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9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冬夜的梦魇 izclytcs

6844

主題

6844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qzjbe 發表於 2016-7-28 17:51: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冬夜的梦魇
说起来,人都怀有很深的恋旧情结。讲起小时候的事情,大家总是滔滔不绝,意犹未尽,好象有说不完的话题。即便是些细微琐碎的皮毛小事,有时候也会拿出来翻检一番,在心头泛起悠远的记忆,在头脑中闪现还未曾消弥的印迹。   

  我何尝不是如此,内心总是充斥对于往事的缠绵。想起自己童年的时光,回忆以往艰苦的岁月,好些事情虽然已化为缥缈的烟尘,逐渐漫漶在自己的记忆当中。但是,有时候细细地回想起来,却似乎才发生在昨天,依然历历在目。当然,这些往事所以无法从头脑中轻易抹去,必然是对它有着刻骨铭心的印象,甚至对于自己的生涯有过重大的影响,才会穿越时空中药治白癜风的隧道,长久地留存于心灵的深处。   

  记得那一年,我刚好十一虚岁,在本村的小学五年级读书。暮冬时节,一个北风呼啸、滴水成冰的冬日,那天恰好是星期五。傍晚时分,我顾不得放学回家必须统一排队的规定,向班主任简要说明情况,先行请了一个假,冒着凛冽刺骨的寒风,弓起腰身,紧缩脖颈,匆忙地从学校跑回家里。   

  我回到家里,放下肩上的书包,顺手挂到墙壁上。回头一看,在迷蒙昏暗的暮色中,三个妹妹正躲在厨房里,在依偎着身子相互取暖。可能是因为天气寒冷、衣服穿得太少的缘故,她们蜷缩在厨房灶膛边的一角,似乎在瑟瑟发抖。   

  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在我固有的印象当中,那几年的天气好象特别寒冷,冬季的日子也显得特别冗长。那时候的寒冷,的确是一种深入骨髓的寒冷,冻得人难以忍受。不比现在这几年的气候,存在所谓“厄尔尼诺”的暖冬现象,等到了冬天的时候,几乎没有什么寒冷的感觉。   

  我看到如此这般的光景,心里实在有些恼火,但又不敢发作,连忙哄劝她们起来,进行了简单的分工。我大声地发号施令,指挥她们协助自己烧火做饭、烹煮猪食、饲喂鸡鸭等等,要力争在傍晚天黑之前,发挥自己的统筹指挥能力,合理安排好人力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料理好全部的家务杂事。当然,最首要的还是解决大家的吃饭问题,只有完成了这些事务,我才能松一口气,做自己最想做的事情。   

  在这一个星期的时间里,我成了一家之长。父母因为超生了一个弟弟,违反了国家计划生育的规定,经过社队组织反复动员做工作,响应公社以及大队干部的号召,前往十来公里以外的公社卫生院,落实结扎绝育措施去了。临行的时候,他们郑重其事地把我叫到跟前,千叮咛万嘱咐,将管理家里事务的重担交给了我。我虽然只有十一虚岁,但是在这个关键时刻,顿然感觉到了自己身上的责任,责无旁贷,舍我其谁?迟疑了片刻,只好有些踌躇不安地接受下来。   

  俗话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像我们农村长大的孩子,在过去那些艰苦的年月,根本不存在娇生惯养的条件。当时的广大农村,在人民公社和生产大队的管理体制下,耕作条件落后,生产力水平低下,种植的品种单一,粮食的亩产量只有三四百斤。全体社员一年到头在田里摸爬滚打,每年人均粮食标准也不超过两三百斤,十分难得吃饱一餐饭。更何况当时生育没有节制,人口急剧膨胀,人多田少的局面日渐显现。加上政治运动频繁,说什么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偏离了农村发展的轨道,导致严重的天灾人祸。众多让人莫明其妙的人为因素,造成了农村的贫困落后。我们从小耳濡目染,亲身经历,对此感受颇为深刻。   

  为了勉强填饱肚子,我们在上学读书之余,经常跟随父母从事集体生产劳动,掌握初步的劳动技能,种植番薯、蕉芋、木薯之类的五谷杂粮,聊以弥补无米之炊。也正因为如此,我们的身体虽然孱弱,但是心智却变得有些早熟。尽管小小的年纪,却能感知人生的艰难,体谅家庭的窘迫,理解父母的艰辛。在那个时候,我们从来不会提出过多的要求,即便是最简单的需要,诸如一双鞋子,一件新衣,一个书包,也随便听从大人们的安排,不敢逾越最起码的规矩。   

  因为从小干惯了农活,所以做起一般的家务活,也算游刃有余,得心应手,根本难不到我们。今天中午,我便未雨绸缪北京好看白癜风医院,北京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哪家比较好[/u全国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rl]趁着大家休息的时候,连续到山脚下的小河里挑了三担水,把偌大的水缸装满了,还在水桶里贮蓄了两个半桶水,所以现在可以比较从容地应付其他家务活计。我们住在半山腰上,必须到山下的河里挑水吃,挑一担水需要二十多分钟,所以说起挑水,这绝对是一个体力活。我每趟最多也只能挑大半桶水,马不停蹄地连续挑了三担水,已经累得够呛,肩膀还有些隐隐作痛。但是水是人类和动物生存的第一需要,须臾也不可或缺,再难也必须先行解决。   

  我从屋后的草寮里背了一捆干柴,点着了灶膛里的火,屋子里顿时有了一些暖意。接着,洗好了大铁锅,舀上几勺清水,将半斤米和两碗番薯干一同放到锅里,开始烧火煮粥。那些年月,大米属于奢侈品,只能和番薯、蔬菜等搭配起来吃,美其名曰“糠菜半年粮”,一个挺有诗意的现实说法。   

  然后,开始清点和饲喂归巢的鸡鸭。一共有大小公鸡和母鸡三十多只,大番鸭二只,杂交的半番鸭六只,下蛋的本地麻(泥)鸭十五只。经过反复清点了好几遍,确认数目无误后,便用秕谷和粗糠混合搅拌的饲料进行喂食。鸡鸭们争先恐后,一哄而上,拼命地挤上前去抢食,完全是一个纷乱的场面。不知道为什么,我发现河溪里觅食回来的泥鸭嫲,今天好象不大吃食,表情显得有些呆滞,根本不像平常那样拼命抢食。因为心里有事,也就没有太过留意,只是尽快将饲料撒下去,连忙转过身去,抓紧处理别的事情了。   

  接着,我又急忙煮好了猪食,叫上大妹妹帮衬,两人抬着满满一大桶的猪潲,到猪栏里去喂猪。猪圈不是很大,一分为二地从中间隔开,左边关的是一头大黑猪,据说是家里历史以来养得最大的猪。也许是家运转好的缘故,这头猪长膘特别快,仅半年多时间,竟然长到了二百斤左右,引来周围邻居们的羡慕,经常有人前来观摩。另一边是两只小猪,每头大概也就三四十斤左右。这三头猪见到我们到来,不等我们放下猪汁桶,撒欢似地用前脚搭上猪栏的围墙,嗷嗷叫唤着要吃食。我连忙放下猪汁盆,将这些用泔水、米糠、野菜等煮成的潲食舀下去,三头猪便挤上前去拼命抢开了。   

  等到做完了所有家务杂事,吃完热气腾腾的稀粥,身上感觉稍微暖和起来。我看了看屋外的天空,因为冬天日短夜长,夜晚来得特别快,天早就已经断黑了。便吩咐大妹妹负责,带领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