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144|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记忆的味道之玉米面条

8896

主題

8896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pkrwn 發表於 2016-9-22 04:58:0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家乡主产玉米,所以用玉米为主要食材的膳食多如牛毛,全玉米的有,玉米粥、玉米饼、玉米蝌蚪(玉米凉粉)、玉米饸饹等等,那以玉米做辅料的更是数不胜数可以这样说,玉米面可以和任何的谷类食材配伍,做出程式各样的食品。但玉米面条实不多见。一是其做工精细,二是其配料讲究,现基本绝迹。近年来,生态游、民俗游异常火爆,后城西山主打玉米宴远近闻名,为此我还慕名前往品尝,结论是商业炒作除了玉米凉粉算是正宗外其它并没有什么特色。现代人都有着回归自然的意识,一切也讲究起手工作,这里我想起了纯绿色食品——玉米面条。   

  玉米面条在家乡,被乡亲们称为棒面条子,顾名思义,就是用玉米碾成的面粉后添加少许榆皮粉而做成的面条,由于家乡的方言我们称面条为条子,这种面条区别于我们认知上的饸饹。因为饸饹仅是用玉米面用高温挤压成型的一种面条,食之需先蒸后煮,属于机器面。我说的棒面条子不但有好于饸饹的口感也有一定的药食作用,属于纯手工绿色健康食品,当然也是我的童年味道。   

  家乡位于赤城县东南端,地处坝上高原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山地丘陵地带,记忆里的小村平静而祥和,虽然乡亲们并不富裕,饭食上也不丰富,甚至可以说是单调,但是那种生活在我的记忆里并不觉得苦,反而觉得邻里间的淳朴,无忧无虑的乡村生活是我最怀念的。在单调的饭食中,玉米面条算得上是餐中佳品。   

  以前吃玉米面条是因为市场流通和生活条件限制,并不会过多的在意其营养价值,更多的是被动的接受其最基本的充饥功能。而现在不同,我们会更加在意科学的饮食和营养搭配,单从玉米的价值,可以说营养丰富,亚油酸、蛋白质、矿物质、维生素、叶黄素及7种“抗衰剂”等多种营养成分,但因玉米属粗粮,其粗纤维高导致其面粉的粘性不强,要想增加其粘合性和口感,必须在玉米面里加一些其他的面粉或作料以增强它的粘合度。因此,玉米榆皮面应运而生。榆皮是取表皮内与干体之间的夹层(嫩皮),味甘,性微寒,有利水通淋、祛痰、消肿解毒之功效。经过细磨的玉米面加少许榆皮粉就可做出色泽金黄、口感筋道爽口的金黄面条。我们不知道先人们是怎样的发现和试验,是怎样的赋予实践,又是怎样的普及推广,但玉米面条就是玉米面与榆皮面的一种混合的智慧,一种绿色健康的添加配伍。两种食材的结合不但改变了单一食材的属性也增加其独有的口感。   

  记忆最深的是春天,万物复苏,榆柳吐新,村里能上大树的人会主动告诉村人,要卸榆树的枝叉,人们便三三两两的前往,树上高声喊喝,树下的人举止注视,树上树下不时对话笑声不断,在一阵刀凿斧砍之声后,一叉叉带着新绿的树枝便了掉下来,人们便开始忙碌起来,摘榆钱,采榆皮,场面生动气味芳香。   

  母亲说,玉米面用机器加工远没有石碾轧的味道好,将新收的玉米用石碾磨成面粉,磨面粉其实是很麻烦的,先是要选颗粒饱满的玉米去杂物,去皮成米后再用石碾磨成细粉。提到石碾,似乎那已经是文物级别的古董了,原来的小村,拥有多盘石碾,可以这样说,石碾是人们生活必备的工具,一般家境殷实的人家都会备之石碾,到现在老家的小村依然有一盘能转动的石辗,听说是村里所有的年老人费了很大的劲才保留下来的,他们会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的呵护着这盘石碾,他们的说法和母亲一样,它磨的面,碾的米,好吃。眼前不由得出现了推辗子的场景,一个圆圆的碾盘,大了一圈却永远走出的碾道,碾盘上圆柱形的碾轱辘在人力的作用下与碾盘挤压为什么青少年也容易引发白癜风150217/4580366.html]中科华北白癜风中医医院地址是哪里着上面的粮食,粮食会顺着碾盘上的纹路点点挤出,然后沿碾盘边沿形成圈等待去糠净米或是去北京中药治疗白癜风效果最好的医院在哪渣成粉,玉米细粉需经高目数的细箩方可,细到用手摸不出任何颗粒感才行,一般,细粉要上三遍碾过三如何自我检测是否为感染白癜风遍箩,才终成细粉。到最后总会剩下些许磨不细的渣,我们称其为棒糁,可以熬粥。   

  玉米面条是典型的粗粮细做,是改善伙食和消暑佳品,也是人们改良食物搭配,增进营养的智慧之作,将磨好的细面用温水和均掺入少许榆皮粉,反复揉面,直至面团均匀且韧性十足后,醒面十五分钟后用擀面杖擀薄整形切条方可。   

  夏季的中午,把刚出锅且细细滑滑颜色金黄的玉米面条,因榆皮粉的作用,筋道爽滑芳香丰满,用凉水一激,然后浇上晾凉的卤子,可以是葱花卤也可以是简单的豆角、青椒、鸡蛋西红柿或是炸酱,或是酸菜卤更有韵味,虽简单但醇香,再拌上醋汁蒜末,吃到口里爽滑清凉,在炎炎的夏日,让人倍感清爽。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刚刚摆脱温饱的人们在以让人眼花缭乱的食谱充实着自己的想象,并全力以赴的付诸实践,粗粮也在一段时期内淡出人们的餐桌。   

  面对这样一种古老健康的饮食,它承载的是一种文化和智慧,当我们眼睁睁看着它消失时候,心情是复杂的,因为和它将一起消失的还有石碾和人们的那种勤俭中提炼的智慧,以及食为天的那尊崇自然的理念,现在那种无公害有机的粮食越来越少,我们将面临浩瀚如海的食品安全,源自天然的健康似乎将和许多老物件及相对的饮食文化即将成为一种消退的符号。   

  现在,石磨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回归自然,绿色健康已经成为人们的首选,相信,有一天,家乡的有识之士会弘扬具有特色的家乡饮食文化,在一片天然榆林旁,一盘石碾前,一场饮食革命会悄然而来,我想那时,玉米面条一定会成为家乡致富及众多健康饮食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