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为教育人,最近一直比较关注网络间的校园暴力事件,有许多事件触目惊心,让人惋惜不已。
发生校园暴力,对谁来说都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之所以这么受到关注,始作俑者者是媒体,新闻媒体应该具有职业道德,弃恶扬善,不应该助恶扬恶。每次事件,光看煽动性的标题,唯恐天下不乱,只为吸引眼球,不管是非曲直,为了点击率,大使春秋笔法,最可恶。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江湖就有争斗,这不怪,关键看是否还有江湖道义在。有学生的地方,不可避免地会产生摩擦,拌嘴,打架,解决的办法就是约定俗成的规矩,过去是习惯,现在是国家法律。按照媒体的逻辑,发生在校园里的打架斗殴,就叫校园暴力,发生在校外就是“校外暴力”,发生在大街上就叫“街头暴力”,发生在家里,就叫“家庭暴力”,喜欢怎么叫,那是媒体的自由,笔在你们的手上,你们想怎么说都行。
文明也好,暴力也好,不要轻易定性,简单归类,厚此薄彼,随意褒贬。暴力也是一种交流,谈心也是一种交流,说到底都是人类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打架斗殴是很不文明,却简单快捷。深入谈心,观点不一,很难达成一致,费时费力。关键问题是社会对待暴力事件的态度,处理方式,怎样使受害者找到公平,惩恶扬善,弘扬正气,树立良好榜样。校园里打同学,打人者没事,老师都被杀了,学生没事,老师被打了,学生没事,老师被打后,连反击的权利都没有,谈何公平,法制的威严,有如一地鸡毛,拴在体制上的人,可以管住,体制外的人可以乱来,社会岂能不乱。
从孩子时代起,校园暴力就一直存在,本身是一个教育问题,一旦被媒体关注了,就成了社会问题,引发大众关注,又成了政治问题。
小时候在山里村小读书,民风淳朴,人们都没有多少文化,不太懂国家法律,只知道民风民俗,按照习惯办法处理纠纷,解决问题。上学放学的路上,几乎天天都打群架,一条沟的学生打另一条沟的学生。那时没有校园暴力,因为在学校里,学生不敢打架,只有老师可以打人,老师告状到家里,家长还要接着打,所以特别怕。学生关于无痛人流的危害你了解多少一般选择放学路上打,是校外暴力。许多人打架是不下狠手的,也有严重的伤情,也有例外,我曾经看见过一个高年级的同学被打败后,藏起来施暴者,用一根木柴棒子,用力掷向同学,恰好击中他的太阳穴,一击毙命。经过干部调解,者家庭赔偿死者家庭八百斤玉米。本人都多次打架,也曾经打得口鼻流血,在那个年代,这样的事情并不少见,几乎每天都在上演。后来,在各个学校读书,免不了要打架,一般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赢了,也不把对方逼到死角,输了就有尊严地避让,也很少出事。
后来中学时代遭遇的打架事件层出不穷,忙于学习,很少顾及。然而有一次差点挨打,无意中躲过一劫。有一天晚上,在老师的办公室借光看书,很晚才点着一盏煤油灯回到教室里,发现教师的角落里有窸窸窣窣的响声,好奇心促使我过去看看,一阵阴风吹来,灯被吹灭了。我转身就跑,边跑边喊:“有鬼!有鬼!”,其实自己装懵什么也没有看见,真看见两位恋爱的同学亲热。那位同学怀恨在心,找人想教训我一下,让班上的一位同学下晚自习的时候给我带信:“你们老表找你,喊你出去一下”,自小在山林里长大,对危险比较警惕,只是轻轻一句话:“要找我,不晓得自己进来啊!”,化解了一场危机,很久以后都心有余悸,如果争强好胜不服气,或许人生的轨迹早已改变。看到的暴力多了,也就知道怎么避让,不欺负人,不主动惹祸,自然少灾祸。
随便抓来几个读过书的人问问,没有人是没有遇到过打架斗殴的,但凡被打之人,必定有可恶之处,让人讨厌,要么嘴臭,爱唠叨,打小报告,让人厌烦,我也属于好奇,想看看人家的恋爱细节,属于讨厌的行列。有许多著名学校,管理严格,动辄开除,学生在校内不敢打架,谁又能保证校外不打架呢?一个学生的任务是学习,如果一个人胸怀大志,努力学习,又怎么会与同学斤斤计较,争输赢呢?
暴力并不都是坏事,从前有杀人偿命的说法,人们一般是不敢把人往死里整的,杀人者等于,但凡有中国梦的青年都不会下此狠手,后来法律普及,人们都只知道少年儿童犯法杀人,只要未满十八岁,几乎白癜风疾病患者有什么外用药免死。只要稍有抑郁,弄个精神病证明,就可免死,鉴定又困难,买个证明也容易,一有矛盾,就往死里整,反正是你先死,我死缓。当然这样的人白癜风患者怎样治疗才能摆脱白癜风很少,却有先例。社会在进步,人们的脸皮也在增厚,人嘴两张皮,没骨头怎么说都有理,失去了外阴白斑与其他类似疾病的区别公平与正义。暴力自然少不了。
曾几何时,我们学习西方,学习文明,老师的教鞭没有了,七项八项的规定一出来,教育的底线一退再退,安全管理的网编织的越来越细,体育课许多动作不敢做,学生活动时间越来越少,体质越来越差,又能怪谁,每个老师都不可能拿自己的饭碗开玩笑。
2016年5月18日星期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