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摇扇打扇最闲暇
“扇子扇凉风,时时在手中,有人来借扇,我也要扇风。”
这是关于扇子的一句乡间俗语,可见扇子是夏日人们必备之物。如有人问你,扇子姓什么,答案是:扇子都姓“摇”,也姓“打”,它的诨名叫“摇扇打扇”。因为燥热的盛夏,只有不住地摇动着手中的扇子,才会有凉风徐来;只有不停地用扇子去拍打苍蝇、蚊子,才不会被害虫叮咬。习惯成自然,这“打”惯了,有些大人也喜欢用扇子把打小孩,当然,也有用扇子挠痒的。淘气的孩童才不用它来扇风呢,则用它来捉萤火虫,用扇子轻轻一扇,萤火虫就落地了。
据考证,扇子始于殷代,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扇子的种类很多,农村用到最多的是芭蕉扇、毛扇和折扇等。
芭蕉扇简称芭扇,又叫蒲扇,葵扇,是用一种棕榈的叶子做成的。芭扇买回洗净后,用厚实的木板压平,然后用布条把扇子绲边,这样就会经久耐用。
芭扇上简单的题字或做记号、写姓名,多是用墨笔在扇面上书写后,拿到煤油灯的玻璃罩子上去熏黑,然后用清水洗净墨水字迹。但油灯熏黑的痕迹是难以洗掉的,这样就会显现出芭扇面的黄底色和烟熏的黑边框,就能清晰地看出所写的字迹来。用北京白癜风治疗效果好的医院融化的蜡烛去书写,工序更是简单,蜡烛写过,即刻凝固,熏黑后,抠掉蜡烛即可。
毛扇即羽毛扇,也叫鹅毛扇。鹅毛分白鹅毛、雁鹅毛两种,白鹅毛是选择鹅翅大毛来作为制作毛扇的原料,雁鹅毛则是选择大雁的翅尾来制作毛扇。因雁毛稀少,故雁毛扇尤为珍贵。
毛扇的羽毛柔软而富有光泽,轻巧美观而又实用。制作毛扇是一项传统的手工艺,其过程叫做扎毛扇。扎毛扇工序繁多,技术性强,尤其是“串毛”这道工序最为讲究。毛扇的形状多为桃形,也有“铲子”型和奇特的羽毛扇,其型号分大、中、小号三种。
毛扇质地轻盈,扇出来的风与芭扇不一样,非常柔和,特别适宜于老、弱、病人及孕妇使用。江汉平原有个风俗,女儿出嫁的当年,未婚女婿大多会在端午节前节礼,要给女北京哪家医院白癜风专科比较好方和亲戚家的妇女们送去毛扇。
普通的折扇,为竹制的骨架,纸糊的扇面,上面绘有字画,或诗词、警句,如唐伯虎的诗《桃花坞》和全国白癜风最好医院宁静致远、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等;或花草,如梅、兰、竹、菊之类。折扇也叫折叠扇,因收拢时能够二头合并归一而得名。
“举处随时消酷暑,动来常伴有清风”。折扇,多是城中的风物,旧时,一把薄薄的纸折扇,便可以伴随市井平民度过一个炎热的夏季。
一把小小的扇子,折射出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三国时期蜀相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手执羽扇,每遇难事,摇上三摇,其智谋自来,羽扇成为他智慧和谋略的象征。苏东坡的名句“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更使羽扇变成智慧的化身。文人墨客常随身携带一把扇子,在各种交往场合中行持扇揖让礼,中规中矩,文质彬彬。此外,还有孙悟空过火焰山用的芭蕉扇,梁山好汉用的铁扇,不胜枚举。
想起儿时,多少个夜晚,母亲手里的芭扇总是不停地摇动着,让我在习习的凉风中酣然入睡。芭扇,倾注着慈祥的母亲全部的精力,一生的关爱。至今想起,心中依然沉痛。
“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闷热的夏夜,繁星满天,月光把家乡的村子照映北京现在一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得有如一道银河,树影婆娑,蟋蟀鸣唱,流萤飞舞,池莲飘香。河堤上便成了人们纳凉的场所,左邻右舍聚在一起,阵阵欢笑。孩子们你追我赶玩捉迷藏,村妇们的家长里短,没完没了。我喜欢上身赤膊,脚穿一双木拖鞋,独自散步。左手拿一口琴,吹着唱着;右手持一把芭扇,摇着打着,静静地享受着夏夜独有的闲暇与美好。
而今,这传承数千年的扇子已退出舞台,每当夏夜来临,人们再也不用费力地去摇扇打扇了。然而,轻摇时光的扇子,给我留下的是美好的回忆,总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