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幸,我有读书的机缘,且在一个不经意机会读过《边城》。这机会不是学校给我的,那地方只教会我做一个乖顺如小绵羊的呆子,尽把时间抛给全无用处事情上去糟蹋。在我心目中,总着意将那十年同后来的读书区别开来。那十年里我所学到的东西,似乎还不如我初次到一个陌生所在一天所得到的多些。即或从我所知的一点来看,如沈从文一类写法的作者我还未见过。关于这部小说,褒奖崇拜一类的文字已经很够多了,不需我再啰嗦。近因读《脂砚斋重评石头记》,不免手痒起来,只恨我未有脂砚斋之幸。然想来也无妨我下笔,人说有一千读者就有一千哈姆雷特,那么今试解一二,将我所理解的一点体味,记在这纸上,不也很妙吗?实在说,我太不成气,小时候觉得做大人有趣味,待到真的大了,又觉得还是小时候的自己还更好些。在我小小心目中,一直以来,都认为那脂砚斋原系一女子,脂砚斋者胭脂斋也,亦可作脂为墨解也。对于红学界的争论,说实话我毫无兴趣。至于其他,则亦不作考虑。
我手边的这一本《边城》是2002版插图本,白癜风的治疗药物北京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封面是一个身着花裤花袄北京哪家白癜风最专业手拿竹篓梳两个蓬松辫子的小女孩子,立在旧木门外的样子,大抵编辑是觉得这女孩子很有些翠翠样子罢。余期期不敢苟同,总觉同我心中翠翠样子实在相去甚远!且书中附有作者所绘茶峒城势,及对《边城》电影文学剧本的改评,还有未曾发表过的由作者题写在上海生活书店初版的样书上的新题记。书是朋友见我连网名也叫边城,知我所好相赠,再次谢他。
先说这新题记罢。由中所知,作者民国廿二年九月结婚以后,在达子营中写第一章。那书中茶峒是民国十年(1921年)随部队入川时,作者由茶峒过身,住宿二日。另据记果有茶峒与河街,别所记者如马粪城门口,小庙及山顶堡岩则未见书中。即将十二年前过身的一个所在写进小说里。
于是我心里念及作者写这小说时候的一些样子:院中置一红木方桌同一小竹几,九月的北京应该秋末了,秋日暖阳下的小院里,回想、构思、书写,心中念及十二年前那过身地方,同青岛绒线铺中小小女子样子,还有正当最好年龄的女人,心里自然是神往着,且新婚,一定很惬意罢?只是最后,因为一切全都是善,缘于一些关乎命运的可悲处,到后自然不免有一些薄薄的凄凉了。至于这一点凄凉所生或所止处,大约不会再有人说的明白了罢。初时,我总偷偷的想,独我一个人不顾了所有去那书中写的一类陌生地方,去看那虎耳草,去看那白色小塔,去看划船,去看那小溪,听那越山掠水的鼓声及夏夜里如雨的虫鸣,尤其要看那溪面的一片烟,以及豆绿色的河水,心想:那到底是怎样一个奇怪所在?但近来竟觉得大可不必了,书中所带给你的意境在你心里,现实生活中不存在的。小时候,收音机里说书艺人说“无巧不成书”,《边城》里却全是不凑巧,只怕要在加上“无不巧不成书”了罢!嗨,忽一日方悟,巧即不巧,不巧即巧矣!
第一章,开篇不罗嗦,文字极简洁,次序极分明,使人了然于纸上。先说地点——湘西——茶峒。至溪至塔至人家至人及狗,由远及近,由大及小,引人入胜,将其缚定一处,此处原不宜太细,只大略几笔足矣,正是写短篇小说起法,尤类乎凤姐“一夜北风紧”之语。观者留心,山城与溪及塔皆用“小”字,人家则用“单独”,是意为其势之孤,其家之贫,读来不免使人心酸。写小溪自然写出渡口及船至船夫,旁出一笔写翠翠父母,及翠翠,又顺笔将那黄狗带出,又总写老人与翠翠及狗在一起样子,余忽然念及红楼梦中评语言作者誓不作开门见山文字,此即也。文若行云语若流水,诚所谓信手拈来无不是也。最可贵者,在于作者用字,别处心裁,准确到无以复加地步,耐哪里治白癜风看。
第二章细写茶峒地方,此处使我念及《巴黎圣母院》中作者维克多·雨果亦有一大篇只写巴黎圣母院样子的一章,以惜墨如金从文先生手笔,足见其对湘西地方眷恋之深。但谁又知那镇筸城才是先生魂牵梦萦的所在。但限于篇幅只怕未尽兴也未可知,又不知此处为删去多少文字。在本章后写顺顺及大老同傩送。其实,现实生活中,顺顺并不存在的,莫被作者骗过。近日看一档电视,因了这部小说许多人慕名去了,为了没有机缘去的我们,专讲那茶峒地方的节目。原来那茶峒位于三省交界处,河中有一小岛,当地名曰“三不管”,若遇有纠纷即采取决斗方式在那岛上,官府并不插手。这作者自然弃而不用,与小说意境不符,却不忘将棉花坡上所见,写进去,插在那身上。
第三章写茶峒地方节日,尤类乎川端康成在《古都》中对京都节日的描写一样。可惜只着重写当地端午一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