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碼
 註冊

掃一掃,訪問微社區

查看: 142|回復: 0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些想法

2524

主題

2524

帖子

35

積分

新手上路

Rank: 1

積分
35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xuaxlrfen 發表於 2016-10-31 07:58:33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拙作《教育外谈》还有一个副标题《切磋黄全愈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全书18千字,分“A概略扫描”“B深入几点”“C附录”组成;“C附录”多是过去发表的短文,其中几篇与正文相关。且欢迎读者在该处对《教治疗白癜风多少钱育外谈》发表评论。从《教育外谈》起稿到发行,我有一些想法,在此闲谈!   

     

  一、杀猪刀子服虎   

     

  传闻:古时有个村寨,常有小孩、大人被密林出入的老虎咬死,吃掉,竟连尸骨也找不到。智者便出主意招聘壮士打虎。要求必须像武松。一人前去应聘,但太瘦削,不如武松壮实。招聘者道:看样子你不仅打不倒虎,还反会被虎吃掉。应聘者说:笑话,怎么可能?招聘者问:你有武松的大棒吗?应聘者说:在下不用武松大棒,只要一把杀猪的刀子,必须锋利。招聘者说:再锋利也是一把杀猪的刀子……!全村寨的小孩大人一个也不相信。   

  应聘者说:我不急用聘金,先入密林,逗引一只老虎来这大坝,就杀给你们看看……!   

  全村人惊奇,都来观赏他冒险!   

  被逗引的老虎咆啸着到了大坝!应聘者已大汗淋漓。但神情自若。   

  老虎先向他喷痰——这是发出的非吃人不可的信息;再就是向他纵身——这是即将吃人的举动;接下来便向他猛扑——这一招会结束人的生命!   

  当老虎向他猛扑的一刹那,他把身子轻轻一闪,蹲下,双手将杀猪刀子举过头顶,迎着老虎治疗白癜风多少钱腹下的心脏部位划过——老虎扑空,却被刺中了要害,瘫倒在自身流出的血泊之中。   

  应聘者起身笑问:如何?   

  一阵暴风骤雨般的掌声,充满赞美的欢呼声。   

  我只在动物园里真正看见过老虎,对老虎吃人的实际情况一点也不了解。上述故事是否无懈可击,不敢保证。我只是想在其中引证关于“方法”的重要性。应聘者瘦削,不如武松壮实,用武松的大棒再加几碗烈性烧酒,肯定仍然敌不过老虎。利用老虎猛扑的力量把老虎治死,确是显得特别聪明。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有一个方法问题。   

  只有万物之灵的人类才能不断创造更好、更妙、更科学的方法。   

  教育也不例外。《教育外谈》讨论了教育的方法。主观的意图当然不是武松用大棒的硬打,而是应聘者杀猪刀子的巧拼!  北京白癜风专科医院  

  方法由目的决定。《教育外谈》也讨论了教育的目的。   

  要是用杀猪刀子杀猪,不是服虎,便用不着“大棒的硬打”,也用不着“把身子轻轻一闪,蹲下,双手将杀猪刀子举过头顶的巧拼”。   

  如果不想成为袁隆平,不想成为诺贝尔,不想成为巴斯德……,总是打算当名大贪官,当名投机倒把暴发户,阅读《教育外谈》就浪费时间,多事!   

  《教育外谈》是教育的目的、方法论。探讨的全是教育的目的和方法,力争寻求一个正确的目的,好一点的方法。   

     

  二、丑角不丑剖析   

     

  我读四川乐山师范图音科的时候,任我们“艺术概论”课的舒俊生老师,组织我们去看   

  由著名丑角邱伏新主演的川戏。邱伏新幽默风趣,同学们非常开心。舒俊生老师以此作为上课内容,向我们讲解丑角不丑。丑角为什么不丑?丑角当然表现生活中的丑的一面,但总是通过美的形式,所以丑角不丑。   

  所有的艺术都得通过美的形式。   

  艺术的功能使人产生美感。在一定的条件下使人不致感官疲劳!   

  论文的功能使人明了事理。可以不管读者感官是否疲劳!   

  但老师总是考虑课堂艺术。不论向学生讲解大道理、小道理,向学生表述大理论、小理论,如果不管学生感官是否疲劳,课桌下面的小动作可就多了,效果肯定不好。这就是说,教师不论讲授什么样的内容都应通过美的形式。   

  如果考虑读者感官是否疲劳,论文的作者也应将他的论文通过美的形式。不少科普读物已将科学的知识和艺术的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令人倾心。秦牧的《艺海拾贝》内容都是讲的一些枯燥无味的写作理论,但形式极美,广泛受到群众喜爱,成为了光辉典范!   

  不少心理学、教育学著作,却不考虑读者感官是否疲劳,偏要读者硬着头皮去钻。有的读者当然钻得进去,但众多的读者就只好看看封面、看看目录了事。   

  科教兴国,乃华夏头等大事。如果重视、关心教育的人愈多岂不愈好!那么,普及教育论著看来就十分有利!就十分必要!   

  如此考虑,撰写《教育外谈》我便如此尝试。我希望研究教育的同志们干得比我更起劲!比我更出色!比我更有水平!   

     

  三、读者评论转发   

     

  本年11月6日,“中国在线最大的新华书店”上面的《教育外谈》“读者评论”处,发表了一篇读者评论。在此转发:   

     

  主题:《教育外谈》剖析 2003-11-06   

  作者:冰棱  来自:中国成都。  读《教育外谈》笔记。我对《教育外谈》的评级。不知道中国新华书店:中国在线最大的新华书店编辑部的标准最高是什么级!如果最高是高级,《教育外谈》评为高级。我对《教育外谈》的评论,评两个方面——即形式和内容。  (一)《教育外谈》是论文,原本零度风格。作者可以不动声色、不动感情、平心静气讲道理。但这样的文章难于引起广大读者兴趣。鲁迅说,杂文应给人愉快和休息。《教育外谈》运用了不少杂文笔法。还运用了不少艺术手腕。睿智幽默,文笔犀利。给人愉快和休息。强烈地引起了广大读者兴趣。  (二)该书“附录”部份,所论:视觉归位、本能美感、智能美感、艺术感觉能力……这些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哪家好学术突破,因高度的科学性,极具说服力,给读者一片全新视野!正文部份,所论:关于个性的束缚与解放、关于离不开群体的自我与角色、关于辨证规律中的知识和想象、关于学校师生平起平坐和师道尊严、关于老师都不是神和老师应有的神位、关于创造性型人才必备的要素和特点及其培养的方向和举措……无不饱含作者独特创见。也因高度的科学性,极具说服力,更给读者一片全新视野!?  (三)?该书中写道:“我们在不少杂志上,会看见一些所谓的幽默故事,作者的目的是搞笑,看了确实也被搞笑。生理学研究表明,笑对神经具有营养作用,也不错。但不能发人深思,对‘思维’不具营养作用。黄全愈写的实例不是如此。一件件的不一定都是笑料,但能使人深思营养思维。”其实,《教育外谈》才真正营养神经,营养思维!是一部难得的艺术与学术完美结合的上乘作品!   

     

分享到:  微信微信
收藏收藏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