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河故人》是一部情感剧。我一直以为是电视剧,所以没有看。看到的时候,早已过了上映期,点播的,没花钱。
贾樟柯的电影,基本上叫好不叫座,这部相比动辄几亿十几亿的票房,还是不成功。不过,大制作加特效的电影看多了,这么一部怀旧的电影,反而值得细细品味。说怀旧好像不够准确,因为电影的表现时间是一九九九年到二零二五年,站在二零一五年这个节点,有前后穿越的感觉。
电影的开始,九九年的山西。一个美丽姑娘沈涛,身边有两个同年男生在追求。一个是普通工人梁子,一个是衣锦荣归的张晋生。张晋生的回归,炫富,嘚瑟。他的追求赤裸裸。梁子本来在沈涛身边,没有危机感。晋生的出现,打破了平衡。收购了煤矿的晋生,占据了制高点。晋生的强势,梁子的骄傲,沈涛的选择已经没有悬念。只有沈涛父亲不作一词的叹息,似乎预示了什么。晋生与沈涛有关狗狗寿命的讨论,也预示了什么。转身离去的梁子,扔掉自家钥匙的动作,太潇洒了。但是,只有骄傲,没有自信!
十五年后,在河北煤矿打工的梁子,得了重病。他带着幼子和妻子,回到布满灰尘的家。一榔头敲掉门锁的动作,依旧保留了最后的骄傲,却是强弩之末的挣扎。囊中空空的梁子妻,只能去找沈涛帮助。陪伴沈涛的,除了一个加油站老总的名头,还有那条已经老迈的狗狗。她离婚了。她的儿子被晋生带到上海生活,接受国际班的教育。梁子和沈涛的再见面,除了一声叹息,我们无话可说。再多的爱情,经不起岁月的流淌,何况两个曾经沧桑的男女!
沈涛的父亲去参加老朋友的生日宴席,猝死在小小的候车室。几个和尚感到不对,搭脉发现老人已经离去。和尚们的现场超度,有慈悲为怀的佛家情怀。据说这场景是改编于一件真实的事件,就更加令人感佩了。生命的无常,人生的短暂,估计是每个人心中挥之不去的纠结。为了给老父亲送葬,晋生让儿子回了老家。不同生活环境教育的儿子,正在渐渐远去。沈涛的一只麦穗饺子,是母亲的美好希望,也是一个难以忘却的念想。从此以后,他的儿子,可能不再属于她。因为,儿子的“上海妈妈蔬菜营养成分一览表”,每天与他通话,与他交流即将去墨尔本上学的种种安排。沈涛难以接受又不得不接受。每个人的人生,早已注定。她将家的象征的钥匙,给了儿子一套。
儿子再次出现在镜头中,是二零二五年的墨尔本。不知道为什么,只有张晋生和儿子。那个对儿子关怀备至的上海妈妈,编导们没有给一个字交代,有点草率。缺少母爱的儿子,人生绝不完美。他从请问白癜风有哪些分类?daguan/m/26485.html]有些食物搭配可能会有潜在危害小不缺钱,一直缺少爱。一个教中文的母亲样女人进入了他的生活。这个也是单身的女人,刚刚离婚。这对意想不到的“母子恋”,大跌眼镜。虽然从心理上我们可以理解儿子的行为,那个老妈妈的应和,好像不应该。不过,情的出现与消失,又有谁能说得清楚呢?这时候,儿子已经忘了妈妈的模样,只有钥匙还挂着。
沈涛没有再结婚。她又养了一条狗。她还在包饺子,还有一只麦穗饺子。儿子曾经说“好吃”,可是儿子没有再回来吃。沈涛的孤寂,亦已经注定。梁子怎样了?肯定死了。生生死死,大自然的选择。如果说大自然的选择不可能改变,每个人选择的道路,是不是冥冥之中也是自然的注定?没有问号。我们不能够假设,沈涛选择了梁子会有什么样的生活。我们只知道,选择了晋生的后果。同样,我们只能想象,依旧保持山西人生活习性的晋生,确实也难以和一个纯粹的上海女人共度一生。
电影用了三段故事,讲述不同时期不同情境下的人的感情。与过去类似电影的表现方式的差别是,过去这样的电影,用的是不同的人。这里,编导们却用了沈涛一家三代的故事,来展示时代变迁和复杂情感。其实,变迁的永远是时间,人的感情,变得了吗?“最难风雨故人来”,白茫茫的雪地里,沈涛牵着狗儿溜达,她没有等回她的儿子。她儿子的情感暂时有了归宿。她只能等待。山河没有破碎,她的故人却不再了。编辑评语亲爱的作者,欢迎进入红袖投稿,希望以后注意:段首请空两格,已帮您排版好。最好一次性就排版好,多次修改,后台短时间内不日常吃巧克力能起到保护牙齿的作用显示。可自行百度“自动排版工具”,将正文在排版工具中排好后再复制粘贴到红袖的文本框里。 期待佳作。(编辑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