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那天听罗胖讲书,《魔鬼经济学》。他讲得很有趣,举了很多例证。我个人以为最有意思的一个例子,是人性的弱点。
这些年,西方国家屡屡受到的。各国政府与警察部门投入了大量财力精力人力,依然防不胜防。他们吸取了众多教训以后,决定先行预防,也就是我们中医说说的“治未病”。换言之,要在芸芸众生里,将有可能的筛选出来。怎么筛选?通过家庭关系。也许他们为了所谓的理想,不结婚不生孩子。可是这样的年轻人太多,很难说这样的人便是隐藏的。后来又找到一种方式,即用钱的方式。
平常生活里,西方社会往往用卡来支付。研究者发现,很多不用卡。他们会到银行提取现金。大额的钱钞转过来,他们在周末提取现金,而且每次提取数量不是非常大。但是这样的人能被证明都是犯罪分子吗?显然也不行。毕竟在卡之外,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现金支付。否则,还要印钞机干什么?只能说概率分析。
然而,魔鬼经济学的作者,利用大数据,找出了一个相对比较简单又准确的方式。原来,西方人的投保概念比我们要强得多,基本上人人参保。可是,有这么一群人没有进入保险序列。为什么?他们的生死,保险公司不赔偿。因为这样的方式,他们颇有斩获。为什么会在保险与否这个问题上,那些视生死路草芥的人栽了呢?就是因为他们的生死,保险公司不予理赔。换言之,他们的保费是白交打水漂。
就这么简单,一点点的保费,暴露出一个群体的特征。人性中有一种叫做贪的东西,难以隐藏。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少贪的代表。像清朝的和珅,拢共只有一个儿子,还娶了乾隆最喜欢十公主。自己早已经居于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可是无穷尽的贪,让他的儿子媳妇都看不下去,并有过适度的劝说。然而,他不听。有统计说他的财产超过政府一年的收入。而我看过最夸张的说法是十年的赋税。“和珅跌倒,嘉庆吃饱”的民间传说,可见他的财产之丰。要这么多钱干什么?一朝失势,一文钱都得不到。聪明如他,一定可以想见到这样的结果。偏偏,他还是这样做,除了人性,难以解说
和珅不是特例。在他之前汗牛充栋。在他之后层出不穷。这些年一而再再而三出现在我们视线里的大老虎小苍蝇,哪一个不是倒在贪字上?高官厚禄给了贪以生长繁衍的机会,对金钱美女的贪变成节段型有哪些症状表现呢了流行风尚。不要以为只有当官的人才会贪,君不见古已有之的陈世美王奎之类,不就是他们的祖宗!不要以为只是有权有钱的人会这样。“富贵易妻”,老百姓中不乏这样的人物。通过某种手段得到的富贵,到手后不是想到如何安享富贵,而是易妻,因为糟糠之妻入得了厨房进不了厅堂。没钱的时候有老婆就行。有钱了!还要黄脸婆干什么?这里的贪,还包含了某种不被人注意的虚荣心。
可以共苦,不能同甘。这是老虎苍蝇之外的普通人生活里的寻常。最搞笑的是看到过的一条新闻:一对夫妻晚来无事聊天,假想如果中了五百万大奖的分配问题。本来的聊天,有了五百万做基础,就不那么平静了。聊天变成了争吵,最后的结果是离婚。好玩吧?这样也可以离婚,不是婚姻的脆弱,分明是两个人“性相近,习相近”的必然。我想象不出来,如果他们真的有了五百万,估计仅有离婚是不够的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开展免费送光盘活动,还要打得头破血流才行。贪到了这样的程度,是小人物贪的悲哀。五百万,在北京上海,能买到上好的房子吗?
回到“魔鬼经济学”。也许被筛查出来的那个群体,会有“一念之差”的遗憾。但是仅仅用遗憾来解释,好像真的不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