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140|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秦淮河畔的思考 nfn0ygpv

1836

主題

1836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hltan 發表於 2016-11-9 22:48:50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南京一直是我梦寐以求想去的城市,这里的人文底蕴深厚,这里的景致独特,是一个来了不想离开的地方。到南京秦淮河还是第一次,从小读书时就熟知唐代的大诗人杜牧写的《夜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总想知道这里是怎样的景致?总想感受诗人的情怀,可是现在是新时代,不是杜牧那个朝代,也不会出现:“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种事情发生,但是感受一下这里的人文历史对我研究中国古文化也是有帮助的。   

  南京自古都有“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都”的美誉,做为风韵独存的秦淮河畔是它最好的写照和诠释。秦淮河畔自古以来就是江南才子佳人、文人骚客、达官贵人、帝王将相聚集和出没的地方,这里不仅仅是封建统治者笼络和挑选人才的地方,也是封建社会烟花柳巷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一边是夫子庙、江南贡院、学宫等高雅脱俗严肃紧张的政府权威重地,一边是妓院楼堂、酒肆林立的风月场所。这里很能反映出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的特殊文化现象和社会现象——人才聚焦高地往往总是与扎堆和平共处,通俗的说“高级人”与“低级人”总是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具有一种特别的共生关系,这种独特的人文景观是中国当今文化和社会所不允许存在的。当然我只是探讨中国古代人文风情,与当今意识形态没有关系。   

  秦淮河自秦以来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做为六朝古都的南京,秦淮河注定是一条不平凡的河流,十里秦淮古往今来繁华似绵,无数朝代重臣、社会名流从这里走出来建功立业,无数文人墨客对它都为之倾倒。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经明清两朝的不断拆建,到清同治时期,拥有考生号舍20644间,司考官员房舍千余间,占地近30万平方米。这里是当时全国的最大的科举考场,也是清王朝全国出状元最多的科举考场,清王朝的260年间,全国产生了112名状元,其中58名状元来自秦淮河畔的江南贡院。唐寅、郑板桥、文天祥、林则徐、张謇、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袁枚、顾炎武等名流都出自江南贡院,从秦淮河畔走来,风云一世,可谓人才了得。吴承恩、吴敬梓在这里多次落榜,落弟后的吴承恩创作的《西游记》和吴敬梓创作的《儒林外史》,堪称中国古代两部天下奇书;就连中国第一任总书记陈独秀也在这里名落孙山,落弟回乡后陈独秀还专门撰写了《扬子江形势略论》的文章,他的思想彻底改变了,他彻底打消了走科举路的念头,最终走上了革命道路。   

  然而,立于夫子庙、学宫、江南贡院对岸的秦淮河畔却是另一番景致。这里妓院楼堂无数、酒肆林立,少了严肃紧张,多了万种风韵。在这里古往今来不知上演了多少才子佳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也不知经历了多少悲欢离合的人间往事,谁又能一一道来?这里有数得出的绝色佳人,恐怕还是那最为出名的“秦淮八艳”了。“秦淮八艳”是明末清初秦淮河畔八个最为知名的青楼名妓,最早记载八艳事迹的是清朝余怀的《板桥杂记》,包括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等六人,后人又加入柳如是、陈圆圆合称为“八艳”。她们不仅仅有过人的美貌,而且大都修习诗歌词赋、琴棋书画,有着卓尔不群的才艺,再加上她们拥有的浪漫凄美的爱情故事,不知感动了多少人间男女,特别是在时代变迁中她们表现出难得的骨气,成为了秦淮河上一群真正意义上具有传统文化的杰出女性代表。   

  把青楼开到“高考现场”去,不知这是对古代中国官场最大的讽刺?还是中国文化内涵中固有的本质?谁也说不好。但是让人联想不断的是——经过紧张严肃的科考士人们,出了江南贡院,便可以歌舞升平了。秦淮河两岸,一边是人才集聚的江南贡院、夫子庙、学宫,一边是扎堆的风月场,真是不得不引人遐思。温文而雅的读书人,有道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来到科举场实现自己的理想,是无数文人一生的追求。一边是科考基地:夫子庙、江南贡院、学宫,一边是烟花柳巷:青楼、妓院、歌舞场。统治者可谓别出心裁,把夫子庙、江南贡院、学宫修建在喧嚣的秦淮河畔,旖旎的风月场中,可能是为提醒所有士子,只要高中,便有拥有黄金屋,便有拥有美女。洪武初年,朱元璋建都金陵,在秦淮河畔设置妓院,俗称大院,他亲自为大院题写对联,鼓励到此嫖娼,他的对联是:“此地有佳山佳水,佳风佳月,更兼有佳人佳事,添千知名青少年白癜风研究专家郑华国秋佳话。世间多痴男痴女,痴心痴梦,况复多痴情痴意,是几辈痴人。”万万没想到的是,他的官员却趋之若鹜,不干正事,天天想着去嫖妓,百官们每天下朝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到青楼妓院去逍遥,据说一时间形成了百官争嫖的“壮观”景象。后来朱元璋对此局面无法掌控,便下令撤掉国营妓院,国营妓院是停办了,没想到私营妓院却如雨后春笋冒了出来,秦淮风月从此繁荣昌盛,一直到封建王朝在中国的最终灭亡。   

  中国古代的书生、文人、官人、帝王、将相与青楼妓院有着不解之缘,他们既是高雅文化繁荣的推动者,也是低俗文化的提倡者。汉代皇后卫子夫、赵飞燕、曹正室卞氏、唐玄宗的嫔妃赵丽妃都出自倡优;宋徽宗宠爱名妓李师师,南宋理宗眷恋名妓唐安安,都是有历史记载的,而且都轰动一时,甚至被传为美谈。苏东坡是北宋的大文豪,千古第一词人,写了不少名词佳作,像这样的大家也不能免俗,据说,他出外旅游一次,都能呼来一千多名陪伴左右。还有那“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的婉约词派宗师的柳永,干脆直接生活在风月场所,过着听歌买笑的“浪漫生活”。他那首著名的《雨霖铃》是为当时秦淮名妓谢玉英专门写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摧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晚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不知感动了多少痴情男女。柳永不仅仅是的偶像,也是当时民间的大众情人,他专门为填的词,在民间广为流传,深得民间青年男女的追捧。   

  高雅与低俗往往在一念之间,你认为高雅,他却认为是低俗,你认为低俗,他却认为是高雅,这往往是意识形态决定的。什么样的制度产生出什么样的意识形态,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社会制度往往是在长期的意识形态上形成的,两编辑评语亲爱的作者,欢迎进入红袖投稿,希望以后注意:段首请空两格,已帮您排版好。最好一次性就排版好,多次修改,后台短时间内不显示。可自行百度“自动排版工具”,将正文在排版工具中排好后再复制粘贴到红袖的文本框里。     期待佳作。(编辑留)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