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家门前有条小河。每到雨季,雨水会从山顶沿山的低洼处七弯八拐的汇集在门前的那条小河里。河水蜿蜒几里后,流入邻村的一条较大的河,然后一直向东。据说河水要走上百余里,汇入一条更大的河,然后入海。
我的老家在辽宁西部一个偏僻的山村里。村里住着三十几户人家,一百多口人。在那时,是一个生产小队的编制。改革开放后叫村民组。
三十几户人家,被严严实实的包裹在那些七高八低纵横交错的大山里。整个村子只有一条三米来宽仅能过一辆马车的主路。路是依山势而修建,山曲则路弯,山高则路陡。六七里长的山路,弯弯曲曲,高低不平,蜿蜒得象羊肚里的羊肠。村里的几十座房屋,也是傍山依水而建。山曲,路弯,房子也是三三两两七扭八斜地散落在山的脚下,路的两旁。整个村子被山挤得像一根根面条,蜿蜒,细长。
我家门前的那条小河,是村子里唯一的一条小河。水面不宽,雨水充沛时,也就十几米宽一米左右深。不到雨季,河床是无水的,鹅卵石就会不知羞臊的裸露在那里,晒着日光浴。春冬时节,河床上偶有结冰,那得源于盛夏雨量足够充足。
在山区,一两场大雨过后,当土壤的水分饱和就会形成小河。起初的河水浑黄,亦称洪水。山洪时,孩子们会顶着大雨往河床的上方跑去,去看山洪的源头,然后追逐着洪水的浪头一路向下,有时会跟着浪头跑上几里路,为的就是看那气势磅礴狂野奔放的山洪。山洪猛时,会冲起河床上的鹅卵石在水中咣当咣当作响。孩子们看山洪的兴致,不亚于现在看一台晚会。洪水一浪高过一浪地冲刷着河床,肆无忌惮,惊险,刺激!
两三天后,洪水趋于平缓,浑黄的水经过几天的沉淀,也变得清澈起来。孩子们一年一度的节日到了!
三五成群的孩子,或放下书包,或放下锄头,以最快的速度脱下衣裤,一个个赤条条地跳进水里,弄得河面水花四溅。水里的小鱼逃命般的钻进石头缝里,水面的蜻蜓也魂飞魄散般四处飞散,青蛙也纷纷逃上岸去钻进草丛里。尽管鸠占鹊巢,可孩子们却理直气壮,俨然成了这里的主人。狗刨的,你追我赶,嬉笑追逐;扎猛的,两瓣儿小屁股一撅,人就没了踪影。分把钟后,一个小脑袋就会露在几十米开外。山里的孩子没有一个是经过游泳训练的,也不讲究什么泳姿,五六岁的孩子就开始在浅水处扑腾,不需几日,就学会了狗刨扎猛什么的。别看他们泳姿难看,但水性却是出奇的好。一个猛子扎进去,抓上一两条小鱼上来是常有的事儿。河里的小鱼受到惊吓后,一般就会慌不择路地钻进鹅卵石的缝隙里,水很清,孩子们在水下目不转睛的盯着小鱼的藏身之处,然后把两手从鹅卵石的两侧包抄,一般情况下不会走空。洗澡,戏水,摸鱼,一举三得。每到这时,孩子们就像过节一样高兴,山里的孩子,心中没有什么儿童节的概念,平时也没有什么娱乐项目,只有这时,才称得上是他们的节日。
