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11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忆洛阳(上)

6844

主題

6844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qzjbe 發表於 2016-8-30 00:09:2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人的一生大多会主动的或者被动的离开故乡去一个或多个异地去。洛阳是我去过为数不多的几个异地之一,因为疗疾的缘由,所以,我的前往也是不得己的。   

  那是一个秋意渐起的季节,班车一路北上,带着我念家的思绪,载着我对北京治疗白癜风好的医院是哪家未来的希望。摇头晃脑下无精打采地欣赏着随车倒去的风景。一夜疾驰,一夜巅簸,不知什么时候合上了疲惫的双眼,以致于到了服务区我也未能用上夜餐。   

  矇眬中大脑一震,当司乘人员唤醒我沉睡的双眼时,我知道我的目的地到了。天还未大亮,放眼望去,整个空气中雾蒙蒙的,就像在浴室里一样几米开外已失去了视野,唯一不同的是我浑身一颤,起了鸡皮疙瘩。与我出发的城市相比这里仿佛已入中秋!   

  经过半小时的路行,我来到了一个叫作小辛店的村庄,在旁人的引领下走到一处坐南向北四合院式的庭院前。叩门响起,少顷,门“吱呀”一声拉开了,“文阿姨”看到开门的熟悉面孔我上前拉住了银发苍苍的文阿姨。“科……”阿姨露出了和谒可亲的笑容惊喜道:”你可来了!”“嗯。”我笑嗔着,“穿的这样少,冷了吧?你丽姐担心的都打过几通电话了……”就这样我便安顿了下来。   

  洛阳的人民朴素,直爽而热情,我也没有拘谨,把这里当作自己家里一般。早饭用过,文姨便带我去拜访当地的一个军医。那里地处离小辛店大约二十公里左右的一处半山腰上一所部队里,交通极不方便,转了四次车。那时文姨已经六十多岁了,身体也不是很好,其间还要向司机   

  讨价还价,嘱咐司机走山路慢一点……   

  周折了近两个小时,中午之前终于赶到了小山沟(部队地名)。在那里通过医生的询问病情,随即往鼻腔里注射一种透明液体的药水。之后,配了点口服的药,详嘱一遍,吩咐以后每隔五天随访一次。   

     

  无论在什么地方,只要你把那里当作自己的家,那里的成员也会把你当作他们其中的一份子。   

  文姨的家中还有董叔叔以及他们的三个外孙及外孙女,她一生膝下无子,但有五个女儿。四女儿在南方J市里经营着一家发廊,刚好前几年我在那个城市呆过。去的次数多了,我们便熟悉了起来,我一直称她丽姐,她待人很诚恳,直爽。文姨在一次从家乡来探望女儿期间了解了我的况,便要求我到她们的家乡去治疗鼻疾。   

  于是就这样,我便与洛阳结了缘!这正如世间的人一样,在不经意间你撞到一个人,一个朋友,便无缘由的相遇了!   

  所以,认识丽姐与文阿姨便是我的幸运,不然现在我还在遭受病痛的折磨。   

  秋地里的庄稼已经种在地里了,但还未到收获的季节,此时的农村景象大多是无所事事的。那时董叔叔的身体还很硬朗,闲来无事,每日就跟着别人一起做建筑。下午的时候文姨要到田间去,我实在不知该做什么,也便央求一同前往。   

  那里虽然有些山区,但整体应该属于丘陵地带,田间望去高低不平,而且碎石横生,遍地一米左右高的野草无规律的布满地头,风头甚至盖过了施过肥的庄稼。地头之间没有什么像样的路,我随着文姨蹒跚的步伐高一阵低一阵的向前挪着双脚。“前面那块就是我家的地了,看,长势还不错……”绕过了一块玉米地,踏过几片山芋藤便到了一块落花生的地块。在我的记里这好像是留给我较深印象长在田间的花生秧苗,叶子类似于椭圆状,跟我家乡的蚕豆秧接近,但没有那么高,那么茂盛。“打种到田里,平时都没怎么来看过,瞅瞅都多少草了”文姨心疼的半开玩笑说“再不把草除掉,到时只能种苗收秧了……!”看到豁达开朗的文姨,我也打趣到“文姨,种小苗收大秧,这样收获还是挺大的啊……。”就这样一边聊天一边陪阿姨除草,不久便感觉自己腿酸酸的,但总算坚持了下来。这种感觉让我一下回想起我的童年来,那时也经常随母亲一起下过地,但经常挨骂,如踩倒了幼苗,草拔的不干净了……这些总归逃不过母亲大人的训斥的。“看这些庄稼长势这样好,到了收成季节,产量都通低了”听到文姨这样说,我有点不解。“这里田间都是石头子,庄稼难以吸收养份,土地都积不住水,还经常干旱,雨水少了,我们就瞎忙活了……。”就这样,在太阳将要降到地平线的时候,我们总算完成了任务,看着焕然一新的田间,文姨露出了会心的微笑,好像看到了落花生丰收的喜悦。   

  等叔叔完工来家的时候,文姨已经把饭菜准备好了。我第一次吃到了玉米粥,刚喝下不太习惯,生玉米味很重,但接下去口感越来越香。尽管我的家乡盛产玉米,但从未有过这样的吃法,这倒是一个不小的发现。在叔叔与阿姨一阵嘘寒问暖般的关切下用完了晚饭。饭罢,我便央求董叔叔明天陪他一同去做工。“又热又累的,不要去干那个。”可是,在这里总没有什么事。“就在家里玩吧,没事出去遛遛……”叔叔劝到。可我执意要去,文姨坚决不同意“过来就是看病的,本就身体不好,不要想着去找什么活。”我还要说什么,马上文姨就生气了“我们这里条件是不好,可还能养的住你……!”拗不过文姨我也史只好作罢。接下来,边聊天边看了两集的《木府风云》之后,时间不早了,便休息了。   

     

  接下来,每间隔几天就要去回访一下我的主治医生,然后再几经周折返回家中。几乎每天都重复着同样的生活,睡觉,吃饭,看电视,在村里瞎逛,也偶尔陪文姨到田间除草,施肥,打理庄稼……其间虽有少许乐趣但总归觉得无聊起来。就像每天吃三餐馒头,以至吃上一个月任谁都不会有太大的胃口。   

  文姨当然没有让我每天都吃同样的馒头,把她们那里的主食换了个遍,杂面,水饺,各式样的稀饭,不知名的油炸面食……甚至还吃上了传说中红薯面馒头。在我孩提时代大人们或者大几岁的姐姐都一直提及过,在那个粮荒的年代是经常吃的,传言味道难吃极了。但我却没有一点印象,或是没吃过,或许是年纪太小丢失了记忆吧,总之我是不知道它的样子的,更不知道它的味道。然而我却没有吃出想象中极其难吃的味道来,甚至还一连吃了两个。可能是文姨做法的不同吧,我当时这样想!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地址  

  以至现在,还偶尔嚷着爱人要她做几个让我回忆一下它的味道,但总遭到她的嘲弄“好日子过惯了吧!”其实,我知道自己内心的答案,我只不过是思念了做红薯馒头的那双手,以及那双手所依附的那个人!   

  我还是渐渐的瘦了下来,这是文姨的说辞,看着我那突起的颧骨,文姨心疼的自语“是水土不服还是我们这的水不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