听我说。”这句话之后是一阵爆笑和议论,我看到有几个身边的同学真的坐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