盛夏时节,太阳像似弥补冬季的冷漠一样,开足马力地把热量传给大地,烤得大地火辣辣的炙热。中午时分,孩子们撂下吃饭的家伙,就飞也似的奔向河边。大点儿的孩子们选择在河水较深的地方,显示他们的水性,十几岁的孩子们则离开他们一定的距离,免得被调皮的大孩子们欺负。害羞的女孩子们则离得更远,因为十来岁的男孩子都是光着屁股赤条条洗澡的。山里的男孩子十来岁以前,基本没有穿过裤衩,穷。所以女孩子们便退到了较远的水域。一条河,最好白癜风医院咨询被年龄,性别划成几段。一般情况下,那条无形的楚河汉界是没有人逾越的,各守地盘,不越雷池。偶有调皮的小男孩儿,会一个猛子扎进去,游向女孩儿们洗澡的水域。距离十米八米的地方,蹭的跃北京十大最好白癜风的医院出水面,吓得女孩子们一阵阵尖叫。“缺德鬼,不怕水把你淹死呀”。一阵阵笑骂,一片片绯红,小男孩调皮地做着一副鬼脸,又一个猛子扎了回去。
到了晚上,是河里最热闹的时光。忙碌了一天的大人们也来到河里洗澡纳凉,男人们会先钻进水里,冲去一身的汗水,然后在河边抓起一把沙土往身上搓。那时没有搓澡巾,更没有什么洗发液沐浴露,家中的块把肥皂还要省下来洗衣服。因此,洗澡搓泥儿就用河边的沙土,搓在身上痒痒的,功效与搓澡巾差不多。经常是两两一伙,你帮我搓背,我帮你搓背。男人们手劲儿大,一会儿功夫黑黢黢的背上就会留下一大片红红的印子,砂纸打过一样。妇女们也是三三两两的,抱着脸盆,装满一盆衣服,找一块儿石板,坐在一块儿石头上,把脚伸进水里,边洗衣服边纳凉。待男人们闹腾累了上岸后,女人们盆里的衣服也洗完了,趁着夜色,也轮到她们洗澡纳凉了。
早晚时间,孩子们会把猪羊赶出圈,顺着河边放猪放羊。那个时候,人们勉强能够吃饱,猪羊除了淘米水就靠孩子们放。河边、野地、山坡,有的是猪羊吃的草。猪羊也都习惯了,一到早晚,听到孩子们的脚步声,就跑到圈门口叫喊,圈门打开,猪羊就会逃亡似的往外跑,到了河边,就忙不迭的头也不抬吃起草来。个把小时的功夫,一个个肚子浑圆,脚步也慢了下来。孩子们会利用这段时间,摸鱼抓虾,当然最多的还是逮蛤蟆。
山里的蛤蟆特别多,相对鱼虾也比较好逮。尤其是蛤蟆繁殖季节,寸把长的蛤蟆,挺个又圆又大的肚子,游不快也蹦不远。放猪放羊的孩子,手拿鞭子抽打草丛,受到惊吓的蛤蟆就会在隐蔽处蹦起来,或入水,或跳入草丛里。此时,孩子们就会来回的在水里,草丛中往返,忙得屁颠屁颠的。一次下来,逮个几十只蛤蟆是不成问题的。待到了吃饭的时间,猪羊也吃饱了,孩子们的两个衣袋里也沉甸甸地装满了短命的蛤蟆。山里人做蛤蟆非常简单,只需把蛤蟆放入滚烫的开水里煮熟,剥了皮就可食用了。繁殖季节的蛤蟆,一肚子籽儿,暗黄色的,蘸点儿酱油,吃起来特别的香,就像现在饭店里的林蛙一样,美味!对山里的孩子来讲,吃上一顿蛤蟆,就算是开了荤,就像是过年过节一样,吧嗒起小嘴来有滋有味的。不过这样的好景并不是很长的,待蛤白癜疯蟆甩了籽儿,过了繁殖期,就剩一层薄皮了,也就少有人逮蛤蟆吃了。
到了秋末,雨水渐渐少了,河水也褪去了许多,水也变得凉了,孩子们的节日也就结束了。
然后又是一个漫长的等待。
2016年4月14日编辑评语亲爱的作者,欢迎进入红袖投稿,希望以后注意:段首请空两格,已帮您排版好。最好一次性就排版好,多次修改,后台短时间内不显示。可自行百度“自动排版工具”,将正文在排版工具中排好后再复制粘贴到红袖的文本框里。 期待佳作。(编辑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