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融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关于金融的话题我想是永远都不会淡。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也应势而生,并且很快的获得了一大批的投资人。互联网金融要走出一条与传统金融不同的路就需要不断的创新,但在创新的过程中也会碰到很多问题,下面就一起开看下互联网金融创新 过程中存在的几个陷阱吧。
(一)关于融合与颠覆
互联网金融与传统金融的关系,是补充附属、深度融合还是分庭抗礼、超越颠覆,是业界经常提到的问题。站在互联网经济的角度,不难发现,新的经济形态远未成型,当前的互联网金融不过适用于体量较小的嵌入部分;传统金融对于线下产业依然具备良好的服务能力。彼此之间的重叠程度并不高,因此对于这一问题无需在意。
同时,如果站在未来的角度,无论是互联网金融还是传统金融都离服务真正的互联网经济相去甚远,互联网金融即使稍有领先,也不过是一步之于百千步的比例。当真正的互联网经济来临时,二者都面临打散重构的任务。
互联网改变的不是金融而是经济,金融围绕经济改变而非单纯围绕互联网改变。更好的为经济的转型、发展服务,才是互联网金融的真正价值所在。金融的本质不会变,变化的是人们对于金融的认识,是金融服务的方式和形态。本质自然重要,改变同样重要,偏颇一端、忽视一端均无必要。因此,关于互联网金融的重点是互联网还是金融,同样无需在意。
如果从业者、研究者脱离互联网经济和经济发展的语境,单纯撕扯二者的关系,甚至针锋相对,水火不容,就跌入了互联网金融发展的第一个陷阱。
(二)互联网只是工具、渠道
自然,这句话多出于传统金融人士之口。如同二十前,许多人只把电脑当作排版工具,十年前,许多人只把手机视为通信工具。随着“工具”的长期存在,当依附于它的功能越来越多,承载的渠道越来越广,它就平台化了,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工作,成为基础设施,进而塑造经济。
非但如此,互联网除了成为人们生活的“环境”,它还孕育了新的商业模式和思维方法,导致完全区别于传统经济的互联网经济(即使从经济理论上,互联网经济与传统经济都有显着区别)。如果此时还只把互联网视为工具和渠道,忽视了其基础设施地位和处于快速发展之中的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生活及互联网思想,无论怎么努力,所作的可能都还是传统金融的线上迁移工作。这是当前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最大陷阱。
(三)互联网要的就是快
速度确实是互联网企业孜孜不倦追求的优势,吸引用户要快,扩张规模要快。不够快,很可能无法获得足够用户,无法实现流量变现,无法达成规模优势,自然是互联网行业的大忌。但作为互联网金融企业,在求快的同时,不要忘记金融业务的实质是风险管理;在够快之后,不要忽视质的提升。否则,只把互联网金融当作普通的互联网业务来经营,全然不顾资产质量,忽视金融的杠杆化、衍生化、公众化和系统化风险,一味野蛮生长,轻则毁灭自身,重则拖累行业。这是创新性互联网金融企业的最大陷阱。
我们在探索互联网金融发展道路的时候,不应忘记它的服务对象而仅仅从技术或行业自身探讨其演化方向。这是因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既有外部压力,又有内部动力,忽视任何一方,都可能导致路径选择的偏差。
在有关互联网金融的争论仍然不绝于耳的今天,跳出行业自身的限制,远距离设想互联网经济、互联网生活波澜壮阔的发展前景,把金融作为经济的一部分通盘观察,可能更有利于我们了解互联网金融的现状、不足与方向,充分挖掘互联网与金融二者的潜力,最终走向互联网金融的“超体”之路。
本文转自合拍在线资讯站,更多网贷相关知识可点击:he-pai.cn/article-246-1.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