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86|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宁安往事

6844

主題

6844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qzjbe 發表於 2016-8-22 17:16:15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题记:   

  一别四十年,梦萦回宁安。同学相聚首,发小手相牵。   

  金樽共对月,争做酒中仙。皓然白首情,相见何恨晚。   

     

  我与永义和小斌的故事   

  阔别宁安44年之后,应老同学陈永义之邀,2016年5月30日,我与夫人登上K297次列车,前往宁安重游故地。   

  宁安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为牡丹江市下辖的县级市,著名的宁古塔、镜泊湖、古上京龙泉府遗址、兴隆寺(又名南大庙以及响水大米(又名石板米)的原产地响水村等著名古代遗存及风景名胜均坐落与此。   

  1966年至19导致白癜风直接原因是什么72年,我在宁安度过了难忘的中小学时代。   

  2016年5月31日,早7时许,我们乘坐的k297次列车平安抵达牡丹江火车站。   

  “还认识吗?这是伟斌,今天他开车过来接你……”永义专程从宁安来牡丹江接站,他带我们走出站台,径直来到站外停在路边的一辆轿车旁,然后指着一位中等身材、微胖、皮肤略黑、面带微笑的男子,向我介绍。   

  “伟斌?不就是小斌吗?我们同住一个大院,每天一起上学、放学,一起玩耍,一起淘气是同级不同班的同学、好朋友吗?”然而,岁月沧桑,斗转星移,相互打量过后,我们彼此都心照不宣地感觉到,谁也不再是昨日的风华少年了。   

  “让我看一下你的手……”刚刚见面,我对伟斌说的第一句话,既不是同学再见时的问候,也不是久别重逢后的寒暄,而是向他提出了一个在旁人看来很有些奇怪的要求。   

  “他咋还记得这事儿呢,这么多年了,很多人都忘了……”伟斌对我的要求丝毫没有感到意外,他一边说着,一边与身边的永义相视一笑,然后坦坦然然地将另一只手向我伸过来。   

  “你小时候咋那么淘气呢?上课时不好好听讲,趁老师不注意在下边扣?”在我记忆中,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末和七十年代初,全国各地都在“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当然,宁安也不例外,不但机关企事业单位搞战备,大街小巷到处都是挖地道和建防空洞的人群,甚至我们上课的教室都有地道出入口。这是我们全班男女同学在班主任老师带领下,发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下定决心,不怕牺牲精神,花费了许许多多个日日夜夜才挖掘出来的。由于小日本儿占领东北14年,宁安距日军修筑的东宁要塞仅百十公里,所以人们在挖地道过程中,经常会弄出一些日军藏匿或遗弃在地下的军用品和武器弹药。诸如:军用水壶、皮带卡子、破皮靴、小钢炮、轻重机、三八大盖儿步、军刺、、炮弹、,以及各种、各种型号的乃至毒气弹等等,这些东西虽然大多或锈迹斑斑,或残破不全,但是意外伤人事件却时有发生。   

  伟斌左手食指就是被炸伤致残的。   

  “说来也挺奇怪,我们班有个同学治疗白殿风的小偏方对什么患者有效比我还狠呢,捡个儿用个东西都捅漏了也没事,我咋没弄几下就响了呢?”伟斌一边开车,一边不无调侃地说道。   

  “你小时候也够淘的,还记得那年放寒假返校,咱们几个到江边溜达,你一个不小心掉冰窟窿里了,要不是那几个伐冰的老头儿,你早就拉倒了……”永义见我和伟斌谈起陈年旧事,也插话进来。   

  “可不是吗?那天你被几个老头儿从江里连拉带拽地弄出来,除了一个劲儿地哆嗦,脖子还能动,浑身上下都冻得硬邦邦的,我和永义俩只好一手拿着爬犁,一手拿着支棍儿,前后左右地敲打你,你才挪挪蹭蹭来到我姥姥家,你钻在热炕头儿的被窝里接着哆嗦,我和永义在大铁炉子边上给你烤衣服,永义把你棉裤里子都烤糊了,你怕回家挨打,我和永义还替你撒谎来着……”   

  说起掉冰窟窿里的事,当时我可是老出名了。   

  那是我上小学的时候,当时学校与牡丹江只有一条马路之隔。每逢冬季,当地一些需要制冷的工厂都去牡丹江里取冰,然后贮藏在冰窖里。他们取冰方法很简单,先是用伐木头的大锯将封冻的江面锯成冰块,然后再用铁钩子将冰块拉到江面上来。我倒霉就倒在那片还没冻结实的江面上了。我当时穿着厚厚的大棉猴儿,双手插兜,一跐一滑地跟在伐冰人后边看热闹,一个没留神掉就下去了,幸亏那几位老头儿手疾眼快地用大铁钩子将我拽上来,要不然我真就“顶了锅盖”,第二年春天开江再见了。   

  万幸的是,伟斌姥姥家就住在江边附近。   

  “还记得我们有一次去西边江里钓鱼,为了抄近道回家,咱们几个爬大石砬子的事儿吗?”   

  “怎么不记得?伟斌出的主意,他先上爬在最上头,你第二在中间,我老三在最下边,咱们爬到一半的时候,谁也上不去下不来了……”   

  “可不是吗?我当时站在江边从下往大石砬子上看,好像有条路,谁知道爬到一半儿上不去了,再往下一看,我的妈呀,那可真叫一个是乱石成堆,江水滔滔,还没看完呢,我头也蒙了,脚也软了……”   

  “还说呢,你小子当时要是掉下去,咱哥儿几个就没今天的嗑唠了……”   

  “后来咱们不是上去了吗?到底是咋上去的呢?我都不记得了……”   

  “我也不记得了……”   

  “你说大石砬子立陡立崖上上下下有几十米高,咱们那时候咋就不知道害怕呢?回来大家一说,家长连问都没一声……”   

  “那时候,咱丢几天家长都不知道找,哪像现在……”   

  “现在孩子可不一样喽,个个都是宝儿啊,哪个当父母敢大撒手啊……”   

  这就是我和永义、小斌之间的故事。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两个或者三个相互之间都有故事的人……我和永义、小斌三个人是同学,更是好朋友,因为我们都有彼此的故事。   

  清晨的集市   

  一场夜雨,将宁安市区的街路洗涤得纤尘不染。昨天永义和伟斌将我和妻子接到宁安后,我们就住到了永义家里。   

  早晨起来,我和永义从楼上下来,一起来到小区外的露天菜市场。我喜欢逛早市,在宁安逛早市,我还是想更多一点了解在自己记忆中,早已久远了的故乡的风土人情。   

  这个露天菜市场比较大,在小区外的东西南三个方向,都各自占了很长一段街路。市场上除了经营各种早点餐饮的店铺外,便是经营各种水果、水产品和各种蔬菜的摊贩了。在市场上略微转了转,我就有了不一样的新感觉,一是这里的物价与锦州几乎没有差异。各种食品、水果、蔬菜乃至水产品的价格,大致与锦州相同。也就是说,宁安与锦州两地虽然相隔数千公里,但其物价指数却差别不大。二是淡水鱼类多,没有海编辑评语亲爱的作者,欢迎进入红袖投稿,希望以后注意:段首请空两格,已帮您排版好。最好一次性就排版好,多次修改,后台短时间内不显示。可自行百度“自动排版工具”,将正文在排版工具中排好后再复制粘贴到红袖的文本框里。     期待佳作。(编辑留)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