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退休,离开工作岗位而休息休闲。也有的人会休眠。事实上,大多数人退而不休。因为人的生命力还没有到完全彻底的休眠时节,总得干点什么。下棋、、麻将、风筝、空竹、陀螺、太极拳、瑜伽、广场舞、歌咏会、旅游、集邮、书法、绘画、淘古玩、买菜、做饭、接送孙辈、公司值夜、单位门岗、超市商场的卫生清理、高级技术专家返聘、所学专长发挥余热,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对于绝大多数过了退休年龄的人来说,退休是人生的又一个节点,退而不休是一种常态。
近期,国家提出了“开发老年人力资源”的政策导向。这是延迟退休系统工程的组成部分,提法是大势所趋。为什么是大势所趋?据统计,我国60岁以上老人的数量已达2.15亿,约占总人口的15.76%,从2015年到2035年间,老年人口将增加到4.18亿人,预计到2050年左右,老年人口将达到全国人口的三分之一。我国将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中国老年人口的数量将超过发达国家老年人口的总和。还有数据预测表明,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2011年的时候达到峰值,当时是9.25亿人,到2030年以后,劳动年龄人口会出现大幅下降的过程,平均以每年760万人的速度减少。到2050年,劳动年龄人口会由2030年的8.3亿降到7亿左右。值得关注的是,与老龄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的状况相悖的是,我国的退休年龄却是目前世界上退休年龄最早的国家之一。一方面工作缺人,另一方面,这样庞大的一个群体退下来后干什么?很值得关注。
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规定:男职工的退休年龄为60周岁,女职工为50周岁,女干部的退休年龄为55周岁。但根据人社部的数据,我国平均退休年龄不到55岁,而大多数国家退休都在65岁左右。同时,从企业退休职工的增长速度来看,我国平均每个工作日要为24800人办理退休手续,几乎秒针每跳动一下差不多就有一人退休。对于我们这样的人口大国来说,这是好事吗?老龄人口增加,在职人员减少,一增一减之间,直接造成的结果就是职工抚养比的下降。据人社部最新发布的2015年社保报告显示:我国养老保险抚养比持续下降,不到三个人需要“养”一位老人。这意味着,直接参与社会财富创造的人数在减少而休闲被供养的人数在增加,再加上现在的啃老族年轻人,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在日趋增重。据世卫组织发布的《2016世界卫生统计》表示,截至2015年底,中国人均寿命已达76.1岁,白癫风偏方接近发达国家人均寿命78岁左右的水平,而上海、北京人均寿命甚至超过80岁。以一位女职工50岁退休时计起,大约有30年的被社会供养期,这显然相当甚至超过了其一生的在岗工作年限,当一个人为社会直接或间接创造财富的时段,少于其消耗社会财富的时段,这就会成为社会负担,应该说,在这种情况下,推动延迟退休、开发老年人力资源是白癜风的因素明智的。
有人提出就业问题,说那么多老年人不退下去,年轻人怎么就业怎么接班?这不是抢年轻人饭碗?
有学者指出,认为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就会抢年轻人饭碗的想法,是一个的误区。在传统的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时期,创造新的岗位和就业机会确实很难,但信息化服务时代,就业岗位的创造是无极限的,年轻人富有活力、激情、创造力,体力精力充沛,正适合做富于挑战性和担当性的工作;而一些辅助性、服务型的的工作岗位可以由老年人来填充,这正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腾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创造和坚守。所以,老年人力资源主要集中在第三产业是普遍规律。例如,有数据显示,中国50岁到59岁之间的女性人口有8600万人,其中,机关事业单位的女性为600万人,也就是说,有8000万女性在50岁就已经退休。有学者就此指出,我国的现状是,一部分岗位人们抢着干,又有一部分岗位无人愿意干,而社区服务类岗位恰恰是最薄弱的方面,如果更多的过了退休年龄的健康女性充实到中国的社区和社会服务中去,会成为我们社会是重要的劳动力资源。还有一些岗位属于特殊技术或高科技智能的内容,是越老越值钱,比如医生就属于越老越值钱的职业,这部分资源是社会贡献率高的社会红利,岂能白白浪费?。有学者指出,我国实行的是强制退休制度,到了法定退休年龄就需要离开工作岗位,这对仍有工作能力的人才来说是一种浪费。
退而不休也堪豪,我们人类延长寿命的本意并不是为了来吃这个世界来消耗这个世界,我们来世上走一遭,更多的应该是为子孙后代的幸福而努力,鞠躬精粹死而后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