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的吆喝声
骑着自行车,走街串巷的小商贩,用电子扩音器,反复地播送着“收头发”的录音。在这一溜风走过的喇叭声里,让我回忆起早些年乡村里,那五花八门的吆喝声。
吆喝声又称“叫卖声”,有用嗓子喊出,也有用响器敲出的声音来代替。吆喝声是小商贩、艺人招揽生意时发出的招呼,也是用乡土方言说唱的一种口头艺术,更是乡村一道独特的风景。吆喝声有板有眼,入腔入调,时而高昂,时而低沉,此起彼伏,不绝于耳,给人以语言、声调美的艺术享受。
我生长在乡下,吆喝声于我并不陌生,特别是那富有四季特色的吆喝声,给我留下深刻记忆,如正月白癜风分三类,这些白癜风一定要治请灵符,夏天卖炊壶;秋季换豆腐,腊月把锅补。
正月是中国农历的第一个月,也是一元复始。正月里求符、算命,可以对自己一年“运程”作提前了解,看看一年的运势如何,寻找一个心理寄托。
符,能传达天神意旨,也能降妖镇魔,治病除灾。正月到寺庙里去请灵符,即平安符,可带给人们内心安稳,保得平安快乐。寺庙门外,算命者居多,他们做着半迷信、半慈善的事,以客人出生的时辰、八字等资料,来猜测客人的运情,即一年的好歹运气。
算命是一门古老的行当,信则有,不信则无。游走在乡村里算命先生,其吆喝声来自与他手中的响器,即小铴锣。先生肩背雨伞,一手持竹竿探路,一手击打着小铴锣。牛角做成的锣锤和木柄连在一起,轻轻转动手腕,即可敲响铴锣,其声音清脆,能传很远。算命先生多以生辰八字测祸福,也以解签卜吉凶。人们心里都知道,算命是骗人的,但急于寻求安慰,总希望从算命卜卦中得到些慰藉。故代替算命先生吆喝的小铴锣,那“铛、铛”响声才经久不绝,“正算命”的习俗才得以延续。
夏天来了,天气也变得越来越热了,隔三岔五的,那挑着大荆篓小商贩的身影便出现在乡村。荆篓里,装满红色或瓦灰色的土陶炊子和茶壶,一担窑货本是累得气喘吁吁,也不忘亮开嗓子去吆喝:“卖炊子茶壶”。夏天里,家家户户都少不了这炊子、茶壶,炊子用于烧水,茶壶用来装水,带到田间地头。人们闻声而出,有掏钱来购买的,也有拿杂粮来交换的。检查炊子、茶壶漏水,常见的方法是将其按在水里,看壶内壁有没有水浸入。
土陶茶壶在我的乡村,也叫“土把壶”。小半生过来,我喝惯了这土把壶的水,它容积大,也散水汽,喝到嘴里有一股我喜欢的土腥气、烟沫味,甘甜清凉。我爱我的家乡,更爱家乡的水,那清格朗朗的家乡水,无时无刻不萦绕在我的心头,留在我的记忆深处。
似乎从我记事起,在我们乡下,特别是在秋季里,有一种叫卖声一直在吆喝着,那就是换豆腐的。秋天,田里的黄豆收割归仓,黄豆本来就是做豆腐的,人们拿黄豆来换豆腐、千张,也调节了蔬菜的淡季。天热,换豆腐的人怕豆腐变味发酸,于是,肩挑一担水桶,里面用水养着事先切好、形状大小一致的豆腐块。以多少黄豆来换取一块豆腐,也以多少钱来买一块豆腐。如今,那伴着我的童年早晨的“换豆腐、千张”的吆喝声,也早已可以辅助治疗白癜风的有效方法远去。
杂货铺的生意是“端午的伞,过年的碗”;补锅佬旺月是“腊月把锅补,手艺做当时”。临近春节的腊月,家家户户都要准备些年什货,欢度新年。熬糖打白癜风的症状有哪些豆腐少不了用铁锅来制作,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家里有铁锅破损,请补锅佬修补后,就可以继续使用,也免得去买新锅。补锅佬一年四季挑着担子走村串乡,敲打生意,而在腊月,则是补锅佬最忙的日子。每当补锅佬走进村子,人们会纷纷找出破锅,拿到补锅佬摆火炉的角落,去等待修补。
补锅佬的吆喝声与其他匠人有所不同,有响器、但也有吆喝,循环交错,配合得有声有色,鲜活生动,听起来绝无单调乏味之感。手里的一串铁片响器,时而晃荡出深沉悠长的撞击声,时而也不断地吆喝着“补锅嘞!”的招呼声,抑扬顿挫,韵味无穷。
补锅佬是个非常古老的行当,源于铁器的出现。补锅佬的行头,一条两头翘的扁担,挑着一副担子,担子的一头是风箱,另一头是熔化生铁的坩埚,零星的小物件有废铁锅片、灰膏或黄泥、砧凳、小锤、小榔头、钻子等。
补锅佬补锅的砂眼或漏洞,称为打“铁疤”。先把碎铁锅片放进坩埚去提炼铁水,再用一只小勺舀出铁水去填补砂眼或漏洞,最后进行细心修补后,破锅就可以使用了。修补出现裂痕的铁锅,在锅反面裂痕的两侧钻出小孔后,打几个钯钉,用小槌细心钉入小孔,磨平锅正面露出的钉尖,抹上灰膏即可。
如今,算命先生小铴锣、卖炊子茶壶叫卖太阳晒后身上长白斑该怎么办声、换豆腐的吆喝声、补锅佬铁片响器,这些曾经记录着乡村岁月过往的行当身影,行板韵腔,已逐渐远离了我们。有些吆喝声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叫人心烦的电子扩音器录音的“吆喝声”。情随境迁,只有上了年纪的人,会对乡村吆喝声留下深刻的记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