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阅读四大名著是学习中国文学的必修课。我接触它们的时间不短了,反反复复也读过几遍,说实话,每读一遍感觉都不一样。加上这几年电视上形形色色的关于它们的讲座更是让人眼花缭乱。每次我都要对照原著,边看电视边品文章,越读越觉得名著深奥精彩。
作为一名女性,我对四大名著中的女性人物很感兴趣。在四大名著中除了《红楼梦》中塑造了众多优秀的女性外,其他三部中的典型女性都很少。《三国演义》中美的如貂蝉,不过是政治斗争的工具;大乔小乔也少有描述;还有甄氏、孙权之妹均无可说之处。《西游记》中的女性要么是如观音之类的神仙,要么是白骨精、老鼠精、杏树精之类的妖精,也缺乏人性之美,女儿国国王虽美也不免俗气。《水浒传》中的女性颇少,一类是如阎婆惜、潘金莲之类的虽然貌美却北京看白癜风那个医院好缺乏品行的荡妇,一类是孙二娘、顾大嫂一类彪悍粗犷的男人婆,一丈青扈三娘似乎不丑,好像又少人性和个性,父母兄弟都被梁山人马杀了,却能认宋江为义兄,全无反抗的嫁给了大色狼“矮脚虎”王英,要我看就是少心缺肺的木头人一个罢了。
在四大名著的众多的女性中,我以为林妹妹和孙二娘可谓女性的两个极端形象,将她们放在一起阅读大约可以获得一些新鲜的感受吧。
首先她们出身不同,家教迥异。先说黛玉吧。虽然在《红楼梦》中宝玉和黛玉有着神奇的前世因缘。宝玉是女娲炼石补天时遗留的一块未用的石头和赤霞宫的神瑛侍者的结合体;黛玉乃是灵河岸上三生石畔的一棵绛珠草,受神瑛侍者的浇灌,又得天地精华,修成女体“饥则食密青果(蜜情之谐音)为膳,渴则饮灌愁海水为汤。只因未酬灌溉之德,故此五内便郁结着一段缠绵不尽之意。”神瑛侍者下凡造历幻缘,她便也下凡以“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所以有“木石前盟”和“还泪之说”。这和高鹗所续的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相照应。
但在人间,林黛玉出身名门。她的母亲是名门闺秀——娘家是“贾王史薛”四大家族的贾家,单是从社会上流传的“贾不假,白玉为床金作马”就知道其家族之大,权势之重。她的父亲乃是当时的巡盐御史林如海,是世袭三世的钟鼎之家,书香之族。林北京治疗白癜风要多少钱如海年过四十,虽然有过一个儿子,不幸在三岁就死了,只剩下个林黛玉膝头承欢,自然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五岁就请了落马官员但却博学多才的贾雨村当家庭教师教授诗书。一年后她的母亲不幸病逝,七岁就去了姥姥家,开始了宝黛之间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只从林黛玉初进贾府的行动上就知道了她童年的家教:“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肯轻易多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唯恐被人耻笑了他去。”瞧瞧,七岁的小姑娘就懂得如何处世,没有良好的家教,能有这样的举动!
孙二娘就不一样了。他的父亲在水浒传中没有明确的姓名,只是个“孙老儿”,年少时专一剪径——就是拦路抢劫了。整日挑个扁担四处流浪。女儿过的自然是和他一样的生活。后来遇到了同是以抢劫为生的菜园子张青,就招做了女婿。呵呵,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啊!一家子不想在城里再过流浪的生活,跑到孟州道十字坡,盖了间草屋,表面是卖酒为生,实际是“只等客商过往,有那入眼的,便把些与他吃了便死。将大块好肉,切做黄牛肉卖;零碎小肉,做馅子包馒头。”
看看孙二娘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就知道她为什么会成为“母夜叉”了。再说有这样的父亲,不成“母夜叉”都难啊!
三字经里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每个孩子在呱呱堕地的时候,我相信他们都是天使,都是一张不着一丝污秽的白纸,影响他们,在这张白纸上投射影子、涂抹色彩的绝对是他在童年接触的最亲密的人。那是谁呢?一般情况下是父母!父母的言行举止无一不是孩子模仿学习的对象。所以你想要个什么样的孩子就让自己成为一个怎样的人这句话绝对是真理,从林黛玉和孙二娘的家庭环境不难得到鲜明的答案。
其次是相貌不同,性格各异。相貌北京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这东西一大部分来自父母的遗传,还有一部分来自后天的生活环境。林黛玉的相貌在红楼梦中有非常精彩的描绘。第一次黛玉进贾府,和宝玉初次见面,作者从宝玉的眼中描绘黛玉:北京治疗白癜风哪个医院看好“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娇怯柔美的模样,让宝玉不但有似曾相识之感,甚至为了黛玉没有和他同样的通灵宝玉愤而摔了那贾家上下视为命根子的玩意儿。闹得黛玉初进贾府就流下了伤心的眼泪。先天的不足,后天的娇生惯养让黛玉仿佛比温室的花朵还要娇弱。自然也形成了聪明、敏感、多愁的性格。她和宝玉一起看《西厢记》过目不忘,当宝玉说她是倾国倾城貌,自己是多愁多病身(意思她是崔莺莺,自己是张生,宝玉正值青春期嘛,自然多了些联想),立马就翻脸了,哭着要告舅舅舅母去。待到宝玉苦苦哀求,又现学现卖,讥讽他是个“银样蜡头”。你看,宝玉不过是有感而发,她就敏感起来了。她会触景伤情:看到春光将去,桃花树下落英缤纷,忍不住扫残红,堆香冢,哭了个肝肠寸断,发出“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的感慨,文采斐然的《葬花吟》成为《红楼梦》中的一大亮点。她生在官宦之家,受着诗书的熏陶,当然有着非同一般的审美情趣。住在大观园的潇湘馆内,翠竹映窗,这优雅清新的环境就与别处迥然不同。她多次在众姐妹的诗社中夺得魁首,还在元春省亲时替宝玉作诗,得到元妃的好评。她举止优雅,所以在看到刘姥姥在大观园的种种丑态,十分嫌弃这个乡下老太婆,说她是“母蝗虫”,说众人带姥姥参观大观园是“携蝗大嚼图”。
孙二娘又是什么模样呢?请看打虎英雄武松看到的孙二娘:“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花纱主腰,上面一色金钮。见那妇人如何?眉横杀气,眼露凶光,辘轳般蠢笨腰肢,棒槌似粗莽手脚。厚铺一层腻粉,遮掩顽皮;浓搽就两晕胭脂,直侵乱发。金钏牢笼魔女臂,红衫映照夜叉精。”真是不愧为“母夜叉”的诨号!论身材,她粗腿肥腰;论面相,她遮不住的凶恶,妆也化的乱,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