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白梦落文革初
诗人李白梦归文革初
一个风轻月高的秋夜,我独自一人坐在柴门外的小凳上,喝着醇香的“女儿红”,思绪联翩。在外漂泊了这么多年,也不知家乡的亲友是否安好,能否吃饱穿暖。童年的趣事逸闻还记忆尤新,奈何岁月已将往事消磨的物是人非了。哎!只有这酒才能让我清醒,让我找回感觉,让我能暂时消受今晚的月色。凝目柳梢上的月亮,不时想起家乡的月夜.此刻,仿佛已回到了家里,那份喜悦,那份沉重的复杂感有谁能真正体会到。我很清醒,业已习惯了漂泊在外的生活,也理解了人生的种种无奈。曾经年少时的倜傥,相形今日月色卧榻上的耄耋老人,也只能一杯两杯酒,一篇两篇诗了,将内心的苦恶深入浅出的抛洒,在无尽的山水间。
兴致昂然,挥笔写下:
床前看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
低头思故乡。
朦胧的月下,草纸上潦草的字迹,使我越发的凌乱和不安,无法控制对生活的悲痛、对人生的悲哀,提起酒瓶醉生梦死吧!甘泉下肚是何等的畅快欢愉啊!咕嘟咕嘟
“静夜思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恍惚中有人在读我的诗,不对,不是我的。不是李白吗?我就是啊!谁又将我的诗改了。
这才醒来了,还以为是在梦里听到的.不是,那人还在念呢。寻声而去,一座院落在目,大红门上赫然横着一牌匾,名曰“八仙庵”。倘或没记错,应该是长安城里的长乐坊。
推门而入,一道士正在晨读,手里捧着一本书,如痴如醉的。我走近他,看着他精神矍铄,红光满面的.忽然,他抬头看到我了.那诧异、吃惊的眼神让我尴尬异常,连书也掉落在地上了.我慢慢地捡起来,翻看了一番,里面有几篇是我的,还有往日好友的几篇。
“敢问施主是那里人”,道士一脸吃惊的神情,问我“为何穿着一身戏子服装?”
我也疑惑了,我穿的就是我的长袍,为何说我的是穿戏装。“我是李太白,绵州昌隆人。刚才闻听有人念我的诗,且与我的诗略有不同,故寻声前来。你是这里的道人?”
“正是.我是乔清新,人称乔道长。”他半信半疑的,且客气的带我入一厢房。
他询问了很多有关我的事迹和当年发生的重大事件,也向我诉说着当今的社会以及自己的生活和苦闷,.我们叙谈了很久,消除了很多疑虑。原来我的诗竟然流传了这么多年,我一生写诗无数,当时只是抒发心里的感慨,对朝廷、对人生、对生活的[url=htt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