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东周时期,周与楚实为并存的王朝。在东周列国中,除了周人称王之外,唯有楚王问鼎并自称为王。事实上,楚与周(包括中原各诸侯国)长期为敌对方,双方时有征伐;一般来说在这种情况下,当时不大可能有学术大家可以兼通周地、楚地风情的。但是却有一个例外,这就是王子朝一行及其后裔。事情是这样的,公元前520年周景王死后,周王室在继位问题上发生内战,王子朝(庶长子)占据王城(洛阳)数年,王子丐(嫡次子,被立为周敬王)避居泽邑;公元前516年秋冬之际,晋顷公出兵支持王子丐复位(此举得到中原过诸侯国的响应),王子朝遂携周室典籍(应当还有大量周王室的青铜礼器)投奔楚国,此事被记录入《左传?昭公二十六年》和《史记》书中。
在王子朝一行中,既有王室成员、世袭贵族,也有供职于周王室图书档案馆的官吏和学者,而长期供职于周王室图书馆的大思想家老子亦非常可能同行。至于王子朝一行所携带的周室典籍,应当是相当珍贵的,它们应当包括前朝(指商代、夏代及更早时代)的文献、文物,以及周代列王的诰命文件,或许还有各诸侯方国的奏章、报表等文书档案资料。
根据《吕氏春秋?先识》记载:“夏太史终古见桀迷惑,载其图法奔商;商内史向挚见纣迷惑,载其图法本周。”这一方面表明周王室图书馆收藏有夏朝、商朝的图册文物,另一方面也说明携典籍投奔“有道之国”乃是一种古老的文化传统,而且也是图书文献管理官员的神圣职责。因此,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楚,如果不是表明他相信楚国将代周而兴,那么就表示他自己仍然是周王室的合法继承人(拥有王室档案乃是拥有王权的必要条件之一)。与此同时,在王子朝占据王城洛阳数年之间,周王室图书馆的官员和学者当仍然恪守职所,这在客观上等于站到了王子朝一派。因此,当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楚之时,这些官吏或学者无论愿意不愿意恐怕只能与王子朝同行。
然而在王子朝奔楚之际,恰逢楚平王死,楚国在继位问题上也动荡不安。种种迹象表明,王子朝一行并没有到达楚国都城,而是滞留在南阳西鄂一带(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北京治疗白癜风去哪个医院最好也就是说,王子朝很可能并没有把周室典籍送交给楚国君臣,而是将它们妥善地保留在自己手中。国内现存史书中,既没有记载楚国何时何地收到过这些周室典籍,也没有明确记载这批这批珍贵文献的下落,这些人类文明史上的无价之宝从此就神秘地失踪了,而且历代出土文物中也不见它们的踪影(或许有部分典籍出土或外传,但人们并不知道它们是周王室图书馆之典籍)。由于王子朝是有准备的带走周室典籍,而且他始终怀着复位的期望北京有治白癜风的专业医院吗;因此,有理由相信正是王子朝将周室典籍秘藏起来了。
假设王子朝在携典籍奔楚的途中,接受老子的劝告,对外伪称不慎失火将典籍烧毁以绝人念,暗地里则化装成商旅将周室典籍秘藏在墨山和丹崖山的山洞中(在今河南西峡县境内)。不过,《皇览》记有王子朝之墓在南阳西鄂,当地晁姓氏人自称乃王子朝的后裔;此外,今日河南镇平县与内乡县之间有地名为晁陂,或者亦因住有王子朝后裔而得名。因此,王子朝秘藏周室典籍的地方也可能在上述地区。
《左传?定公五年》记载:“五年春,王人杀子朝于楚。”事件发生在在公元前505年,但未言及事由和地点。此事可能与周敬王追索周室典籍有关,而王子朝以死拒绝交出典籍。与此同时,老子可能因参与秘藏周室典籍之事,遂辞职隐居直至终老;事实上,周敬王在位长达44年(死于公元前476年),在此期间,老子是不可能再回到周王室图书档案馆任职的。
《庄子?天道篇》记有:“孔子西藏书于周室,子路谋曰:由闻周之征藏史有老聃者,免而归居,夫子欲藏书,则试往因焉。孔子曰:善。往见老聃,而老聃不许。”若是《庄子》所言不虚,似可表明周敬王由于未能从王子朝手中追回周室典籍,故而重新向天下征集图书,以重建周王室图书馆。《庄子》书中认为老子与孔子观点不同,故而拒绝了孔子的请求。那么有理由相信,老子经历周王室内乱后,其观念确实发生了重大变化白颠疯;不过,老子之所以拒绝充当引荐人可能另有苦衷,或他已经失去了这种资格,而且也不便公开活动(大约此后不久,老子便西出函谷关,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从此隐去)。
据一些史料记载:殷商以前国家制度停留在鬼神、巫治文化上,国王亦是巫觋;《道德经》中经常使用四言韵句,四言韵句可能是延续上古史官兼巫师的一种常用修辞方法,并被周朝史官所承袭,此点《尚书》亦可为证。老子的《道德经》,在当时堪称长篇巨著,集式、术、道;从“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可窥测其隐去所有的特定事件,必然有其苦心。道家后来者,还以此两句引申出“天发杀机,星宿移位;地发杀机,龙蛇起路;人发杀机,天翻地覆。”
孔子学而感言“五十学易无大过矣”,时在公元前501年。《周易》等书原为周王室秘藏典籍,普通士人是读不到的;假设自从王子朝携周室典籍奔楚之后,秘藏的《郑华国周易》等书才逐渐流传出来。王子朝一行及其后裔,已经失去了往日的财富来源,他们必须寻找新的谋生方式,其中就包括编辑、抄写、撰著并出售各种典籍图书资料,但也不能排除有部分原版图书流散于世。据此,有理由认为,正是王子朝一行及其后裔开创了中国的图书出版业,而大量周室典籍的传抄流行又促进了教育特别是私学的兴起,而私学的兴盛又促成了春秋战国诸子百家的学术繁荣;文化普被黔首,国民素质提高,但“智慧出有大伪”,都有理了只能暴力最强者再独树一“理”,越有文化素养其暴力手段更艺术化。事实上,老子撰写的《道德经》一书,应当算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个人撰写的并阐述个人见解的著作;而所谓孔子删定《诗》、《书》云云,是否表明孔子收集到一部分散失的周室典籍?并将它们重新整理成册,才有机会读到《周易》,一天韦编三绝,理达极致,回首半生复梦,于道大悟,而感言五十学易无大过矣。
假以数年,曾子读到老师的易经研究报告,由乾卦九五爻爻辞文言,写了一篇心的笔记《大学》,讲修正自己的行为,要由心治行;与佛家流派对照,是禅宗里的“明心见性”,不识本心、学法无意,是心能转物的道理。而曾子的徒弟(孔子的孙子)子思,研究坤卦九编辑评语新浪热帖(作者自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