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金托管的定义:
资金托管的含义就是资金流运行在第三方托管公司,而不经过平台的银行账户。从而避免平台因为经营不善导致挪用交易资金而给交易双方带来风险。
资金托管模式下的资金流转图:
投资人和借款人分别在第三方支付开通自己的IPS账户,整个过程投资人都能看到自己资金的准确去向;平台也在第三方支付开通了商户号,但只能做资金解冻和退款两种作,而不能执行转账与提现作。
满标后,资金即会从投资人的IPS账户进入借款人的IPS账户;流标后投标资金会直接退回到投资人的IPS账户。
相较于传统的P2P而言,P2P网贷的优点在于年复合收益高,且作简单,而缺点在于目前还没有出台相应且有效的监管手段。所以P2P平台出现跑路和诈骗事件的主要原因是:中间资金账户缺乏监管,P2P平台拥有中间账户资金的调配权。近段时间,央行也明确表示了P2P网贷平台应当建立第三方资金托管机制。
资金托管主要包括以下三种方式:
“战略合作”首先可能是最基础的开户业务。绝大部分P2P与银行的合作仅停留在P2P企业到银行开立企业对公账户阶段,这也就是P2P最常用、最传统的资金池模式——把所有的客户资金在自己的对公账户中统一混合流转。
更先进一点的合作模式便是资金存管。资金存管起源于证券行业,到了P2P行业,目的也是为了使P2P企业借贷资金往来独立于平台自有资金。作方法是在上述开立对公账户的基础上再签署资金存管协议,使得投资者的资金可以直接从私人银行卡到达该账户,随后再根据P2P公司指令,由银行负责划转至借款人账户;抑或未能完成募集金额,银行将会自动退回出借人存在该账户的所有投资资金。即使是资金存管模式,该存管资金依然是根据P2P公司指令划付,存在挪用风险。目前大部分高调宣布与银行达成“战略合作”的P2P,事实上仅停留在资金存管这个层面,根据合同甚至还达不到全部的存管要求,但在宣传方式上,可能会利用“资金托管”的字眼。
更高级别的合作模式便是资金托管。这比上述存管又进阶了一大步。根据《商业银行客户资金托管业务指引》,商业银行如果要声称“托管”,就要履行安全保管客户资金,办理资金清算,监督资金使用情况,披露资金保管及使用信息等职责。应用在P2P行业有个额外细节,就是需要借贷双方的投资人与借款人均在平台合作的银行开立个人账户。但是托管也并非意味着安全性方面万无一失,P2P平台依然可以通过伪造借款人和借贷合同的方式,进行自融。为了防范自身风险,几乎所有银行都没与P2P走到这一步。
以上“三步走”,仅是建立在讨论P2P全部运营资金的基础上。另外还有一种“战略合作”,就是P2P与银行的 “风险备付金托管”。这里偷换的概念是,首先这笔资金并不是全部的运营资金,或者说只是运营资金中的极少部分,可以理解为保费。其次,目前银行对P2P的风险备付金依然存在上述“资金存管”中类似的现象,只“托”不“管”。
点击查看原文:什么是P2P平台第三方资金托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