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111|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虎跳峡:老虎难跃的峡谷 idyqbg2l

6844

主題

6844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qzjbe 發表於 2016-9-11 01:39:1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虎跳峡:老虎难跃的峡谷
虎跳峡,一听这名字,就足以吸引你的脚步奔向他。   

  盛夏,我们一行的人刚在金沙江畔吃过午饭,就乘上车迫不及待地要去虎跳峡。   

  虎跳峡,以“险”闻名天下。我们的车辆沿着金沙江,突兀的悬崖峭壁上凿出的山路行进,道路狭窄,仅容一辆车行走,弯急,经常遇到90度的转弯;坡陡,一路上尽是爬坡;险峻,一不小心翻车,就会坠入几十米深的峡谷中。车窗外峡谷两岸如斧砍刀劈一般,高山耸峙,直插云霄,山腰怪石镲峨,古藤盘结,崩崖乱坠,山脚壁立,直插江底,虎啸猿啼,峥嵘突冗。江畔对岸山脚蜿蜒着五尺栈道,不时有来往穿梭的行人。看着,看着,让人不禁心跳加快,头晕目眩。   

  导游似乎没有我们的那种紧张感,但分明用手使劲地抓住驾驶员旁的车柱,依旧娴熟地向我们介绍着:“虎跳峡,距离丽江城60公里,在金沙江上游,全长18公里,分上虎跳、中虎跳、下虎跳三段,迂迥道路25公里。东面为玉龙雪山,西面为迪庆的哈巴雪山,峡谷垂直高差3790米,是世界上最深的峡谷之一。江流最窄处,仅约30余米,相传猛虎下山,在江中的礁石上稍一蹬脚,便可腾空越过,故称虎跳峡。峡内礁石林立,有险滩21处,高达10来米的跌坎7处,瀑布10条。”   

  导游接着讲了关于虎跳峡的一个传说:“传说古时候丽江统治者--木老爷富极一时,身边有不少能人才子。其中有一个特能算命。一天,替木老爷算算,据说木老爷生时大富大贵,但是死后却无棺材可用。木老爷大惊,从此在他所要经过的任何地方,每隔十里地就放置一口棺材以和命运作抗争。一天,天气极好,木老爷心情极佳,于是骑着自己的坐骑--一头老虎,沿金沙江边走去。江水汹涌澎湃,江岸风景如画。人虎到了一个较狭窄地段,老虎纵身一跃,往江中间的一块大石头上跳去。老虎着落了,人却再也没有和虎同时着落,而是早已掉入了滚滚江水中。”如今时间早已流逝,想必木老爷和他的老虎已早已不知去了何处,但是却为后人留下了虎跳峡,虎跳石这些让人神往的地方。   

  我们从导游那儿得知:虎跳峡分为上虎跳峡、中虎跳峡和下虎跳峡。车路只能到达上虎跳峡,至于要去中、下虎跳峡,只有徒步穿越了,并且还有好几里险峻的山道。单上虎跳峡的道路就已经足以让人瞠目结舌的了,何况只能徒步穿行的中下虎跳峡的栈道呢。   

  这样的山路行车很慢,十里的山路,大约行了半个钟头才到达我们的目的地——上虎跳峡。   

  我们在半山腰下车,而虎跳峡在山脚金沙江上。当地的旅游部门早已为游客搭好了栈道,宽约一米,或木板铺就,或石级镶砌,两边铸有铁栏,浓荫遮蔽,蜿蜒曲折,曲径通幽,直通江面。我们沿此栈道,手抓护栏一步一步往下走。一路上游人如织,人们或扶老携幼,或摁快门,留倩影,或不住地发出惊叹……我则不住地侧耳倾听越来越大的水声。   

  约摸一刻钟左右,我们下到了山脚,来到了金沙江上。   
白癜风的用药方法你知道多少
  此时,响声如闷雷滚动,震耳欲聋,人们听不见彼此的喊声,只能通过对方的口型判断其所讲的内容。我们站在江面上,双手紧抓栏杆,目不转睛地望着眼前的江水,只见波涛像千军万马从远处冲杀而来,不停地翻滚着、嘶咬着、升腾着……一时间水花飞溅,雾气升腾,声响撕心裂肺,让人头晕目眩。你再抬头仰望高空,江畔危峰兀立,相向对峙,天空成了一条曲线,此刻,你才能感到什么是真正的“一线天”。这时,我被大自然鬼斧神工般的杰作完全征服了。   

  我们依旧站立着,对面笔直的石山上,从山顶至山脚突兀着一条约十多米宽的峡谷,山脚尤甚,上搭一座巨型石桥,旁边一座石虎正张开血盆大口,后脚蹬地,欲用尽全力什么药治白癜风结果最佳://lesontuan.com/jktd/kfzhx/386.html]难道白癜风真的有治疗误区,向对岸跳跃。这时,我想:如此之宽的峡谷,什么样的老虎能一跃而过呢?这样的老虎必是传说中能腾云驾雾的神虎,才有如此这般的本领。此刻,我不禁想到清代云南诗人孙鬓翁的《金沙江》诗:   

  劈开蕃域斧元痕,流出犁牛向丽奔;   

  一线中分天作莹,两山夹斗石为门。   

  波摇日月苍藤细,沙走雷霆白昼昏;   

  倒峡翻浪自今古,更从何处觅江源。减掉你的赘肉还需养成好的饮食原则   

  人群中,拍照的拍照、笑的笑、尖叫的尖叫、掩耳的掩耳,不然人们怎能表达面对这样的山水心中的那份狂喜呢?   

  站在虎跳峡,看了半个多小时,我们沿着另一条路上山返回。此时,我们一行人中的小男孩,他妈妈再也抱不动他上山了,我便抱着他,抓住护栏使劲攀登,俗话说“下山容易上山难”,空身行走的人都爬得上气不接下气,何况还又抱着个男孩,早已是大汗淋漓,气喘吁吁,下山一刻钟上山两刻钟,一路上歇了好几气,才爬到了来时的路边。   

  坐在路边休息了好几分钟,才缓过神来。司机早已掉转了车头,同行的人都到齐了,我们便乘车沿路返回了。   

  回来的路上,导游告诉我们,曾经有人提出要在虎跳峡这个地方修建水电站,是当地的旅游部门的极力反对,今天所看到的一切才得以保留。这么说来,还真得感谢那些极力反对修电站的人,才让这独棹的景观光耀于世。这么想着,车窗外,五尺栈道依旧逶迤在江畔对岸,依稀可见来往的行人。   

  回望车尾,虎跳峡渐渐远去,但他的壮观却被我们定格了,当然,还有惊险。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