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这是第二次来到成都。今天,我随几位朋友先后游览了杜甫草堂、青羊宫和武侯祠等风景名胜。
杜甫草堂,又称浣花草堂、工部草堂、少陵草堂,位于成都市西郊浣花溪畔,占地约24公顷。759年,杜甫因安史之乱流亡成都,在友人帮助下于浣花溪畔盖起一座茅屋,称“成都草堂”,并在此居住了4年,因其曾被授“检校工部员外郎”之衔,而又被称作杜工部。
杜甫草堂正门"草堂"为清代康熙皇帝第十七子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所书。
据史料记载,自五代至清,后人曾不断修缮、重建和扩建草堂,有史可查者达十几次,其中尤以明弘治十三年(1500年)和清嘉庆十六年(1811年)两次规模最大,从此奠定了今日草堂的基础,形成了园林和古建筑有机结合、交相辉映,既古朴典雅,又庄重肃穆的总体风格。
当年,颠沛流离和窘迫的生活境遇,使杜甫切身体验到战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以致他在曾经难以遮蔽风雨,破烂不堪的草庵里,写下了240余首鞭挞时弊反映人民生活的诗篇,其中就有脍炙人口的《蜀相》、《春夜喜雨》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据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就是杜甫当时在成都穷困潦倒生活的真实写照。
如今,故居已被后人改建为公园。“草堂”悠悠,再次来到这里,我心中依然怀着拜谒圣地般的肃然。是啊,这里清幽而静谧的时空,古朴而凝重的历史,不正召唤着后来人,推开厚重治白癜风福州哪家医院好的门扇,沿着印满苔藓曲折而幽深的小径,带着敬畏与虔诚,去访问历史,寻觅诗圣的点点屐痕,凭吊先哲,发思古之幽情吗?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在历史的回响中,我依稀见到了诗圣,见他正倒背双手,神态安然地徜徉在浣花溪畔,清风拂过竹林,悠然中,一阵辽远而深沉的吟哦声,隐约传来……
从杜甫草堂到青羊宫,步行只有10分钟左右。
青羊宫,川西第一道观,坐落在成都西南郊。据史料记载,它始建于周,兴盛于唐。历宋、元、明、清,屡经沧桑兴废,至今仍基本保持原有建筑规模。
至于青羊宫名字由来,道观中有详细记载:“太清仙伯敕青帝之童,化羊于蜀”。大意是说,太清天尊命令青帝的童子,在蜀地即成都变化成羊的模样。人们为纪念这只得道青羊,故设此观。
游人走进青羊宫,在主殿外很容易发现一只很肥硕,精、气、神俱佳,如梅花鹿般大小的铜铸青羊。经导游解说,再仔细辨认一下,就可以在它身上,发现许多奇妙之处。
其实,这只活灵活现的铜羊,集十二生肖特点于一身,也就是说,这只道家“灵羊”,不知怎么搞的,竟然把国人十二属相都弄到它一北京看白癜风好医院只羊身上去了:鼠耳、牛鼻、虎爪、兔背、龙角、蛇尾、马蹄、羊胡、猴颈、鸡眼、狗腹、猪臀,奇思妙想与缜密天成,让人叹为观止。
应该说,这只青羊是道观中一大亮点,何以见得?不知从何时开始,也不知源于何种传说,多少年来,人们普遍接受了一个宁可信其有,也不可信其无且难以自圆其说的传说:在铜羊身上,寻找抚摸你或其他人属相所在位置,可以升官发财、祛病消灾、得道升天。所以,也就从那时起,宫观里的道士们,再也没有为这只铜羊的个人卫生心过。直至如今,这只羊身上的任何部位,都是亮晶晶,光闪闪。
当然,这只不过是青羊宫众多建筑和文物古迹及传说中的一小束花絮而已。
青羊宫规模很大,究竟有多大,我还真是说不清楚。这是我第二次来青羊宫,但每次也都是走马观花来去匆匆。
说心里话,两次游历青羊宫,青羊宫这座蜀地著名道观,除了里面或仰躺在竹椅上悠然自得地闭目养神、或鼓唇摇舌故弄玄虚地摇卦占卜、或站在柜台后拨打着算盘经营旅游纪念品的男女道士,以及被袅袅香烟缭绕中的三清天尊外,它并没有给我留下太深印象。
然而,当我走出观门,无意间回眸“青羊宫”时,耳边却忽然响起一个久远而熟悉的声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两句箴言,不正是道家对天、地、人以及自然万物发展规律的哲学认识与思考吗?
道文化博大精深,岂是一只铜羊了得?
武侯祠位于成都南门武侯祠大街。武侯祠也称汉昭烈庙,是以纪念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封武乡侯)而得名,由刘备惠陵及诸葛亮等蜀汉君臣合祀的祠宇组成,始建于公元223年。
“丞相北京哪能治疗白癜风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夜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我对武侯祠的印象,完全缘于《蜀相》这首诗。
丞相祠堂在何处?锦官城又在哪里?记得我第一次来成都开会时,在同与会人员议论中,才搞清楚这个问题。遗憾的是,上次成都之行,却与武侯祠失之交臂。
武侯祠规模很大,从我的感觉估计,如果稍微仔细些地将武侯祠游览一遍,大约需要一整天时间。
武侯祠人文及自然景观众多,但我觉得,其精髓还在于它积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刘备和诸葛孔明都是家喻户晓的人物,特别是诸葛亮,堪为聪明睿智和鞠躬尽瘁的化身,是被人们崇拜和仰慕的贤人和大智慧者,人们到此或游览或拜谒,景仰与敬畏之情,难免油然而生。
武侯祠中,历代名人书法碑刻众多,其中一块题有“明良千古”的匾额,非常引人注目。据人释义,“明”为明君,“良”为良臣。明君爱良臣,良臣辅明君,共兴汉室,同居一匾,千古流芳,亘古未有。
另一则为岳飞手书诸葛亮《出师表》碑刻:“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从岳飞手书诸葛亮《出师表》通篇书法上看,岳飞先楷再行,而后又为草书,行笔由慢渐快且越来越快,最后几句,作者几乎一挥而就;笔力则如铁画银钩,飘逸而遒劲,由柔至刚,书者激越豪放之情尽倾注于笔端,力透纸背。由此,略通书法之人一眼便可看出,作者是在何种情况与何种心境下,完成这篇作品的。
据说,岳飞手书《出师表》编辑评语亲爱的作者,欢迎进入红袖投稿,希望以后注意:段首请空两格,已帮您排版好。最好一次性就排版好,多次修改,后台短时间内不显示。可自行百度“自动排版工具”,将正文在排版工具中排好后再复制粘贴到红袖的文本框里。 期待佳作。(编辑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