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丙申初夏,省教院的几位老学结伴而行,从兰州出发,驾车去河西五市,看望三十年未见面的老同学,顺路浏览了河西走廊旅游景观。幼君同学在微信上转发了宋有荣老同学在途中所填新词:采桑子.河西行,再三拜读,感悟良多,启迪颇深。采桑子,词牌名,又称罗敷媚、丑奴儿,双调四十字,前后阕各两平韵,一韵到底。前后阕第三句也常用叠韵。该词原文:“河西走廊风景异,雄关千年。卧佛千年,一副色相世代传。三十年前聚雁滩,同窗情缘。朋友情缘,各历沧桑话如泉。”
宋词上阕首句“河西走廊风景异”,借用了宋范仲淹词《渔家傲》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写法,相同的地理环境—塞外风光,自然是点睛之笔,恰到好处。一个“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的特点,敏锐地抓住了河西走廊的特征,起句开门见山地的直陈河西行的独特感受,使人联想到古诗词中所描写的河西风光:“北风吹地北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河西走廊的诗意画面,古朴而苍凉,浑厚而悠远,天高而路长,形成了独特的意境美。“风景异”三字为虚写,引人展开遐想的翅膀,让读者借用各自的知识积累和历史印象,给予充分的空间,尽情的驰骋想象。
第二句实写,用“雄关千年”四字,抓住河西走廊之名片,最具典型性、代表性的旅游景点:“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并用“千年”来形容其历史久远。嘉峪关,万里长城的西部终点,地处甘肃省河西走廊中部。位于甘肃嘉峪关市向西5公里处,是明长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