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徽商,明清尤其是清代中国出现的重要群体。清代有晋商、浙商、徽商并立,形成了从未有过的繁荣。这次从安徽绩溪,算是见识了徽商的厉害。
徽商,首推胡雪岩。十二岁的小学徒,短短几十年时间,成了当时商界政坛炙手可热的人物,你可以说时势造英雄。可是为什么那么多商人,为什么就造就了他?徽商经商重要的标准之一是诚信。做生意诚信为本,果然走遍天下无敌手。胡雪岩遇到左宗棠遇到李鸿章,红顶商人的名字响遍大江南北。他成也政治,败也政治。商人不走政治的路子,做大做强太难。和政治有了关系,又有点悬崖边上跳舞的味道,两全很难。胡雪岩与乔致庸都是如此。
我以为徽商还有与众不同的做派,即做什么都做到极致。安徽徽州,古中国最具有文化韵味的地方。一张纸叫宣纸,一方砚叫歙砚,一块墨叫徽墨,个个精彩。胡开文的墨香,飘了多少年,至今谁敢说超越?几千年的中国文化,最不缺少文房四宝。可是,四宝有三个宝贝出自安徽徽州,绝不是偶然。做生意的多了去了,为什么后人还要卖他们的名字?很简单,他们做的东西,不但用手用脑子,更重要的是用了心血。据说,正宗的安徽商人,秉承了诚信的根本,我不知道真假,不敢瞎说。
涨得最凶的时候基本上是每月都在涨安徽来了很多次,总体感觉并不好。不是因为山水人文,就是感觉需要处处小心,生怕掉坑里。如果个个诚信,何来这样的感觉?行商坐贾,基本上我们没有什么机会和在警务室门前的海棠树下大贾打交道,小商小贩的行动或许说明不了什么,但是又有多少人打交道的对象类似于胡雪岩胡开文?那么,小商小贩算不算最庞大的群体?看人兑汤,坐地起价等等防不胜防的招数,伤害的难道只是购买者?少了信誉的环境最终伤害的还是他们自己。
这次穿行徽杭古道,没想到还遇到绝顶聪明的商人。不,她们不是商人,只是小摊贩,经商多年的小摊贩。一路前行,少不了有推销土特产和小食品的人。不止一个人看中了我先生手中的一把大伞。这把伞重量轻质量好,直径有近一米五。有人就搭讪,让我们把伞卖给她。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奇怪。她们不是卖东西的吗?还买!后来又遇到几次,不奇怪了。有一次我就回了一句,为什么要买我们的伞?回答很有趣,你们走完古道了,没有下雨,要伞干什么?我开玩笑地说,我这伞可贵了,不是三文两文的。一个年龄稍大的指着篮子里的货物对我说,全给你够了吧?
哈哈哈,真精!多好的买卖!一篮子卖不掉的全给我,我要它做什么?这就是人家的生意经。她们还有慧眼,一眼看出东西质量的优劣,本事啊。几位女货主,貌不惊人出言惊人,今天的“徽商”,难道都这样?
现在电商处于上升期。实体店越来日子越难过。假如徽商经商的命脉诚信有了缺失,徽商被其它地方商人取代,便不是杞人忧天。不说了,再说影响情绪。咱可是花钱出来找中国人不仅买不起房 更租不起房十几年来罪受的,千万不能生气!“商人重利轻离别”,唐代就有这样的判定。那么,无论怎样,也正常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